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99Tc^m-MDP骨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融合显像在应力性骨折(SF)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8只,进行跑跳训练6周;对照组4只,自由活动6周。全部兔均进行^99Tc^m-MDP骨平面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将胫骨均分为上、中、下3段,分别在平面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上勾画各段ROI和三维ROI体积,并计算各自单位面积和体积的平均放射性计数。以对照组兔胫骨总的平均放射性计数为正常均值,计算可疑SF病变骨段放射性计数与正常均值的比值(SF/N),SF/N〉1.46为显像阳性。对显像结果与对应胫骨的病理诊断进行一致性Kappa检验。结果12只兔共24根胫骨,骨平面显像半定量分析诊断SF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6.25%(9/16)、7/8和66.67%(16/24);骨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显像三维半定量分析诊断sF的相应指标分别为75.00%(12/16)、8/8和83.33%(20/24)。后者的诊断准确性较前者明显提高。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显像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667(P〈0.05),两者一致性较好。结论骨平面显像结合SPECT/CT显像诊断sF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良好。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数为参照,分别计算两侧大脑额叶、颞叶、顶叶、枕叶ROI放射性计数与其比值,比较同一组ROI在腺苷负荷状态下与静息状态下放射性计数比值.对视为异常部位的大脑ROI按其对腺苷负荷后脑血流灌注变化的反应进行分类.结果 所有患者进行腺苷负荷显像,没有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部分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并在腺苷注射结束后迅速消失.共获得视为正常的174组大脑ROI,静息显像的比值与负荷显像的比值比较显示,额叶、颞叶、顶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01±0.100比0.956±0.149,0.923±0.070比0.981±0.090,0.840±0.126比0.887±0.091,均P<0.05),枕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2±0.146比1.010±0.124,P>0.05).获得视为异常的49处ROI,其中静息状态局部脑血流量正常,腺苷负荷后局部脑血流量减低的有10处;静息状态局部脑血流量减低,腺苷负荷后局部脑血流量减低更加明显的有9处;静息状态局部脑血流量减低,腺苷负荷后局部脑血流量减低改善的有27处;静息状态局部脑血流量减低,腺苷负荷后局部脑血流量减低区无明显变化的有3处.结论 腺苷能用于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图像较SPECT图像在脊柱单发病灶鉴别诊断方面的增益价值。方法:193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全身骨显像发现脊柱单发浓聚病灶后行SPECT/CT显像。由2名核医学科医师结合全身骨显像分别对SPECT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进行分析,对脊柱病灶诊断分为:肿瘤骨转移、良性病变、不能确定诊断。并按SPECT/CT融合图像比SPECT图像对诊断是否具有增益价值分为:有帮助、不确定、无帮助。将观察指标分为肯定组和否定组,分别计算其百分率及95%可信区间。结果:对193处病灶的分析结果显示,SPECT图像能确定诊断(肿瘤骨转移和良性病变)的病灶共59处,占30.6%(59/193),其95%可信区间为24.1%-37.1%;不能确定诊断的病灶共134处,占69.4%(134/193),其95%可信区间为62.9%-75.9%。SPECT/CT融合图像能确定诊断的病灶共175处,占90.7%(175/193),其95%可信区间为86.6%-94.8%;不能确定诊断的病灶共18处,占9.3%(18/193),其95%可信区间为5.2%-13.4%。与SPECT图像对比,SPECT/CT融合图像对诊断有帮助者173处,占89.6%(173/193),其95%可信区间为85.3%-93.9%;不确定18处和无帮助2处共20占10.4%(20/193),其95%可信区间为6.1%-14.7%。结论:在对脊柱单发病灶是否为肿瘤骨转移的鉴别诊断方面SPECT/CT融合图像较SPECT图像具有增益价值,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探讨心肌灌注显像时位移伪影的影像学特征,以及不同轴向、发生位移起始点和帧数与伪影的相关性.方法在心肌显像过程中依次沿x、y和z轴方向,分别在不同起始点、对不同帧数作一定距离的位移.其图像与正常以对照比较判断有无伪影.结果作多因素分析.结果轻度位移伪影的特征为x轴位移表现为下壁突出的结节状热区;y轴位移表现为间隔和侧壁呈对称分布的热区;z轴位移表现为前壁的局部热区.这些表现仅见于短轴像.重度伪影表现为"三角形”分布的壁内热区以及典型的"双三角形”改变.位移距离相同,方向相反,伪影的"冷”"热”区位置相反.伪影与位移帧数和轴向有关,与起始点无关.结论不同轴向位移伪影各有特征.移动帧数和y轴位移对伪影产生的影响最大.[全文刊登于中华核医学杂志2001,21(2)79]  相似文献   
96.
肾小球滤过率的估算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肾脏病改变饮食试验(MDRD)方程在中国糖尿病人群中的临床适用性。方法使用^99mTc-DTPA直接检测463例(女219例,男244例,年龄14—88岁)中国糖尿病人群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并检测其血清肌酐(Scr)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 C)浓度。以MDRD方程为基础与直接检测GFR比较,评估其在中国糖尿病人群中适用性,估算人种调整系数并与MDRD方程、国内改良MDRD方程比较;了解Scr及Sys C方法学因素对于估算GFR的影响;尝试建立以Cys C为基础的GFR估算公式;比较Scr及Cys C的临床适用性。结果Scr及Cys C检测值倒数与放射性核素测量GFR检测值呈线性关系(r=0.69;r=0.83);Scr估算方程为GFR[ml·(min·1.73m^2)^-1]=175×(Scr)^-1.154×(age)^-0.203×0.742(女性)×0.827(0.827为中国人群的人种系数)。含此系数的MDRD公式估算GFR的临床诊断性能曲线(ROC曲线)下面积0.818,优于文献报道的MDRD方程(0.644)及国内改良MDRD方程(0.709)。散射法检测Cys C估算方程为GFR[ml·(min·1.73m^2)^-1]=63.24×(Cys C)^-0.3378;透射法检测Sys C估算方程为GFR[ml·(min·1.73m^2)^-1]=59.02×(Cys C)^-0.3880。使用Cys C估算GFR在60岁以上人群优于Scr估算的GFR(ROC曲线下面积0.722与0.583)。方法学差异影响GFR估算,罗氏酶法Scr检测试剂结果可溯源至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MS),明显低于苦味酸法Scr检测(Y=0.94X-0.02)。如使用未溯源至IDMS的苦味酸法Scr试剂,应将方法学系数调整为186。结论临床实验室报告估算GFR值,可使用Scr或Cys C抑制剂。使用Scr估算GFR应使用可溯源至IDMS的肌酐检测结果,并考虑人种因素。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靶向突触囊泡2A蛋白(SV2A)特异性显像剂(R)-4-(3-氟-5-(氟-18F)苯基)-1-((3-甲基吡啶-4-基)甲基)吡咯烷-2-酮(18F-SDM-8)是否可用于癫痫灶的检测。方法 20只8~9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右侧海马内注射1.2 μl海藻酸(癫痫组16只)或生理盐水(对照组4只)。在癫痫发作后1~2 d(急性期), 6~7 d(潜伏期)和45~60 d(慢性期)对其进行18F-SDM-8和18F-FDG mircoPET/CT显像。计算不对称指数(AI)来评估18F-SDM-8 PET显像识别癫痫灶的能力。采用配对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数据。结果在18F-SDM-8的3个时期显像中, 癫痫组和对照组的海马区A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2.64~2.67, 均P<0.05)。2种显像剂在癫痫组中均有不对称摄取(右侧低于左侧), 以右侧颞叶内侧降低为著, 病理染色结果与显像结果一致。在癫痫组慢性期, 18F-SDM-8在各感兴趣脑区右、左两侧的SUV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3...  相似文献   
98.
1 病例资料 1.1 入院检查患者男性,48岁,因无明显诱因右踝关节、左膝关节肿痛3个月,进食梗阻感2个月,当地医院胃镜示食管中段恶性肿瘤.2020年5月29日于本院门诊查PET/CT,2020年6月4日入本院治疗.PET-CT结果(图1A~1D)示食管胸中段恶性肿瘤伴淋巴结、骨等多发转移;心包转移及心包积液.心脏超声...  相似文献   
99.
目的对^131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联合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器官的内照射吸收剂量进行估算。方法21例患者肝动脉内按体质量注入^131I-美妥昔单抗(27.75MBq/kg)和混合化疗药物的碘化油乳剂。用1计数仪测量5min和0.5,2,4,24,48,72,120,168h血样和尿样的放射性。用SPECT仪行4或5次全身扫描。用感兴趣区图像处理法计算主要器官和全身放射性活度占给予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数(%ID),SPSS12.0软件拟合时间-%ID曲线,计算累积活度,依据医学内照射辐射剂量学(MIRD)方法和血液间接法计算器官和红骨髓的内照射吸收剂量,计算肿瘤/非肿瘤放射性比值。结果^131I-美妥昔单抗的平均剂量为1.89(1.47~223)GBq/次。显像示放射性主要浓聚于肝区肿瘤组织,随时间延长,甲状腺后期有放射性浓聚,体内其他组织未见明显放射性分布。器官吸收剂量(12例):肝(3.19±1.01)Gy,脾(3.65±2.41)Gy,甲状腺(3.61±2.40)Gy,肺(0.97±0.23)Gy,肾(0.96±0.35)Gy,全身(0.57±1.55)Gy,红骨髓(0.55±0.09)Gy(7例)。肿瘤/肝放射陛比值(7例):3h为2.88±1.11,64h为2.15±0.53,120h为1.81±0.39,168h为1.64±0.39。结论依据MIRD方法计算获得了主要器官、红骨髓和全身内照射吸收剂量,这对更好评价疗效、不良反应和制订个体化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通过与SPECT/CT显像进行比较,探讨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reast specific gamma imaging,BSGI)仪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74例因乳腺肿块或乳头溢液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5天内完成BSGI和SPECT/CT检查,其显像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别计算这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诊断效能比较采用配对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计算这两种检查方法对于癌灶最大径为3~15 mm和>15 mm诊断的灵敏度,以及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结果  BSGI和SPECT/CT显像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8%(45/49)、80.0%(20/25)、87.8%(65/74)、90.0%(45/50)、83.3%(20/24)和77.6%(38/49)、80.0%(20/25)、78.4%(58/74)、88.4%(38/43)及64.5%(20/31),且诊断乳腺癌的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P=0.039 1)。BSGI显像对于癌灶最大径为3~15 mm和>15 mm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0%(12/15)和97.1%(33/34),相应的SPECT/CT显像灵敏度为60.0%(9/15)和85.3%(29/34);BSGI和SPECT/CT显像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18.8%(3/16)和37.5%(6/16)。结论  相对于SPECT/CT显像,BSGI提高了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但其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灵敏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