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儿童遗传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部分性脾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增辉  黄穗 《放射学实践》1998,13(3):111-114
目的 应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儿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材料与方法 PSE治疗HS22例,男性14例,女8例,年龄5个月-8岁之间。本组病例在外周血中可见20-60%不等比例2小球样变形红细胞,临床特点为慢必经过伴急性发作性溶血性贫血。PSE治疗中采用5-6F脾管或眼睛蛇导管,应用Seldinger技术将导管插入脾动脉,取1.5mm×1.5mm×2nm海绵颗粒行脾段动脉栓塞,栓  相似文献   
22.
目的应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儿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材料与方法 PSE 治疗 HS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5个月~8岁之间。本组病例在外周血中可见20%~60%不等比例小球样变形红细胞。临床特点为慢性经过伴急性发作性溶血性贫血。PSE 治疗中采用5~6F 脾管或眼睛蛇导管,应用Seldinger 技术将导管插入脾动脉,取1.5mm×1.5mm×2mm 海绵颗粒行脾段动脉栓塞,栓塞面积在50%~70%。结果 PSE 术后短时期内全部病例溶血性贫血症状明显改善,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等项指标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免疫功能测定各项指标保持正常,经 PSE 治疗1~5年后随访疗效稳定。结论 PSE 通过有效的缩小血细胞破坏场所,达到控制和改善 HS 溶血性贫血。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5例儿童肺出血行血管及导管灌注药物治疗观察,作者认为:(1)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及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出血定位、定性和局部有效治疗的重要手段。(2)立止血(Reptilase)用于肺出血导管区域性灌注止血,其疗效较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更为安全可靠。(3)免疫抑制剂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出血期应用可明显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术应用于小儿介入放射治疗的麻醉管理及可行性.方法 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Ⅰ组骶管阻滞给予 0.8%利多卡因、0.2%罗哌卡因混合液0.8 ml/kg,术中给予丙泊酚3~5 mg·kg~(-1)·h~(-1)维持;Ⅱ组麻醉维持用丙泊酚6-10 mg·kg~(-1)·h~(-1).结果 两组患儿介入治疗均顺利完成.术中Ⅰ组3例患儿麻醉阻滞下面达到T8,收缩压下降超过15%,调整丙泊酚用量,补液处理后血压逐步回升.2例患儿需要术中追加氯胺酮.Ⅱ组病例中有8例在术中SpO_2降至90%以下,辅助通气并调整麻醉用药后,SpO_2升至98%.12例患儿出现心率显著减慢.调整丙泊酚剂量后心率逐步恢复.4例患儿需要术中追加氯胺酮.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是安全有效的小儿介入治疗麻醉管理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5.
本文报告10例脑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小儿,经动脉灌注肝素、低分子量右旋糖酐、地塞米松后疗效满意。文中介绍了脑血管DSA在儿童中的应用,并对灌注治疗的药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6.
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异常的诊断进展武汉市儿童医院(430016)董宗祈秦增辉邵剑波对于临床疑似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异常的病例,其进一步的确诊方法很多,包括传统的X线检查、支气管造影、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超声波、支气管内窥镜、经皮肺穿刺细胞学、...  相似文献   
27.
目的:报道儿童肾母细胞瘤介入治疗后手术病理观察。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肾母瘤介入治疗后有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14例,女例,年龄8个月~5岁。有19例患儿接受肾动脉区域性化疗和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2周内择期施行肿瘤摘除手术。结果:接受介入治疗后本组患儿腹部肿块明显缩小,超声检查平均缩小39.8%。肿瘤摘除手术中见肿瘤呈大片缺血性坏死外观,肿瘤标本观察评估肿瘤坏死面积达51%~99.4%《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儿童头颈部血管畸形介入治疗栓塞剂的选择与应用。资料与方法对33例栓塞治疗患儿所选用的血管内栓塞材料,结合栓塞术后远期疗效予以总结。33例中,血管畸形发生于头面部24例,颈肩部9例。栓塞术中采用动脉选择或超选择性插管技术,向靶血管内分别释放的栓塞材料为:(1)弹簧圈;(2)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硬化剂组合;(3)明胶海绵颗粒、条、硬化剂组合;(4)明胶海绵条、硬化剂组合等实施动静脉瘘、畸形血管网和导入动脉的栓塞。结果29例(88%)患儿通过栓塞治疗获痊愈,经1~5年追踪随访疗效稳定,4例(12%)经2年以上随访观察栓塞治疗有效。结论针对儿童头颈部血管畸形,应用弹簧圈 明胶海颗粒 硬化剂;明胶海绵颗粒 条 硬化剂;明胶海绵条 硬化剂等组合栓塞剂,实施栓塞治疗均能获得持久而稳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9.
目的:提高对儿童低血磷佝偻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对15例儿童低血磷佝偻病的X线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较具特征的X线表现有:(1)长骨干骺端嗽叭口样膨大,边缘毛糙;(2)显著的骨小梁粗疏;(3P膝内翻或外翻,髌内翻,长骨弓形弯曲,无骨盆变形;(4)下肢关节的改变较腕部明显。结论:以上X线特点与相应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合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婴儿血管瘤合并消耗性凝血病(卡-曼综合征)血管栓塞术的临床应用。方法以选择性栓塞方法,对4例血管瘤合并卡-曼综合征的患儿实施血管瘤的病理血管床和供血动脉的栓塞。结果3例患儿接受栓塞治疗后1~2周内血管瘤明显缩小,局部软组织充血、肿胀迅速缓解并局限,血小板快速回升并稳定在正常水平,卡-曼综合征获得有效控制。1例于栓塞术后2周血小板再次快速回落,经补充栓塞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结论血管栓塞术对血管瘤合并消耗性凝血病有着较为理想的疗效,对于外科手术治疗困难合并有卡-曼综合征的血管瘤患儿,倡导给予及时的血管栓塞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