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4篇
  免费   522篇
  国内免费   42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372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1181篇
内科学   751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236篇
特种医学   3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36篇
综合类   2653篇
预防医学   780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043篇
  8篇
中国医学   1534篇
肿瘤学   210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501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516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To observe potential effect of the engineered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line QXMSC1 secreting IL-6 (QXMSCIL-6) on accelerating immnune reconstitution in syn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mice, QXMSC1 was transfected with the eukaryocytic expression vector pcDNAIL-6, which contained hIL-6 cDNA by liposome-mediated gene transfecting technique. G418-resistance clone was selected by limiting dilution. The highest secreting clone was selected by ELISA assay and used in animal experiments. The recipient mice (BALB/c) were lethally irradiated and cotransplanted syngeneic bone marrow (10^7/mice) and the QXMSCIIL-6 (5×10^5/mice).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ConA and LPS, helper T lymphocyte precursor (HTLp), cytotoxic T lymphocyte precursor (CTLp), plaque-forming cell (PFC),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DTH) were examined 30, 60 days in post transplanta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to ConA and LPS, HTLp, CTLp increased, DTH and PFC were improved by cografted stromal cells QXMSCIIL-6 on 30, 60 days after BMT.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line QXMSC1 IL-6 transfected with IL-6 (QXMSC11L-6) accelerated immnune reconstitution in syn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建立荷小鼠淋巴瘤EL4的野生型C57BL/6小鼠及其裸鼠模型,探讨美法仑(melphalan)抑瘤作用的免疫机制。方法:给正常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荷EL4肿瘤的小鼠模型。于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瘤细胞后12d,经腹腔给荷瘤小鼠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美法仑,找出美法仑可发挥最大的抑瘤作用,并能致使肿瘤消退、不再复发的最小使用剂量。然后再给野生型C57BL/6小鼠及其裸鼠(遗传背景相同)皮下同时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两种荷瘤小鼠模型。同样于接种瘤细胞后12d,经腹腔给两种荷瘤小鼠模型均注射可使野生型C57BL/6小鼠肿瘤消退、不再复发的最低剂量的美法仑,以正常野生型C57BL/6小鼠为对照,观察在T淋巴细胞缺陷的裸鼠体内美法仑的抑瘤作用。结果:注射7.5mg/kg美法仑治疗后,免疫功能正常的野生型C57BL/6荷瘤小鼠的肿瘤消退;而荷瘤C57BL/6裸鼠的肿瘤仍继续生长。结论:单一剂量的美法仑对荷淋巴瘤EL4小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的发挥需要T淋巴细胞的参与,可能与T细胞的杀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3.
美法仑治愈荷瘤小鼠的过程与TNFα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一剂量的美法仑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的过程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以3种遗传背景相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基因型不同的TNFR1 / 、TNFR1 /-和TNFR1-/-C57BL/6小鼠为实验动物,皮下接种数量相同的小鼠淋巴瘤EL4细胞。接种瘤细胞后12d,给基因型不同的各组荷瘤小鼠腹腔内单次注射7.5mg/kg的美法仑。以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TNFR1 / )为对照,观察美法仑对荷瘤TNFR1 /-C57BL/6小鼠和荷瘤TNFR1-/-C57BL/6小鼠的治疗效应。结果在美法仑(7.5mg/kg)治疗后的1周内,基因型不同的各组荷瘤小鼠肿瘤消退的速度基本相同。在随后的2月内,荷瘤TNFR1 / 和TNFR1 /-C57BL/6小鼠的肿瘤结节逐渐消退、肿瘤治愈;而多数荷瘤TNFR1-/-C57BL/6小鼠的肿瘤结节缩小后又再次出现并逐渐长大、肿瘤复发。结论TNFα与美法仑治愈肿瘤的过程密切相关,其中美法仑的抗肿瘤作用与荷瘤小鼠TNFR1的表达无关,但在美法仑治疗后,机体预防或避免肿瘤复发方面需要TNFR1在机体细胞的表达,而不是在肿瘤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4.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imer,DD)与纤维蛋白原(FS)的含量在冠心病及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病变患者中的差异。方法 将入选的1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分为冠心病组94例与正常对照组36例,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3例。再将冠心病组按CAG结果分为轻度病变组24例,中度病变组27例,重度病变组43例。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DD,FS含量。结果 AMI、UAP两组DD、FS含量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AP和对照组(P〈0.05),AMI组的DD、FS含量明显高于UAP组(P〈0.05),重度病变组DD,FS含量高于轻、中度病变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DD与Fg在冠心病及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5.
赵爱华  秦利利 《医学信息》2005,18(10):1404-1404
小儿腹泻是临床的常见疾病。两年来我院使用小儿腹泻贴辅助治疗小儿腹泻,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自2002年7月-2004年8月门诊患腹泻病患儿,年龄在3个月-5岁;诊断标准符合新版儿科学的诊断标准共244例随机分组,单纯接受小儿腹泻病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了解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房间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状况,为集中隔离点规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2021年12月18日—2022年1月16日入境人员集中隔离居住过的房间环境表面涂抹样本,用Real-Time PCR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并对房间污染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共采集房间环境标本21 150份,其中确诊病例房间35个,样本数为350份,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25份,均在确诊病例房间内,检出率为7.14%(25/350),物品为马桶、门板、灯开关、地面、床头柜、洗漱台、桌面、遥控器等。81.81%(9/11)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确诊病例房间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隔离房间物体表面存在污染风险,尤其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患者房间环境污染风险更高,应按相关要求落实闭环管理,采取严格隔离措施,规范做好消毒工作,才能切实阻断新冠肺炎交叉感染和外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患者赋能型心衰健康管理平台,促进心衰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改善临床结局。方法开展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搜集高质量临床证据,构建患者赋能型心衰健康管理平台,通过平台推广与应用,对心衰患者行为进行干预。结果平台应用后,医护人员心衰知识水平显著提升,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升,患者再入院率、死亡率明显下降,应用效果良好。结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患者赋能型心衰健康管理平台是心衰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8.
目的了解宁夏川区和山区妇女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差异,为制定基于地区的妇女抑郁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7—8月以方便抽样法选取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人口学问卷、患者健康问卷(PHQ-9)及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对1816名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川区和山区妇女抑郁总分分别为(5.04±3.55)分和(4.20±3.49)分,情感维度得分分别为(3.11±2.33)分和(2.69±2.28)分,身体症状维度得分分别为(1.93±1.60)分和(1.51±1.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92,3.766,5.510,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川区妇女抑郁得分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水平(均P<0.05);影响山区妇女抑郁得分的因素包括户籍、年龄、职业及家庭常住人口数(均P<0.05)。结论宁夏川区妇女抑郁情绪比山区妇女更突出,川区和山区妇女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差异。今后应基于川区和山区社会环境的差异评估妇女抑郁情绪的流行状况,开展监测与差异化干预。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探讨糖痹康颗粒通过调控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κB(AMPK/NF-κB)通路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高脂高糖饲料诱导连续8周后按单次35 mg·kg-1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造模。成模后按体质量、血糖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各给药组、糖痹康颗粒低、中、高剂量组(0.625、1.25、2.5 g·kg-1)及硫辛酸组(0.026 8 g·kg-1),并设正常组。成模后持续给药干预12周。期间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周大鼠的体质量、血糖水平及热痛阈;于给药第12周时取材坐骨神经进行苏木素-伊红(HE)、劳克坚牢蓝(LFB)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坐骨神经超微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坐骨神经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AMPK、磷酸化(p)-AMPK、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后各时间点血糖浓度、热痛阈均显著升高(P<0.01);坐骨神经IL-1β、TNF-α水平及NF-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AMPK/AMP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经糖痹康颗粒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糖痹康颗粒各组热痛阈明显降低(P<0.05,P<0.01),坐骨神经IL-1β、TNF-α水平及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糖痹康颗粒高、中剂量组p-AMPK/AMP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坐骨神经形态学观察显示,糖痹康颗粒治疗后大鼠坐骨神经排列整齐度、致密程度、脱髓鞘变化均优于模型组。结论 糖痹康颗粒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减轻神经炎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AMPK/NF-κB通路中AMPK的表达,抑制下游NF-κB表达,从而减轻因NF-κB激活引起IL-1β、TNF-α等炎症因子升高造成的神经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20.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变之一。DCM的发生、发展与心肌纤维化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心肌纤维化是DCM重要的病理特征,因此针对心肌纤维化的治疗有助于延缓DCM的进程。在DCM进展的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异常转导是高血糖诱导心肌纤维化的重要机制,TGF-β是心肌纤维化的关键因子,在DCM心肌纤维化过程中处于过度表达状态,Smad是TGF-β下游的主要效应因,TGF-β/Smad信号通过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刺激肌成纤维细胞的过度产生,增加心肌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在糖尿病心脏心肌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复杂作用。近年来中药在DCM的防治中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基于TGF-β/Smad信号探寻中药干预DN进程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诸多药理研究表明,中药在防治DCM方面具备安全、高效等优势,具有明确的抑制心肌胶原沉积、抗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功能,保护心肌等功效,TGF-β/Smad信号通路是中药、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发挥DCM心肌保护作用的关键通路之一。鉴基于此,该篇将对近约10年以来中医药干预TGF-β/Smad信号通路治疗DCM现有的药理和实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中药治疗DCM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