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21.
目的探讨Ⅳ型胶原蛋白基因α1(COL4A1)与中国东北地区颅内动脉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及不同人群COL1AI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征。方法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进行全基因组DNA提取,应用PCR反应扩增目的片断,并进行特异位点酶切,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两组COL4A1基因功能性SNPrs3783107位点基因型频率之间、等位基因频率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不同人群之间COL4A1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COIAA1基因可能不是中国东北地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易感基因之一。但中国东北地区人群与荷兰人群COIAA1等位基因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22.
目的观察中国汉族人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基因rs754093的多态性。方法选择中国汉族人脑出血患者230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233例(对照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一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其血清中NFATC1基因rs754093的多态性。结果观察组基因型T/T、T/G、G/G及等位基因T、G的频率分别为34.1%、48.3%、17.4%、58.5%、41.5%,对照组分别为44.2%、44.6%、11.2%、66.5%、33.5%,两组比较,P均〈0.05。分析显示,相对于携带TT基因型者,携带GG+TG基因型者脑出血发病风险增加51.4%;相对于携带T等位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脑出血发病风险增加41.1%。结论中国汉族人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NFATC1基因rs754093存在多态性,其中携带G/G基因型者易发生脑出血。  相似文献   
323.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6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8例全切,5例次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神经功能障碍改善26例,无变化7例,加重3例。随访3~36个月,仍有2例患者未恢复至术前状态。肿瘤未全切的8患者中有2例行放射治疗,肿瘤体积未见明确增大。肿瘤全切的28例患者生存良好,随访未见确切复发。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24.
陶钧  陆威成  王运杰 《山东医药》2009,49(40):39-40
目的通过对岩斜区脑膜瘤(PCM)的影像学分析,评估手术风险,选择适当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比较59例PCM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分析术前影像学资料对制定肿瘤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及对预后的评估。结果术前影像学检查包括MRI、MRA、MRV、CT、CTA、DSA等。MRI影像学提示伴海绵窦(CS)侵袭的32例,瘤周水肿明显的13例,包绕颅底大动脉及分支的25例,多颅窝生长的37例,肿瘤最长径≥5 cm的有14例,脑干明显受压19例。59例岩斜区肿瘤中,经颞—岩骨—乙状窦前入路35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4例,颞下及颞下经小脑幕入路7例,幕上下联合入路3例。手术全切肿瘤28例,大部分切除23,部分切除8例,死亡2例。颅神经损伤7例、脑脊液漏4例、皮下积液2例、颞叶水肿伴出血1例。结论术前详细的影像学分析可以个体化设计手术方案,减少手术并发症,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25.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前交通支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5例手术治疗的前交通支动脉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术前直接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并手术26例,术前直接由3D-CTA检查确诊并手术51例,8例术前同时行DSA+3D-CTA检查并手术。67例术后复查3D.CTA,9例术后复查DSA。结果术前首先行3D—CTA检查的57例中,51例确诊并均经手术证实,6例3D-CTA检查结果阴性而补充DSA检查结果阳性。术前首先行DSA检查的28例中,26例确诊并均经手术证实,2例DSA检查结果阴性而补充3D-CTA检查结果阳性,所有动脉瘤均经显微手术夹闭,翼点入路73例,纵裂入路12例,疗效满意。结论3D-CTA可以作为前交通支动脉瘤的首选筛查手段,不但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帮助,还可以作为术后常规复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