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1 临床资料1.1 第一组  2 0 0 3年 3月 2 8日至 2 0 0 3年 5月 1日我科共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患者 4 0例 ,其中男性 2 2例 (5 5 % ) ,女性 18例 (4 5 % ) ,年龄 16~ 72岁 ,医务人员 15例 (37.5 % ) ,有明确接触史者 34例 (85 % ) ,无明确接触史者6例 (15 % )。临床症状见表 1。治疗前化验血氧分压在 12kPa以上者 5例 (12 .5 % ) ,8~ 12kPa之间者 15例 (37.5 % ) ,8kPa以下者 2 0例 (5 0 % ) ;白细胞计数均低于正常值 ,且呈渐进性下降趋势。胸片提示肺部病变多部位及弥漫性改变者 31例 (77.5 % ) ,单一部位者 9例 (2 2 .5 % …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了解军人肺结核病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及评价耐药基因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oB、katG、rpsL、pncA和embB基因突变 ,用绝对浓度法作药物敏感试验 ,采用耐药基因检测等方法 ,对我院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6月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的肺结核菌种进行鉴定、检测其耐药性 ,并与地方肺结核病人进行比较。结果 ;军人组和非军人组初治耐药率分别为 31 5 %和 4 0 8%复治耐药率分别为 78 5 %和 76 2 %。复治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初治耐药率 (P <0 0 5 )。军人组耐药频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 ,非军人组为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用药 >6个月者耐药率为 6 9 0 % ,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药敏试验阳性株的耐药基因检测阳性率为 33 9%~ 85 9% ,耐药基因检测阳性株的药敏试验阳性率为 92 0 %~ 10 0 %。结论 :军人结核病人耐药情况与地方病人相类似 ,应重视军人肺结核病人耐药性监测 ,耐药基因检测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3.
目的复习肺血管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文献报道,回顾性分析5例肺血肉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肺血管肉瘤临床症状为胸痛、咳嗽、咯血,肺内多发结节、斑片影,病理检查瘤体主要为血管内衬异型的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可见相互吻合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血管网,免疫组化CD34、CD31和vimentin阳性。结论肺血管肉瘤是罕见的软组织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肺血管肉瘤需与肺腺癌、肺结核、真菌等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方法125例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经纤支镜空洞内灌注含抗结核药物凝胶配合全身化疗,对照组仅采用全身化疗。结果治疗组在痰结核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和支气管黏膜恢复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给药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125.
乙胺丁醇体外诱导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胺丁醇(EMB)体外诱导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H_(37)Rv实施乙胺丁醇耐药性诱导试验,对诱导菌侏和34株耐药临床分离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测序分析(DS)。结果 12株耐药临床分离株和第8代H_(37)Rv诱导株的PCR-SSCP出现异常电泳图谱,DS证实发生embB306 ATG→GTG突变。结论长期间歇低浓度药物刺激能够诱导结核分枝杆菌获得性耐EMB。  相似文献   
126.
激光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伟  王金河  仲斌  王心静  裴宁 《人民军医》2002,45(12):721-722
支气管内膜结核内科治疗疗程长、疗效差。1997~ 2 0 0 0年 ,我们应用Nd :YAG激光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 2 4例 ,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2 4例中 ,男 14例 ,女 10例 ;年龄14~ 4 6岁 ,平均 30岁。单纯支气管内膜结核 5例 ,并发肺结核 19例。我们用激光治疗前 ,2 4例中 ,经抗结核治疗 6个月 16例 ,9个月 6例 ,1年以上 2例 ,均未获得满意疗效。1 2 方法 采用国产 10 0WNd :YAG激光 ,波长1 0 6μm ,将石英纤维经支气管镜活检孔插入 ,伸出镜端约 1cm ,对准并距离病变 0 5cm照射 ,所用功率为 2 0~ 30W。照…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观察吡嗪酰胺凝胶体外抗结核作用和支气管介入的安全性。方法手工法、仪器法分别测定吡嗪酰胺单体、吡嗪酰胺凝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及家兔经支气管介入的安全性试验。结果吡嗪酰胺凝胶对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MIC值分别为1.0、1.0、10mg/L,MBC值分别为10、10、40mg/L;吡嗪酰胺凝胶与吡嗪酰胺单体MIC、MBC值无显著性差异;动物安全性试验阴性。结论吡嗪酰胺凝胶具有与吡嗪酰胺单体相同的抗结核菌药效,卡波姆基质不影响吡嗪酰胺的抗菌活性;卡波姆基质吡嗪酰胺凝胶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探讨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用于肺癌等恶性肿瘤诊断和疗效监测的价值。方法 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用于血清蛋白检测。结果 某些PAGE血清蛋白谱型为肿瘤患者所特有。肺癌、消化系肿瘤、卵巢癌和肾癌血清PAGE特异图谱阳性率均高于80%。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PAGE图谱有显著改变。结论 血清蛋白PAGE图谱可用于肺癌等肿瘤的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129.
利复星凝胶对家兔体外抗结核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利复星联合卡波姆凝胶对家兔体外抗结核的安全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血清中利复星浓度,在体外检测MIC、MBC、时间-杀菌及耐药梯度。测定利复星凝胶的最小抑菌、杀菌浓度及家兔经支气管介入的安全性。结果8例肺结核患者血药峰浓度于1.22h达4.52±0.72mg.L-1,分别1次给药24h后,最低血药浓度为0.52±0.26mg.L-1,表观分布容积V/FC为77.48±8.33mg.L-1。该药MIC、MBC值分别为0.5、1.0mg.L-1,耐药梯度范围0.5~48mg.L-1。利复星凝胶对H37RV标准株、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的MIC值分别为0.1、0.1、0.4mg.L-1,MBC值分别为0.2、0.21、.6mg.L-1;与利复星单体的MIC、MBC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耐药肺结核患者服用利复星24h,其体内血药浓度维持在最低杀菌浓度MBC之上,介入治疗用药浓度应在48mg.L-1以上。  相似文献   
13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之一。发病年龄略高于股骨颈骨折。因传统的牵引疗法需长期卧床,所以常引起不同程度的各种并发症。为能使病人早期离床活动,我院自1987年~1996年12月,应用力臂式外固定架治疗785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85例,男性634例,女性151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51岁;直接暴力致伤258例,间接暴力致伤527例。按Evans分类法:I型190例,Ⅱ型507例,Ⅲ型88例。1.2治疗方法手法复位后,在股骨粗隆下2~4cm处各定一点局麻后,按股骨颈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