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1篇
基础医学   57篇
临床医学   19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8篇
外科学   384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卡巴胆碱对烧伤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烧伤模型,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和卡巴胆碱治疗组。用活体微循环观测技术观察卡巴胆碱对烧伤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血流速度的作用。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仪测肠壁血流量的变化。结果(1)烧伤组大鼠颈动脉平均压和细静脉管径较对照组分别下降19.30%(P<0.01)和9.97%(P<0.05),给予卡巴胆碱治疗后,颈动脉平均压和细静脉管径较烧伤组分别升高17.88%(P<0.05)和29.42%(P<0.001)。(2)烧伤组大鼠肠系膜细静脉血流速度和肠壁血液灌注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68.18%和70.66%(P<0.001),卡巴胆碱可明显增加肠系膜细静脉血流速度和肠壁血液灌注量,分别是烧伤组的2.41倍和2.45倍(P<0.001)。(3)烧伤后大鼠毛细血管网开放数较对照组下降55.21%(P<0.001),给予卡巴胆碱治疗后,毛细血管网开放数是烧伤组的1.95倍(P<0.01)。结论卡巴胆碱能使烧伤大鼠肠系膜细静脉舒张,加快肠系膜微血管血流速度,增加肠道的血液灌注量,具有改善肠道微循环的功能。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2(TGF-β1和TGF-β2)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SMA)在胎儿和成人皮肤中的分布和表达变化规律。方法:20例被测标本中包括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15例和成人皮肤5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病理技术确定这3种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皮肤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结果:在妊娠早期的胎儿皮肤中, TGF-β1, 2和α-ASMA呈弱阳性表达, 随着胎儿生长发育, 这3种蛋白的阳性细胞率逐渐增大;在妊娠晚期胎儿和成人皮肤中这3种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多于妊娠早期胎儿皮肤(P<0.01)。TGF-β1, 2的阳性信号主要存在于表皮细胞, 内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中, α-ASMA蛋白定位于肌成纤维细胞和汗腺上皮细胞内。结论:TGF-β1和TGF-β2可能在皮肤的发生、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以及皮肤损伤后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采研究少儿与成年人大面积重度烧伤后瘢痕组织表皮干细胞分布与表达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14,10(K19,K14,K10)的特征与规律。方法分别取4~12岁少儿及35~53岁成年人2组健康皮肤及大面积深度烧伤后瘢痕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表皮干细胞、短暂扩充细胞特异表达的β1整合素和K19以及分化表皮细胞表达的K14和K10。结果瘢痕组织表皮基底层表达β1整合素与K19的阳性细胞数较健康皮肤明显减少,阳性强度降低。瘢痕组织表皮中表达K14的阳性细胞仅位于表皮底部二三层,明显少于健康皮肤,而K10表达阳性细胞则较健康皮肤分布广泛。结论瘢痕组织表皮的增殖能力下降,细胞的分化行为紊乱,这可能是瘢痕组织表皮结构与功能改变、愈合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干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烫伤脓毒症大鼠肺脏核因子-(?)B(NF-(?)B)活化、肿瘤坏死因子-α的产生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30%TBSAⅢ度烫伤加内毒素攻击大鼠为模型模拟临床烫伤脓毒症,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脓毒症组、烫伤脓毒症 蛋白酶体抑制剂N-Acetyl-leucinyl-leucinyl-norleucinal(ALLN)组、烫伤脓毒症 NF-(?)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组,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分析肺脏NF-(?)B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肺脏TNF-α的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结果肺组织NF-(?)B活性于伤后1h明显增强达到高峰(P<0.01),伤后2h仍保持较高的活化水平,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PDTC可明显降低其在伤后1h和2h的活性(P<0.01),而ALLN可明显降低其在伤后1h的活性(P<0.01)。PDTC两种抑制剂均可明显降低伤后2h肺组织TNF-α产生,明显降低伤后2h和6h肺组织MPO的活力(P<0.01)。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可降低烫伤脓毒症大鼠肺组织NF-(?)B的活性。降低肺组织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5.
目的克隆人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基因,插入pc-DNA3载体中并检测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报告基因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基因组中扩增出HMGBl基因,插入载体pe-DNA3中,确定所扩增的DNA序列;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在293T细胞中检测其表达;应用报告基因方法检测其对TNF-α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HMGBl序列正确,大小为648bp。在293T细胞中正确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24000的HMGBl蛋白。下游基因TNF-α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显示,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在内毒素刺激后以先增加后降低的方式影响TNF-α的活性,且对从95-120长度的TNF-α报告基因活性影响最明显。结论HMGBl以先增加后降低的方式影响TNF-α基因的表达,且主要通过26个碱基大小的片段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6.
37.
凝血系统紊乱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6,自引:7,他引:36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是危重病患者首位死亡原因 ,尽管对其发病机制的了解越来越多 ,各种新的治疗方法相继出台 ,但其病死率仍高达 40 %~ 6 0 %。近 10年 ,已有大量的临床试验评估治疗全身性感染的药物 ,大多数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依据两个不成熟的假说 ,这两个假说分别将  相似文献   
38.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肺泡 型上皮细胞 (type alveolarepithelial cell or type pneumocyte,AT )是一种多功能细胞 ,对维持肺泡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其主要功能有 :1增殖功能 :它是 型、 型上皮细胞的祖细胞 〔1 ,2〕,在正常细胞更新和损伤修复过程中 ,AT 可以分化为 型细胞 ,也可通过有丝分裂补充自身的数量 ,因此被认为是肺泡上皮的干细胞〔3,4〕 ;2合成和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 (pulm onarysurfactant,PS) ;3维持肺泡内外液体平衡 ;4近年还发现 AT 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5〕。AT 的位置比较特殊 ,容易受到来自空气和血液两方面的损害。空气中的各种有…  相似文献   
39.
火器伤的特点和处理目的 火器伤是高速投射物(主要是枪弹和弹片)所造成的创伤。当高速投射物通过组织时,其动能形成向四周冲击的力量,将组织强力地推开,产生一个暂时性的空腔。这个空腔的直经要比投射物本身的直经大好几倍,甚至于几十倍。因  相似文献   
40.
为探讨血清新喋呤与大面积烧伤后内毒素血症及脓毒症的关系,对35例烧伤面积大于30%(30%~98%)患者的血清新喋呤、血浆内毒素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烧伤后第3天大多数患者新喋呤升高(P<0.05),但与烧伤面积无显著相关(P>0.05)。严重烧伤第2周以后内毒素血症患者新喋呤水平显著高于无内毒素血症患者(P<0.05~0.01)。同时,伤后第14,21天内毒素血症患者的循环内毒素与新喋呤呈显著正相关(第14天:r=0.368,P<0.05;第21天:r=0.439,P<0.01)。在整个监测期间,脓毒症患者(15例)血清新喋呤水平持续升高,伤后第14,28天与非脓毒症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0.01)。提示烧伤可引起血清新喋呤升高,但与烧伤面积无关。烧伤后内毒素血症对新喋呤的不断产生可能有显著影响。血清新喋呤的持续升高与严重烧伤后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