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3篇 |
免费 | 104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篇 |
儿科学 | 8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32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242篇 |
内科学 | 124篇 |
神经病学 | 79篇 |
特种医学 | 93篇 |
外科学 | 93篇 |
综合类 | 419篇 |
预防医学 | 180篇 |
眼科学 | 39篇 |
药学 | 232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309篇 |
肿瘤学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66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68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72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113篇 |
2010年 | 99篇 |
2009年 | 115篇 |
2008年 | 90篇 |
2007年 | 69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99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患者男性,17岁,以顽固性癫痫入院。患者5岁时不慎跌伤头部,当时未作特殊处理,1年后出现癫痫样大发作,虽经各种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曾在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未发现颅内明显异常病变,后又行多次脑电图检查,发现全脑主要以θ、δ波为主,偶而出现棘慢综合波。数年来曾在多家医院治疗不愈,收入我科治疗。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估乳牙及年轻恒牙牙髓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以及VEGFR-2阳性细胞的空间分布。方法:10颗健康的乳牙和10颗健康年轻恒牙采用抗VEGFR-2抗体进行免疫组化的方法并借助Image-Pro-Plux软件分析系统测量牙髓细胞中VEGFR-2的光密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牙及年轻恒牙的牙髓血管内皮细胞对VEGFR-2的免疫染色均为阳性。在乳牙牙髓中VEGFR-2阳性细胞趋向于靠近成牙本质细胞层,年轻恒牙中VEGFR-2的免疫染色的空间分布更加一致。乳牙的牙髓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VEGFR-2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且表达高于年轻恒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R-2在乳牙及年轻恒牙牙髓的血管内皮细胞均能表达,表明这些细胞能够对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调节的形态变化及成活信号产生反应。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GFR)及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多态性与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03—2019-06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84例为脑卒中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80例为对照组。采集口腔黏膜上皮脱落细胞,使用DNA提取试剂盒(吸附柱法)提取基因组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MTGFR基因677和1298位、MTRR基因66位的基因型分布情况。抽取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脑卒中组与对照组MTGFR基因677位点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TT型比例明显上升,CC型比例明显下降。脑卒中组等位基因T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 TGFR基因1298位点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与对照组MTRR基因66位点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GG型比例明显上升,AG型比例明显下降。MTGFR基因677位点基因型CC、TT、CT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基因型TT患者的Hcy水平明显高于CC型和CT型患者。MTRR基因66位点基因型AA、AG、GG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因型GG患者的Hcy水平明显高于AA型和AG型患者。MTGFR基因1298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MTGFR基因677位点TT基因型比例明显上升,MTRR基因66位点GG基因型比例明显上升,且上述基因突变与脑卒中患者高Hcy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疗效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6—2017-06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18例。口服氯吡格雷5 d后抽取外周肘静脉血,血栓弹力图仪测定血小板抑制率。采用改良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LDR)对患者CYP2C19与ABCBl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出院后进行24个月的随访,记录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类别及时间。结果根据CYP2C19*2/*3快速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的血小板抑制率之间,以及ABCBl C3435T不同基因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BCBlT(-620)C不同基因型的血小板抑制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2/*3、ABCBl C3435T是血小板抑制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还发现体重指数(BMI)26 kg/m~2也是血小板抑制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共382例患者完成随访研究,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3.61%(52/382),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复发36例(9.42%),心肌梗死4例(1.05%),血管性死亡12例(3.14%)。根据是否携带CYP2C19*2/*3基因分为2组,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ABCBlT(-620)C、ABCBl C3435T基因的显性与阴性患者生存曲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2/*3基因携带是临床终点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年龄也是临床终点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携带CYP2C19*2/*3、ABCBl C3435T等位基因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疗效降低,其中携带CYP2C19*2/*3等位基因的患者终点事件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4-1BBL胞膜外区蛋白对抗CD3/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表达纯化人4-1BBL胞膜外区融合蛋白及抗CD3/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体外CytoTox96检测联合应用人4-1BBL胞膜外区融合蛋白、抗CD3/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及PBL对靶细胞K562/A02细胞的杀伤作用,体内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4-1BBL胞膜外区蛋白作为一种免疫调节蛋白,增强抗CD3/抗Pgp基于PBL的抗肿瘤效果。结果4-1BBL胞膜外区融合蛋白在体外能够增强抗CD3/抗Pgp及PBL对靶细胞K562/A02的杀伤作用,在体内能够增强抗CD3/抗Pgp基于PBL的抗肿瘤作用。结论可溶型4-1BBL可能成为一种有前景的生物治疗佐剂,有助于PBL更高效地靶向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67.
68.
回顾性分析5年余收治的25例胰腺假性囊肿的病例资料。行囊肿空肠吻合术7例,囊肿胃吻合术1例,单纯囊肿外引流术9例,内引流+外引流术2例,外引流+脾切除术1例,外引流+半胃切除+胃空肠吻合术1例,囊肿切除术1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1例,非手术治疗2例。外引流术后1例因胰瘘而再行瘘管空肠吻合术,1例因胰瘘而再行瘘管切除术,1例囊肿胃吻合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经非手术治疗而愈,其余病例术后均痊愈。提示胰腺假性囊肿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大多能治愈。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的腮腺和肿瘤靶区体积退缩与受照剂量的相关性,以便确定再次计划最佳时间。方法 选择30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根据颈部淋巴结直径大小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是淋巴结阴性组(A组),淋巴结≤3 cm阳性组(B组),淋巴结>3 cm阳性组(C组)。初始定位CT命名为CT0,每位患者在同一体位下每周重新扫描一次CT,即患者第5、10、15、20、25和32次治疗前行日常验证扫描图像获得CT1、CT2、CT3、CT4、CT5、CT6。结果 CT0显示3组腮腺初始体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在CT4以后腮腺体积开始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2.46,P<0.05);C组CT2以后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3.25,P<0.05)。各组内分次体积与初始体积CT0相比,A组、B组在CT3以后体积开始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4.11,P<0.05);C组在CT2以后就有差异(t=2.37~5.20,P<0.05);C组CT4与CT2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t=2.16、3.34,P<0.05)。结论 出于保护腮腺的考虑,淋巴结较大的患者有必要提前修改计划,建议在第10次放疗重新计划,可能在第20次放疗需要再次计划;淋巴结阴性或者很小的患者建议在第15次修改计划。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1~4层铅围裙(LA,0.5 mm铅当量/层)和自有专利防护装置(BSD,1~2 mm铅当量)对6~15 MeV电子线放疗时野外辐射剂量的屏蔽效果。方法 利用JR1152-B氟化锂热释光剂量片(TLD),测量不同能量、不同限光筒大小、不同距离处,经不同层数铅围裙和不同厚度BSD屏蔽前、后的野外辐射剂量,计算出铅围裙和BSD对野外辐射的遮挡率,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屏蔽效果。结果 当限光筒不变时(10 cm×10 cm),遮挡率随测量点的距离增加而增大(r=0.717,P < 0.05),随电子线能量的增大而减小(r=-0.678,P < 0.05);当能量不变时,遮挡率与限光筒的尺寸大小无相关性(P > 0.05);对于6和9 MeV的较低能量电子线,1 mm Pb-BSD的遮挡率略高于2层铅围裙(t=2.519、2.662,P < 0.05), 其变化范围分别为81.5%~95.3%和55.4%~84.6%;对于12和15 MeV的较高能量电子线,2 mm Pb-BSD的遮挡率略高于4层铅围裙(t=3.768、7.934,P < 0.05),其变化范围分别为64.6%~93.4%和51.1%~92.4%。结论 铅围裙或BSD都能大幅减小野外辐射剂量,可望降低患者野外辐射二次致癌的风险,与铅围裙相比,BSD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