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灌注成像(PWI)在观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行磁共振DWI检查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行磁共振肾脏PWI检查的1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资料,行磁共振DWI检查的健康对照者20名,行磁共振PWI的健康对照者15名,所有检查者均行磁共振常规平扫,然后行磁共振DWI检查及PWI检查。结果Ⅰ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健康对照者肾脏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Ⅱ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健康对照者肾脏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ADC值较健康对照者肾脏的ADC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Ⅴ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ADC值较Ⅳ期的低,Ⅳ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ADC值较Ⅲ期的低。ⅠⅤ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ADC值较健康对照者肾脏的ADC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Ⅴ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ADC值较Ⅳ期的低,Ⅳ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ADC值较Ⅲ期的低。Ⅰ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的时间-信号曲线与健康对照者相近,皮质信号峰值(Pc)、髓质信号峰值(Pm)及皮质达峰时间(Tc)和髓质达峰时间(T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Ⅱ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的时间-信号曲线与健康对照者相近,皮质信号峰值(Pc)、髓质信号峰值(Pm)及皮质达峰时间(Tc)和髓质达峰时间(T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期的糖尿病肾病肾脏的时间-信号曲线呈缓慢上升,曲线低平,曲线峰值也明显下降。Pc、Pm降低,Tc和Tm延迟。结论磁共振DWI和PWI能够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早期放射性脑损伤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20名,男性10名,女性10名。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为(43±4)岁。20例鼻咽癌患者,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为(50±5)岁。所有健康志愿者均行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平扫及DWI成像,DWI成像时b值分别采用0和1000 s/mm2。结果健康志愿者双侧颞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鼻咽癌患者放疗前的双侧颞叶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咽癌患者放疗前的双侧颞叶的ADC值与首次放疗后3 d及放疗后3个月双侧颞叶白质的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疗后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时的双侧颞叶的ADC值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DWI能够反映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病理变化,是一种能够发现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的CT和MRI征象。提高对该病的定性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2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结果:22例均位于幕下,其中20例位于小脑蚓部,2例位于四脑室。CT平扫15例为等或稍高密度,5例为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后均匀性显著强化4例,均匀性中等强化9例,非均匀性强化6例,1例无强化。MRI平扫稍长T1及稍长T2信号3例,等T1及混杂T2信号2例,混杂T1及混染B信号1例。增强后均匀性强化3例,非均匀性强化3例。结论:儿童髓母细胞瘤有较为特征性的发病部位和CT及MRI征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量正常活体肾的各径线值和位置,获得正常成人活体肾的影像解剖数据,为临床、科研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157例非肾脏疾病患者(男101例,女56例,年龄22~77岁,平均44.18岁)其中55例为肾移植供体,均经SIEMENS16层螺旋CT腹部平扫与增强后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检查。对源像应用MPR、MIP及VR后处理。测量项目包括肾脏的长径、宽径、厚度以及肾动脉的直径等。为了比较男、女间和左侧与右侧之间的差异,对所获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左肾的长径、宽径及厚度分别为102.51±10.05 mm、54.13±5.87 mm、49.16±5.12 mm,右肾的长径、宽径及厚度分别为99.95±12.80 mm、50.50±4.68 mm、46.51±5.2 mm,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双肾长径、宽径及厚度均大于女性的(P<0.01)。左侧肾动脉直径为5.39±0.74 mm,右侧肾动脉直径为5.24±0.69 mm,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3.557,P<0.0001)。男性的双侧肾动脉直径均大于女性的(P<0.01)。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功能强大,图像三维立体感强,能够明确肾脏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可作为活体肾解剖测量的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多层螺旋CT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CT特征.材料和方法:用16层螺旋CT机检查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按照Stanford分型本组5例为A型,13例为B型,共累及52节段的主动脉.18例均显示真假两腔及撕裂的内膜;16例可见内膜破口;18例均可见到鸟嘴征,且均位于假腔;88.5%(46/52)的假腔直径大于真腔;60处发生内膜方向改变,其中26处内膜突向假腔,24处内膜平直,10处内膜突向真腔;8例可见血栓形成;5例主动脉外壁钙化,均位于真腔;4例合并胸腔积液;3例有分支受累及;1例合并心包积液.结论:MSCTA是检查主动脉夹层较好的影像学方法.鸟嘴征及真假腔大小比较对区分真假腔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陈超坤  秦卫和  曹俐 《医学信息》2010,23(14):2406-2407
目的评价超声、腹部16排CT和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三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在肝外胆管结石确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腹部外科手术确诊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157例,并比较B超,16排CT和1.5TMRCP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证实的结石患者157例,B超、16排CT和1.5TMRCP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为42.8%、75.3%和89.7%。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超检查肝外胆总管〈0.8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有65例,B超、16排CT和1.5TMRCP检查对胆总管无扩张的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为33%、45%和67%;B超与C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MRC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时,MRCP明显优于CT和B超检查,尤其肝外胆管无扩张的患者,B超和CT检查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不同重建层厚和层间距对肾动脉及副肾动脉显示的影响.方法 41例肾移植供体行多层螺旋CT检查,其中男36例,女5例,年龄22~58岁,平均(30.85±6.75)岁.只重建动脉期图像,共5组.分别为层 厚0.75 mm,层间距0.4 mm;层厚1.0 mm,层间距0.6 mm;层厚1.5 mm,层间距1.0 mm;层厚2.0 mm,层间距1.2 mm;层厚3.0 mm,层间距2.0 mm.结果 在肾动脉主干,1、2级分支及副肾动脉显示数目方面,5种重建方式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在3级分支的显示方面,5种重建方式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4级分支的显示方面,5种重建方式的显示能力均较差.在肾动脉主干,1~3级分支及副肾动脉显示质量方面,5种重建方式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4级分支显示质量方面,5种重建方式对4级分支的显示得分均很低.结论层厚1.0 mm,层距0.6 mm的重建方式,可作为观察肾动脉分支及副肾动脉时的常规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9.
程文  ;秦卫和 《当代医师》2014,(6):836-83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平扫后再行CT血管成像(CTA),运用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观察颅内血管情况。结果28例为动脉瘤,10例为动静脉畸形,1例CTA未见异常,4例血管严重狭窄,2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结论16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敏感程度及特异性非常高,可视为一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CT影像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提高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水平,找出其与肾癌的CT影像鉴别点。方法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1例和肾癌24例,所有病例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1例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平扫12例呈高密度,6例呈等密度,3例呈低密度,9例可见皮质掀起征。增强扫描示瘤体均匀强化。有7例可见延迟强化。24例肾癌CT平扫示瘤体16例呈低密度,3例呈高密度,5例呈混杂密度,2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后,瘤体大多呈不均性强化,皮质期呈高密度,髓质期呈低密度,且造影剂有“快进快出”的表现,有8例可见假包膜,7例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有瘤栓形成,10例可见腹膜后肿大淋巴结,3例可见肝内转移。结论CT扫描对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肾癌的鉴别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