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创伤性膈疝常伴有严重的多发伤,临床上可因顾及到较明显严重的损伤而忽视了创伤性膈疝的存在,一旦漏诊,会造成严重后果[1]。我院于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严重多发伤合并创伤性膈疝患者32例,现就其早期诊断与治疗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2例患者,男26例,女6例;年龄11~64岁,平均35.6岁。受伤原因为车祸伤12例,坠落伤7例,刀伤10例,枪伤3例。入院距受伤时间30 min~8.5 h,其中29例在伤后2 h内入院。临床表现及诊断:患者均有胸腹痛、进行性呼吸困难。体检发现一侧肺部呼吸音低或消失,X线检查均发现一侧肺不张,胸腔有气液平面或…  相似文献   
42.
外伤后非治疗性剖腹探查6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腹部外伤后发生非治疗性剖腹探查 (NTEL)的原因 ,对腹部外伤的早期诊断进行优化。方法 调查 6 7例曾有过NTEL的腹部外伤病人 ,了解其术中损伤病理诊断并分析发生的原因。结果 导致NTEL的主要病因有 :开放性腹部损伤 ;腹壁、网膜或系膜损伤 ,腹膜后血肿 ,肝脾外伤后导致的腹腔积血。结论 术前正确评估腹部外伤病人的脏器损伤能降低NTEL的风险  相似文献   
43.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平台劈裂C型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平台劈裂C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7例患者术前均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均采用后路和前外侧联合入路后侧和前外侧支撑钢板固定.采用DeCoster评定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和采用HSS法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术后X线片检查示达到解剖复位5例,复位良好1例,差1例.1例发生膝内翻.7例均获随访,时间6~18(12±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4~16(15±1)周.胫骨平台内翻角术后1年和术后初次摄片无变化;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78~90(80±4)分.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并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是治疗累及后外侧孤立劈裂C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4.
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手术时机对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了20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统计分析伤后2、4、6、8h等时间为界限的死亡率和功能生存率.结果 各个时间界限的死亡率和功能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随着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的延长,死亡率呈现出逐渐增加、功能生存率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死亡患者的受伤至手术时间要显著大于生存患者.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时机对预后有潜在的影响.符合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肿需要尽早手术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延迟诊断导致腹腔室隔综合征(ACS)9例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并提出预防方法。方法收集2002年10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9例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延迟诊断导致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延迟诊断的可能原因、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结果9例均为多发伤,均于伤后3~11天转来我院就诊后腹部损伤得到明确诊断并手术治疗。最常见致伤原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其次为高处坠落。9例中,2例为胰腺损伤,3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腹膜后结肠损伤,3例小肠损伤。9例中4例死亡,死亡率44.4%。存活患者术后均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00%。结论提高对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的警惕、动态监测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及时诊断和处理腹部创伤有助于减少创伤后腹腔室隔综合征的发生。根据患者损伤情况,选择恰当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有助于降低创伤后腹腔室隔综合征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6.
多发伤患者创伤性尿崩症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性分析3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创伤性尿崩症(TDI)的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认为多发伤后TDI可能由颅脑损伤和休克打击引起,3天内发病者病死率高达23.53%。早期治疗可应用垂体后叶素,后期则过渡为弥凝(1-脱氨-8-右旋-精氨酸加压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7.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创伤骨科领域运用中可能因运动伪影等多种原因产生假骨折而致误诊发生,要注意结合临床体格检查及其他影像学资料综合考虑,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多发伤患者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多发伤5 074例患者临床资料,有25例在创伤后继发FES。结合本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25例均为多发伤,损伤严重程度(ISS)≥16,FES发生率0.49%,脂肪栓塞症状伤后平均43.68h。所有患者给与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其中治愈12例,明显好转后转当地医院治疗7例,植物状态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16%。结论在多发伤中,FES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关键是对FES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创伤后长骨骨折。选择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改善创伤后FE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醛糖还原酶(AR)在脊髓损伤(SCI)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探索其与SCI的相关性,以期为脊髓损伤修复提供新的干预靶点及治疗途径。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50只,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50只),脊髓损伤组(SCI组,n=50只),脊髓损伤+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唐林,即依帕司他)干预组(ARI组,n=50只)。sham组只做T9、T10椎板切除术,SCI组和ARI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分别于术后第3、12、24、48、72h处死切取以受伤节段为中心约8mm长的脊髓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局部炎症反应,并用免疫组化、双抗体夹心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AR表达。结果在各组术后的相应时间点,SCI组和ARI组可见到醛糖还原酶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内均有较明显分布;SCI组AR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和ARI组(P<0.05);SCI组醛糖还原酶mRNA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和ARI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AR表达增高,其含量变化与脊髓损伤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湖北省"三甲医院"和"二甲医院"创伤住院患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湖北省不同级别医院间创伤患者住院情况进行调查,为不同级别医院有重点地预防和干预创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湖北省 5 所不同级别医院 2003 年创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对 5 所医院患者数量、性别、年龄段、伤者职业、致伤原因、Glasgow 昏迷评分(GCS)、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手术及疾病结局的构成进行统计.结果 三甲医院收治患者数多于二级医院,性别以男性为主.三甲教学医院患者主要以无业人员、工人、其他职业为主,普通三甲医院及二级医院中农民亦占较高比例(30.40%~41.40%).患者致伤原因均以机动车撞伤为主,暴力及摔跌亦为主要致伤因素.三甲医院手术率、GCS 评分 3~8 分(昏迷)组比例、ISS 评分 16~25 分(重伤)组及≥25 分(严重伤)组比例均高于二级医院,且三甲教学医院以上比例高于普通三甲医院.治疗效果在不同级别医院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医院间应根据收治患者特点采取有效预防和干预创伤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