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患者女,38岁.因发现心脏杂音20余年就诊.查体:L压:左上肢160/80 mm Hg(l mm Hg=0.133 kPa),左下肢90/70 mm Hg,右上肢140/70mm Hg,右下肢110/70 mm Hg.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4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表现:胸骨旁左室短轴观二尖瓣口呈"眼镜样"双孔改变,两孔的腱索分别附着于2组乳头肌上,心尖四腔观见2组瓣叶同时开放和关闭,彩色多普勒显示二尖瓣口舒张期呈2股高速血流射向左室(图1左),流速均为170 cm/s,瓣口面积2.7 cm2,收缩期少量反流至左房.  相似文献   
92.
王钰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7):49-50
职业院校仪器分析课程以培养学生分析仪器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将仪器分析仿真技术引入课堂,丰富了教学手段,促进了教学改革,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由于设备条件限制而不能动手操作的问题。实践表明,仪器分析仿真技术应用于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操作技能,而且能大幅度降低教学成本,达到了多、快、好、省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
王钰  朱迪  刘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602-3602
本文对外伤后额窦、筛窦骨折致脑脊液漏1例治疗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22岁.因外伤后2个月,左侧鼻腔间断性流液1月余于2010-09-25入院.患者及其同事叙述于2010-07-24患者不慎从3米高的建筑物上摔下(具体受伤机制不详).伤后立即出现意识丧失,同时出现左下肢活动障碍.被同事送往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提示左侧额窦及颅前凹线状骨折,颅内未见明显出血及挫裂伤.左下肢X线片检查提示左侧股骨干骨折.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彩超表现与病理学改变相关性,总结彩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0例急性阑尾炎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彩超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80%(16/20);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87.5%(42/48);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94.7%(36/38);阑尾周围脓诊断符合率为92.9%(13/14).结论 彩超检查是急性阑尾炎简便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各型阑尾炎声像图特征与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11例HOCM患者,经心脏超声及导管测压证实存在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选择靶间隔支注入无水乙醇消融后记录LVOTG变化,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11例患者中消融第1间隔支者9例,消融第2间隔支者1例,同时消融第1、第2间隔支者1例;术后即刻导管测量LVOTG较术前明显下降[(90.40±41.95)∶(52.90±34.12)mmHg(1 mmHg=0.133 kPa),P<0.01]。11例中1例术后4 h死亡,1例术后第5天置入永久双腔起搏器,其余9例度过围术期并出院随访。10例存活者出院时与术前相比,LVOTG和二尖瓣收缩期前移(SAM)幅度较术前明显改善[(44.56±28.87)∶(82.98±36.46)mmHg,(2.3±1.06)∶(4.1±1.37)mm,P<0.01)];术后1个月超声测量LVOTG、室间隔厚度、左室流出道内径和SAM幅度分别为:(40.43±19.27)mmHg、(18.6.1±1.17)mm、(15.5±1.08)mm和(0.5±0....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治疗ChiariⅠ型畸形最佳手术策略和方式。方法 102例ChiariⅠ型畸形患者分别采用三种术式治疗。第一种术式:后颅窝小骨窗减压,联合下疝小脑扁桃体处理、第四脑室下端松解术,治疗70例(68.6%);第二种术式:常规大骨窗后颅窝减压加小脑扁桃体下疝复位,治疗21例(22.6%);第三种术式:后颅窝常规减压联合小脑扁桃体下疝复位,加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治疗11例(10.8%)。对3种术式的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近期(术后6月以内)症状消失或减轻84例(82.35%)。远期(术后6个月以上)随访88例(第一、二、三种术式治疗组分别为66例,14例和8例),症状消失或减轻76例(86.4%),其中第一种术式治疗组63例(95.5%,63/66);第二种术式治疗组8例(57.1%,8/14),第三种术式治疗组5例(62.5%,5/8),第一种术式的治疗效果与后两种方式比较,差异显著(P<0.01);第一、二、三种术式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5/66),42.9%(6/14)和37.5%(3/8)。第一种术式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2组(P<0.05)。结论第一种术式治疗ChiariⅠ型畸形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1—2014-10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评分。结果 2组干预前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早产儿校正胎龄至40周时的肺功能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收治于聊城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并于校正胎龄40周至儿科门诊随访并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的85例早产儿。并选取同期因非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23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1)比较早产儿校正胎龄至40周时肺功能与足月儿对照组的差异;(2)填写早产儿住院期间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围产期情况、出生时情况、合并症及治疗情况等15项指标对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1)校正胎龄40周的早产儿肺功能的分析结果,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吸气峰流量(TPIF)、25%呼气流量(TEF25)、平均达峰时间(TpefMean)、平均达峰容积(VpefMean)、分钟通气量(MV)比足月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肺功能正常组胎龄(GA)、出生体重(BW)、1分钟Apgar评分(Apgar1)、5分钟Apgar评分(Apgar5)及出院时血红蛋白较异常组高,异常组达全肠道喂养时间较正常组长,与正常组相比,其动脉导管未闭(PDA)、胎膜早破、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更高,正常组与异常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导致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有EUGR、胎膜早破、PDA,肺功能的独立保护因素是GA、咖啡因及生后激素的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校正胎龄至40周时,早产儿与足月儿相比,仍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水平仍较差;(2)胎膜早破、PDA和EUGR是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产,加强呼吸、循环管理,保证良好的营养状态可以降低肺功能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中成药养心氏片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优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心功能、心脏结构以及运动中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间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并知情同意的慢性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病情稳定2~4周后,心力衰竭优化药物达到最大耐受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30)、养心氏组(n=30)、曲美他嗪组(n=10)以及养心氏+曲美他嗪组(n=10),各组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期为6个月,分别在第0、6个月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6个月后,对照组心肺运动试验、心脏超声各项参数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养心氏组、曲美他嗪组及养心氏+曲美他嗪组心肺运动试验(MET)、心脏超声(SV、LVFS和LVEF)较基线及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心脏超声(LVESV、LVEDV)较基线及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均0. 05);养心氏组和养心氏+曲美他嗪组心肺运动试验(运动中最高血压、最大心率、心率变化率)较基线及同期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均0. 05),而曲美他嗪组与基线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养心氏组、养心氏+曲美他嗪组在心肺运动试验及心脏超声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4组心肺运动试验(静息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静息心率)较基线均无显著变化(P均 0. 05)。结论:用药6个月,养心氏与曲美他嗪都可以在优化药物治疗基础上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功能,逆转心肌重塑,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对静息血压、心率无显著影响,且养心氏能够降低运动中的最大收缩压、最大心率及心率变化率,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更容易耐受运动状态,但两者联合较任何单一用药无额外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