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1篇
基础医学   57篇
临床医学   19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8篇
外科学   384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922.
脓毒症诊治新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脓毒症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当今创伤、烧伤外科、以及危重急救医学领域的重大课题和研究热点,是多种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和共同结局,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危重症救治成功率的重大障碍。因此,脓毒症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与防治是现代危重病医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已越来越多地受到环球广大医师和科研人员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脓毒症是指由于微生物侵入人体而诱发的激烈全身炎症反应,并对组织具有损伤性的病理生理过程及一组临床表现。严重脓毒症可以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M O D S),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和挑战,已成为非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脓毒症全球患病率约为人口的3/1000,全球总病例数约1800万/年,相当于丹麦、芬兰、爱尔兰和挪威人口的总和;美国患病人数为75万/年;欧洲为13.5万/年。全世界死亡人数1.4万/天,美国21.5万/年,非心脏ICU死亡的主因。有相当死亡病例没有计算在内,归咎于原发病。在美国平均治疗费用约$2.2万/例,年耗资近$200亿;欧洲年耗资近$100亿;截至1995年,总研发费用已经超过$10亿。发病人数以年1.5%比例增长,过去10年间,增加病例1...  相似文献   
92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加速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组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对慢性难愈合创面(溃疡)的促修复作用并探讨其促修复机制。方法 本组28例共33个慢性难愈合创面,其中创伤性溃疡12例(13个创面)、压迫性溃疡9例(13个创面),糖尿病溃疡4例,放射性溃疡3例。所有创面经清创后用rbFGF治疗(150?AU/cm2创面,每天1次)。结果 所有经rbFGF治疗的创面都产生了明显的愈合,其中2周内愈合为18例,2-3周内愈合为4例,3-4周内愈合为8例,大于4周愈合的创面为3例。本组创面4周内总愈合率为90.9%。结论 rbFGF可以明显加速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其可能的机制涉及外源性bFGF能够补充内源性bFGF的不足或调控内源性bFGF活性。  相似文献   
924.
血清胆碱酯酶在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状态评价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13例特重度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伤后第1天)、伤后第3天、伤后第5天、创面溶痂期(伤后第7天、10天)、异体皮排斥期(伤后第14天、21天、28天)、创面基本愈合期(伤后第45天)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谷丙转氨酶含量、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伤后第5天至异体皮排斥期,谷丙转氨酶含量异常增高。创面溶痂期及异体皮排斥期,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降低,创面基本愈合后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伤后第5天至创面溶痂期,前白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而白蛋白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 血清胆碱酯酶是反映大面积烧伤患者肝脏合成蛋白质能力和机体营养状态的较好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25.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加速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对慢性难愈合创面(溃疡)的促修复作用并探讨其促修复机制。方法:本组28例共33个慢性难愈合创面,其中创伤性溃疡12例(13个创面)、压迫性溃疡9例(13个创面),糖尿病溃疡4例,放射性溃疡3例。所有创面经清创后用rbFGF治疗(150AU/cm^2创面,每天1次)。结果:所有经rbFGF治疗的创面都产生了明显的愈合,其中2周内愈合为18例,2-3周内愈合为4例,3-4周内愈合为8例,大于4周愈合的创面为3例。本组创面4周内总愈合率为90.9%。结论:rbFGF可以明显加速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其可能的机制涉及外源性bFGF能够补充内源性bFGF的不足或调控内源性bFGF活性。  相似文献   
926.
成批中重度烧伤患者长途转送后的救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成批危重烧伤患者长途转运后并发症及总结其救治经验。方法:两批烧伤中的重度烧伤患者13名,分别于伤后3 d和4 d由外地长途空运转入,烧伤面积75%±25%,Ⅲ度烧伤面积63%±34%且有中度吸人性损伤;入院时所有患者已出现创面溶痂,大部分患者分别或同时有休克、严重高钠血症、白细胞总数低、低蛋白血症、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治疗措施包括:①入院后尽快行相关检查,掌握病情;尽快处理休克和严重高钠血症等危及生命并发症。②尽快手术封闭创面。③加强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积极实施器官功能及免疫支持。结果:入院后并发症得到迅速纠正,大部分患者顺利恢复。5例Ⅲ度烧伤面积≥95%患者伤后2周左右始出现脓毒症和器官功能不全。经积极对症处理和器官支持等治疗3例治愈,2例分别因自体皮极度匮乏和急性乙型肝炎而死亡。结论:成批烧伤中的危重患者长途转运后极易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掌握并发症发生特点并及早处理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7.
烧伤感染病原菌的DNA微阵列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DNA微阵列检测烧伤感染病原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分别采用DNA微阵列法和常规培养分离鉴定法对不同含菌量的菌液进行检测,比较二者鉴定病原菌的灵敏度;采用微阵列法检测经常规方法鉴定明确的烧伤感染病原菌62株,观察二者的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检测103份烧伤创面分泌物标本,观察其符合率。结果与常规方法相比,DNA微阵列检测烧伤创面细菌具有快捷、高通量的优势,鉴定单一菌株的灵敏度比常规方法高10~100倍,鉴定已知菌株与常规方法的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为100%;在检测103份烧伤创面分泌物时,DNA微阵列除鉴定出常规方法鉴定出的所有菌株外,还检出了一些常规方法未检出的菌株。结论与常规方法相比,DNA微阵列检测烧伤感染常见病原菌的符合率和灵敏度均达到较高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8.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5,erk5)及其上游信号分子mapkk(mek5)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不同形成时期的增生性瘢痕中的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的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的结构特征后,提取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6例少儿皮肤、16例不同发生时期的增生性瘢痕(4个月-11年)和8例正常皮肤组织的总RNA后,分离mRNA,用RT-PCR方法检测这2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特征.结果erk5和mek5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都有表达.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中,这2种基因表达较强,随着胎龄的增加,基因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在少儿皮肤组织中,这两种基因的转录本含量明显减少(P<0.05).在正常皮肤和不同形成时期的增生性瘢痕中,mek5基因表达水平相近,相互间差异不显著,而erk5基因在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水平较低,在增殖期和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中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结论erk5与mek5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皮肤组织内都有表达,显示erk5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十分重要.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erk5和mek5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是胎儿皮肤组织细胞快速增殖,创面无瘢痕愈合的机制之一,而增生性瘢痕发生和形成也可能与erks基因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29.
目的 观察烧伤早期大鼠骨骼肌蛋白降解率和蛋白酶体亚基RC2的表达变化,探讨烧伤后骨骼肌大量消耗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背部30%TBSAⅢ度烧伤模型,应用骨骼肌离体孵育系统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伸趾长肌蛋白降解率,同时应用Northern blot方法测定伸趾长肌蛋白酶体亚基RC2转录表达,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糖皮质激素水平。结果 烧伤后大鼠伸趾长肌蛋白降解率显著增加,以肌纤维蛋白降解增加显著(P<0.01),蛋白酶体亚基RC2 mRNA水平表达上调,且与肌纤维蛋白降解率间呈显著正相关(r=0.9237,P<0.01)。血浆糖皮质激素水平烧伤后显著增加(P<0.01、0.05),与RC2 mRNA表达和肌纤维蛋白降解率间高度正相关(r=0.8540、0.8010,P<0.05)。结论 烧伤后骨骼肌蛋白降解增强,以肌纤维蛋白降解最为显著,其与蛋白酶体亚基RC2转录表达增强关系密切,糖皮质激素在调节烧伤后骨骼肌蛋白降解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0.
目的 研究50%体表面积(TBSA)烧伤休克早期口服补液对脏器功能和伤后72 h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Beagle犬18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造成(51.2±2.6)%TBSA Ⅲ度烧伤.随机分为不补液组、口服补液组和静脉补液组,每组6只.不补液组伤后24 h内无治疗;口服补液组和静脉补液组于伤后30 min开始分别从胃管和静脉输注葡萄糖-电解质溶液,补液量和速率依据Parkland公式确定,伤后24 h起各组动物均实施静脉补液.记录各组动物伤后72 h病死率.测定伤前和伤后72 h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血浆容量(PV)、红细胞压积(HCT)、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和尿量.结果 伤后72 h病死率不补液组为6/6(均在22 h内死亡),口服补液组3/6,静脉补液组为0.不补液组伤后8 h MAP、PV降至最低,分别为(34.4±9.1)mm Hg、(32.7±3.5)ml/kg;HCT、ALT、Cr和CK-MB升至最高,分别为(61.7±2.7)%、(121.1±4.8)U/L、(91.0±6.1)μmol/L、(13 891±297)U/L;8 h内6只犬中4只无尿,2只的尿量分别为1.2和2.1 ml/kg.两补液组上述指标逐渐恢复,伤后8 h口服补液组MAP[(84.3±17.1)mm Hg]、PV[(41.7±3.6)ml/kg]和尿量[(2.62±1.8)ml/kg]均明显高于不补液组(均P<0.05),但均低于静脉补液组[分别为(113.0±10.0)mm Hg、(50.3±5.2)ml/kg、(7.0±1.9)ml/kg,均P<0.05);血浆ALT[(81.4±10.8)U/L]低于不补液组(P<0.05),但高于静脉补液组[(66.3±7.6)U/L,P<0.05];其他各时间点ALT水平以及伤后各时间点Cr和CK-MB水平均高于静脉补液组(均P<0.05).伤后72 h,两补液组MAP、PV、HCT和尿量恢复至伤前水平,但ALT、Cr和CK-MB水平仍明显高于伤前(P<0.05).结论 50%TBSA烧伤休克早期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能有效提高MAP和PV,改善脏器功能,降低早期病死率,有潜力成为战争或突发事故及灾害时救治烧伤休克的液体复苏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