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秦斌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77-178
目的 统计分析我院2010~2011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评价其使用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供应、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的方法对我院2010~2011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头孢菌素类使用金额和使用频度比较高;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度均列抗菌药物的前4位.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性和盲目性,部分品种的应用缺乏合理性,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22.
目的了解该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和用药趋势。方法对该院2009-2011年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院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舒芬太尼注射液增幅较大,吗啡注射液呈减少趋势。吗啡控释片用药频度(DDDs)居首位。结论该院麻醉药品使用符合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用药结构渐趋合理。  相似文献   
123.
秦斌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88-2189
目的 分析评价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出院的骨科171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汇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术前用药率46.2%.使用频度依次为第2代头孢菌素、3,4代头孢菌素、林可霉素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结论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存在一些围手术期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抗菌药物用药时机不合理以及用药过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4.
目的:对国产注射用阿莫西林钠中的主要杂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Waters Nova-pak C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54 nm,梯度洗脱检查105批样品的有关物质。结果:在国产注射用阿莫西林钠中共检出19个杂质,其中主要杂质为阿莫西林青霉氧酸、二酮哌嗪阿莫西林、阿莫西林二聚体和阿莫西林三聚体,单个杂质含量均小于3%,总杂质含量均小于6%。结论: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指导该品种生产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5.
山西忻州事故中孕妇受照后第16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ate effect of radiation on child-bearing women,through observing "Fang",a 19-week-pregnant woman at age of 23,who was exposed to 60Co radiation in Shanxi Xinzhou radiation accident in November,1992 and diagnosed as moderate bone marrow type acute radiation sickness and recovered after 16 year of follow-up treatment.Methods Clinical data including medical history,physical examination,laboratory data,imaging findings and consulting relevant departments were reviewed.Results The followed-up woman "Fang" often felt weak and caught cold after recovery.When she was 32 years old (9 years after radiation),her hair turned grey,but without hair loss.Her menstrual quantity was lessened since 31 years old (8 years after radiation).She was remarried and pregnant twice in the same year.At the first time she underwent artificial abortion and the second child suffered from intrauterine death after 6 months of pregnancy.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found bilateral degree Ⅰ thyroid enlargement and sparse armpit hair.The laboratory test showed the increased levels of triiodothyronine,thyroxine and 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 (TMAb) and the decreased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Unstable chromosome aberrations were totally lost and stable aberrations in chromosomes were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The dose estimated with the residue chromosome aberration was 0.76 Gy.Other laboratory results were normal.Ultrasonic test showed diffuse lesion in bilateral thyroid and multiple cystic nodules in right lobe of thyroid,which was considered to be nodular goiter.The examination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showed osteoporosis from the second to the fourth lumber vertebra.There were no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radiation based on the consultation from related departments.Conclusions Intrauterine death after 6 months of pregnancy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revious exposure.There is no evidence of malignant tumor,but non-cancerous diseases are obvious.  相似文献   
126.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准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核能与核技术的快速发展、放射源与放射线装置广泛应用和国际恐怖活动的日趋猖獗,核与辐射应急医学准备和响应面临着新的挑战.医院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援是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医学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讨论了医院,特别是核辐射损伤救治基地应急响应中的任务,在预案、人员、设施、仪器装备、药品和技术等方面对其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核辐射损伤救治基地只有在平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才能有效应对突发核事件和辐射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7.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DAVF)时。蛋白S是机体重要的抗凝剂,其缺乏时可导致CVST,而临床上罕见蛋白S缺乏诱发CVST及DAVF的病例。本文报道1例此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8.
徐瑾  秦斌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7,21(5):516-516,518
目的:探讨前S1抗原(前S1)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复制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对469例HBV感染者进行二对半(HBV-M)、前S1和HBV-DNA检测,并对其中382例HBV-DNA(+)标本进行相关性比较分析。结果:382例HBV-DNA(+)的标本中,前S1、HBe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9.5%、37.9%,前者远高于后者;与HBV-DNA总符合率分别为76.5%、35.6%。前S1阳性检出率与HBV-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检出率与HB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S1与HBeAg有很好的相关性,能更准确、客观地反映乙肝病毒感染与复制,对乙型肝炎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9.
急诊冠脉搭桥治疗急性心梗近况秦斌综述程邦昌审校急性心肌梗塞(AMI)指冠状血管内的机械性阻塞使心肌供血不足,导致细胞死亡;争取早期恢复冠脉灌注可以减少心肌细胞坏死〔1,2〕。Coleman等〔3〕认为在梗塞早期,急诊冠脉搭桥(ECABG)的疗效要优于...  相似文献   
130.
经大隐静脉隐股交界处置管深静脉顺行造影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置管顺行造影的方法及其在下肢静脉曲张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25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先后应用传统的顺行造影方法和大隐静脉高位置管顺行造影方法实施深静脉造影。结果125例患者深静脉造影均获得成功,与传统造影方法比较,大隐静脉高位置管造影所需造影剂用量少、应用浓度低、清晰度高。根据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反流分级标准,0级31例,Ⅰ级69例,Ⅱ级14例,Ⅲ级7例,Ⅳ级4例。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置管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新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