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乙胺丁醇体外诱导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胺丁醇(EMB)体外诱导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H_(37)Rv实施乙胺丁醇耐药性诱导试验,对诱导菌侏和34株耐药临床分离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测序分析(DS)。结果 12株耐药临床分离株和第8代H_(37)Rv诱导株的PCR-SSCP出现异常电泳图谱,DS证实发生embB306 ATG→GTG突变。结论长期间歇低浓度药物刺激能够诱导结核分枝杆菌获得性耐EMB。  相似文献   
142.
利复星凝胶对家兔体外抗结核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利复星联合卡波姆凝胶对家兔体外抗结核的安全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血清中利复星浓度,在体外检测MIC、MBC、时间-杀菌及耐药梯度。测定利复星凝胶的最小抑菌、杀菌浓度及家兔经支气管介入的安全性。结果8例肺结核患者血药峰浓度于1.22h达4.52±0.72mg.L-1,分别1次给药24h后,最低血药浓度为0.52±0.26mg.L-1,表观分布容积V/FC为77.48±8.33mg.L-1。该药MIC、MBC值分别为0.5、1.0mg.L-1,耐药梯度范围0.5~48mg.L-1。利复星凝胶对H37RV标准株、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的MIC值分别为0.1、0.1、0.4mg.L-1,MBC值分别为0.2、0.21、.6mg.L-1;与利复星单体的MIC、MBC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耐药肺结核患者服用利复星24h,其体内血药浓度维持在最低杀菌浓度MBC之上,介入治疗用药浓度应在48mg.L-1以上。  相似文献   
143.
分支杆菌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微菌落法、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和传统法用于分支杆菌临床分离物菌种鉴定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试验菌株 :(1)标准菌株 :结核分支杆菌H37RV、牛分支杆菌、鸟分支杆菌、胞内分支杆菌、堪萨斯分支杆菌、瘰疬分支杆菌、偶然分支杆菌和耻垢分支杆菌标准株 ,均购自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2 )临床分离株 :来自我院结核病住院患者的痰、胸液和脑脊液。传统分型鉴定试验 :(1)培养鉴定试验 :按常规制备对硝基苯甲酸 (PNB)和噻吩 2 羧酸肼 (TCH)培养基 ,取试验菌株菌悬液 (10 -2 /ml) 0 1ml接种 ,37℃…  相似文献   
144.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之一。发病年龄略高于股骨颈骨折。因传统的牵引疗法需长期卧床,所以常引起不同程度的各种并发症。为能使病人早期离床活动,我院自1987年~1996年12月,应用力臂式外固定架治疗785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85例,男性634例,女性151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51岁;直接暴力致伤258例,间接暴力致伤527例。按Evans分类法:I型190例,Ⅱ型507例,Ⅲ型88例。1.2治疗方法手法复位后,在股骨粗隆下2~4cm处各定一点局麻后,按股骨颈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