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3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5篇
  1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21.
目的:调查不同类型的正畸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差异,为正畸医师进行诊断设计提供美学参考。方法:选取45例初诊患者的面像(正面像、正面微笑像、侧面像、正面咬合像)制作调查问卷。另随机选取213例正畸患者在治疗前对问卷中病例资料的颜面美进行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会影响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婚姻状况对患者颜面美的感知影响不明显。中青年、女性、文化程度较高者比少年、男性、文化程度较低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相对较高。②.正畸患者对安氏Ⅲ类病例颜面美的评价最低,其次是安氏Ⅱ1类病例,对安氏Ⅱ2类、安氏I类病例的美学评价较高。结论:不同背景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不同,提示进行正畸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美学倾向,制定个性化的矫治方案。  相似文献   
122.
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总被引:189,自引:4,他引:189  
目的建立糖尿病(DM)患者的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①门诊教育集体授课与讨论形式相结合;②住院教育以集体上课为主,与床旁单人指导和看书自学相结合;③出院后教育以热线咨询电话方式,为出院的DM患者提供教育咨询服务.结果3年多来门诊教育组织讲座36次,听课人数达868人次,笔试成绩平均72.4分,及格率86.3%.住院患者在教育前DM知识测试的优良率为24.2%,而教育培训后达到82.9%(P<0.001).培训后患者进行自我血糖、尿糖监测人数,自我足部检查护理人数均明显增多(P<0.01).患者出院后电话咨询中有51.1%的问题涉及DM的治疗,有20.7%的患者咨询关于DM并发症的防治知识,主动寻求帮助、指导.结论门诊教育课程的设置为患者提供了系统学习DM知识的课堂;住院教育是患者短期内系统学习、强化DM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时机;热线电话咨询服务是对出院后及门诊的DM患者居家继续进行合理治疗、护理的便捷指导方式.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肌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及单核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从2月龄开始饲养,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胰岛素抵抗组(IR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普通饮食和高脂饮食喂养,喂养2个月后使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禁食12 h ,留取大鼠心脏组织,H 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细胞中NF‐κB、MCP‐1和ICAM‐1的表达,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脏组织中NF‐κB、ICAM‐1和MCP‐1 mRNA表达情况。【结果】IR组心肌组织中NF‐κB、ICAM‐1和MCP‐1 mRNA表达水平均较NC组明显升高( P <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肌组织中可能存在NF‐κB的激活,从而启动下游靶基因MCP‐1、ICAM‐1表达增加,进而导致心肌组织受损。  相似文献   
124.
中、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中、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1996~2006年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查体且符合中国人MS诊断标准(CDS)的947例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人679例,中年人268例.分析中、老年患者MS各组分的差异,以及各组分的相关因素等.结果 947例患者中,男性582例(老年423例,中年159例),女性365例(老年256例,中年109例).老年男性患者的年龄大于老年女性(81.5±6.5 vs 74.5±8.8岁,P<0.01),老年男性的体重指数(BMI)高于中年男性(27.14±2.51 vs 25.98±2.38,P<0.01).老年患者的空腹、餐后血糖和收缩压均高于同性别的中年患者,而舒张压无显著差异.中年男性的甘油三酯高于老年男性.中年女性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男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男女患者空腹血糖均与餐后2h血糖有相关性(男性R2=0.463,P<0.05;女性R2=0.613,P<0.05).餐后2h血糖与年龄存在相关性(男性,R2=0.522,P<0.01;女性R2=0.716,P<0.05).收缩压与多种指标均有相关性,男性患者收缩压与年龄(R2=0.396,P<0.01)和舒张压(R2=0.535,P<0.05)均有相关性;女性患者的收缩压与BMI(R2=0.557,P<0.05)、舒张压(R2=0.434,P<0.05)、餐后2h血糖(R2=0.434,P<0.01)及空腹血糖(R2=0.473,P<0.05)均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OR=2.1,95%CI:1.3~2.7)、空腹血糖(OR=1.7,95%CI:1.2~3.1)和收缩压(OR=1.4,95%CI:1.2~2.9)是预测代谢综合征组分含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中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代谢指标有差异,年龄、空腹血糖和收缩压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研究成年男性血清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2006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做健康查体的男性进行调查.记录病史并全面检查,无糖尿病者行标准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排除影响血尿酸的继发因素.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两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差异,并将血尿酸水平与各组分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将非糖尿病者根据血尿酸水平进行分层,比较不同血尿酸水平组代谢综合征组分水平、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 入选的男性有1 399例,年龄56.3±21.0岁,其中高尿酸血症者占14.37%.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代谢综合征检出率也显著增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与肥胖(OR=1.998,P<0.01)、高血压(OR=1.562,P<0.01)、高甘油三酯血症(OR=1.529,P<0.01)呈正相关.在非糖尿病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不仅与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检出率呈正相关,还与HOMA指数(r=0.081,P<0.05)呈正相关.结论 在本研究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6.
代谢综合征不同诊断标准在老年人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在老年人群中对代谢综合征(MS)的不同诊断标准(WHO、IDF和CDS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对1996~2005年连续10年在解放军总医院院查体的2 456例北京老年人进行MS相关指标的检查,比较WHO、IDF和CDS三种诊断标准的差异,以及老年人中MS各组分的发生情况.结果 使用WHO、IDF和CDS诊断标准,总人群MS的患病率分别是27.2%、27.0%、42.6%,Kappa检验显示IDF和CDS两种诊断标准的符合率为79.0%;其中有腰围资料的1 759例患者使用WHO、IDF和CDS标准诊断MS的患病率分别是32.3%、37.8%、53.8%,Kappa检验显示IDF和CDS两种诊断标准的符合率为76.5%.使用WHO、IDF和CDS标准诊断中心性肥胖的诊断率分别是35.9%、49.6%、52.2%,高血压的诊断率分别是61.6%、72.4%、61.6%,糖代谢异常的诊断率分别是24.9%、40.5%、24.9%.本组MS最常见的代谢异常组合为血压、血糖及血脂紊乱.结论 尽管IDF和CDS两种诊断标准的符合率较高,但在老年人群中使用CDS标准诊断MS的比例高于WHO和IDF标准.要重视对老年人群腰围的检查,老年男性人群CDS标准中腰围从85cm调整到90cm可能更为合理,但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观察千斤拔油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RA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片,每次10 mg,急性期每周2次,缓解期每周1次,口服;观察组予千斤拔油针,隔日1次,每周3次。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2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和晨僵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34/38),对照组为62.2%(24/3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持续时间明显减少(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和晨僵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ESR、CRP、RF、IL-1、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ESR、CRP、RF、IL-1、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千斤拔油针可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关节炎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8.
129.
伴正常月经的产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一例李春霖,田慧,潘长玉患者女,40岁。因头晕、乏力、纳差6年,进行性加重入院。患者34岁第二胎分娩时阴道出血约1200ml,昏迷约2~3小时,经输血、输液治疗神志恢复。此后无泌乳、无月经,伴眉毛、腋毛、阴毛脱落,畏寒...  相似文献   
130.
本文研究了10例男性I型糖尿病患者在酮症状态下和酮症纠正后血糖、血浆胰高糖素(GG)、ACTH、血清皮质醇(F)、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T_3、T_4、尿儿茶酚胺(CA)和尿VMA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酮症状态时,血GG、ACTH、F和尿CA明显升高(P<0.05,P<0.01),酮症消失后均恢复正常,其余激素水平变化不大。提示胰岛素缺乏,GG、ACTH、F、CA升高与酮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