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本文对西藏四个地区的626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进行了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的基因探针检测与血清学分型鉴定。结果检出EIEC阳性7株,其中4株为0164:K血清型,2株为028ac:K73血清型,1株为029:K血清型。豚鼠角膜试验(Sereny氏法)检测其侵袭力做为参比,有6株阳性,1株阴性。7株EIEC菌株与37科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中23种药物敏感,14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7株菌中有6株呈现4~8种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42.
肝胆系统的恶性肿瘤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肝癌,发病率较高,而治愈率较低,故早期诊断和与常见病鉴别诊断是急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虽有文献报道,血清唾液酸含量异常增高与恶性肿瘤高度相关,并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但唾液酸的测定方法繁琐,试剂昂贵,限制了它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高原环境条件下附红细胞体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血清中红细胞免疫功能调节因子水平。方法采用酵母花环法检测了高原19例附红细胞体病患者RBC-C3b花环率、RBC-IC花环率、RFER和RFIR,并对其进行了动态观察,与同海拔地区40例健康人进行了比较。结果RBC-C3b花环率、RBC-IC花环率和RFE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RFIR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动态观察显示,附红细胞体病患者经治疗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清中红细胞免疫功能调节因子可以得到期恢复。结论提示在对附红细胞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筛选有效药物杀灭附红细胞体外,还应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其他病原体的继发感染,对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4.
高原眼球穿孔伤泪液免疫球蛋白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球穿孔伤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是眼科比较棘手的难题之一,关系到治疗与愈后。除由致伤物所致的损伤与感染外,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非常复杂,多伴有体液免疫介质参与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过程。眼球穿孔伤后临床免疫学研究已有文献报道[1,2]。关于高原眼球穿孔伤泪液免疫介质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我院地处海拔3658m高原,1996-04~2000-05共收治眼球穿孔伤患者54例(57眼),对治疗前后泪液中免疫球蛋白(Ig)与补体C3、C4进行了检测,以探讨高原眼球穿孔伤患者治疗前后泪液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相似文献   
45.
西藏高原临床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综合分析至今尚未见报告。为了解拉萨地区 (海拔36 5 8m)近几年临床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对我院 1 995年 1月至 1 998年 1 2月临床送检的各类培养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的病原菌的耐药谱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标本及资料  1 995年 1月至 1 998年 1 2月我院临床送检的各类培养标本 ,培养分离出病原菌 430株 ,各病原菌的耐药性资料来源于细菌室培养登记本原始记录。2 试剂 药敏培养基购自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 ,药敏纸片购于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标准菌…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altitude disease,AHAD)与肾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 将2016-2017年间西藏军区总医院(海拔3 680m)高山科或ICU住院的249例AHAD患者设为病例组,具体分为:急性轻型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组(44例)、高原肺水肿(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组(121例)、高原脑水肿(high-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组(84例),此外,将急性暴露于海拔3 680 m的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60例).病例组及对照组均在给予治疗前抽取静脉血,检测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尿酸(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二氧化碳结合力(CO2 CP);采集尿液,检测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蛋白;记录尿量、血氧饱和度(SpO2)及预后情况.结果 与AMS组和对照组相比,HAPE组和HACE组BUN、Scr、CysC、UA水平显著增高(P<0.05);但是AMS组与对照组之间BUN、Scr、CysC和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APE组相比,HACE组BUN和Scr水平显著增高(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均出现不同程度尿红细胞、尿白细胞,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急性高原病的类型密切相关,肾功能损伤常见于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高原脑水肿组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显著高于高原肺水肿组,损伤多处于肾功能代偿期.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探讨小剂量高渗氯化钠 /醋酸钠 /右旋糖酐 4 0 (5 %氯化钠 /3.5 %醋酸钠 /6 %右旋糖酐4 0 ,HSAD)溶液对初进高原大鼠失血性休克合并肺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 初进高原 (西藏拉萨海拔 36 5 8米 )SD大鼠 71只 ,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 ,维持血压在 5 0mmHg(6 .6 7kPa) ,加油酸 (5 μl/1 0 0gwt,iv) 1小时 ,复制失血性休克合并肺水肿模型 (正常对照组不放血不给油酸 )。第一部分实验 35只大鼠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7只 ) :正常对照组、单纯失血性休克组、失血性休克合并肺水肿组、平衡盐液治疗组、HSAD治疗组。观察治疗后 1 5、30、6 0分钟和 1 2 0分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以及 30分钟和 1 2 0分钟的血气指标变化以及 1 2 0分钟肺脑含水量变化。第二部分实验 36只大鼠 ,观察HSAD对失血性休克合并肺水肿大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HSAD(4ml/kg)可显著提升失血性休克合并肺水肿大鼠平均动脉压 ,改善其左室内压 (LVSP) ,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 (±dp/dtmax)和动脉血气指标 ,降低肺脑含水量 ,明显延长动物存活时间 ;而等容量平衡盐液无明显疗效。结论 HSAD有较好的治疗高原失血性休克合并肺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急速进入高原人员IgG、CRP、TFP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单相免疫扩散法检测了40名急速进入海拔3600米地区人员血中IgG、CRP、TEP,及同海拔移居适应者25名和世居者30名的上述指标。结果表明观察组进入高原后第2天三项指标均高于平原值,IgG、TFP至第30天时仍高于平原值,CRP至第15天时与平原值、移居组、世居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IgG、CRP与高原反应程度呈有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拉萨地区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方法:对痰培养阳性的细菌种类及药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6标本检出197株病原菌,检出率43.2%。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99株占(99/197)50.25%,革兰氏阴性杆菌65株占(65/197)32.99%,革兰氏阳性杆菌18株占(18/197)9.14%,酵母样真菌15株占(15/197)7.61%;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42株占(42/197)21.32%,革兰氏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13株占(13/197)6.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三素、头孢哌酮、头孢唑啉、环丙沙星敏感率较高,对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等我院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丁胺卡那、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头孢三嗪、头孢唑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率较高;结论:本地区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率较高,对我院常用抗生素:复方新诺明、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临床医生应根据病原菌特点及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