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 研究SPECT/CT肺灌注显像中肺段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的精确定位方法.方法 分析12名健康成人的肺灌注断层图像、CT图像及二者的融合图像,按CT解剖命名标准对肺灌注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图像上肺段进行划分.即右肺10段:上叶尖段、后段、前段,中叶外侧段、内侧段,下叶背段、内基底段、前基底段、外基底段、后基底段;左肺8段:上叶尖后段、前段、上舌段、下舌段,下叶背段、前内基底段、外基底段、后基底段,并总结3个层面肺段分布的特点.结果 确定了左右肺在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上的典型层面及各个肺段的主要分布特点:(1)横断面双肺由肺尖至肺底选取11个层面:胸锁关节层面及以上,主动脉弓上缘层面,主动脉弓层面,奇静脉弓层面或气管杈层面,右肺上叶支气管层面或左肺动脉层面,左肺上叶支气管层面或右肺动脉层面,中叶或舌叶支气管层面,底干支气管层面,下肺静脉层面,上下底段静脉层面,底段静脉层面;(2)双肺由内向外分别选取6个层面,左肺:左肺门层面,左主支气管杈层面,左肺动脉叶间部层面,心尖层面,心尖左侧第一层面,心尖左侧第二层面;右肺:右肺门层面,中间支气管杈层面,叶间动脉层面,叶间动脉分杈层面或右心房右侧第一层面,右心房右侧第二层面,右心房右侧第三层面向外;(3)冠状面双肺由前向后选取7个层面:胸锁关节层面,升主动脉层面,肺动脉杈层面,气管杈层面,中间支气管层面,底段总静脉层面,胸主动脉层面.结论 按该研究方法划分肺段,可为肺灌注断层图像中肺段的精确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放疗在Ⅳ期食管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2-2018年间收治的133例Ⅳ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放化疗组89例和化疗组44例。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3.5%、20.4%、13.6%。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ECOG评分、转移灶个数、原发灶是否放疗为预后影响因素(P<0.05)。放化疗组和化疗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29%、19%和39%、4%、0%;放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局部无进展生存期均优于化疗组(8.0个月︰4.7个月,P<0.05;12.6个月︰5.3个月,P<0.05)。原发灶放疗剂量>50Gy、≤50Gy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4.3、8.2个月(P<0.05);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6、2.8个月(P<0.05);局部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5.2、4.7个月(P<0.05);远处转移部位个数、原发灶疗效是放化疗组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 放疗可以改善Ⅳ期食管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 AEG -1和 PI3K 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了解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标本和62例癌旁食管组织中 AEG -1和 PI3K 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AEG -1和 PI3K 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食管组织;与癌组织浸润深度、TNM 分期、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结论:AEG -1可能是食管鳞癌的癌基因之一,有可能是通过活化食管鳞癌组织中的 PI3K/ Akt 通路从而增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理论,寻找人工气道患者在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探求最佳的护理措施,系统地按呼吸道管理程序进行护理.结果:104例人工气道危重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加重及呼吸道阻塞情况.结论:循证护理作为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实践活动,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5.
本文总结了43例实施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危重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置管后加强导管的护理;熟知监测仪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准确测量记录动脉压力波形变化.结果43例患者中,除7例发生相关并发症外,其余均置管顺利,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前心肌SPECT显像必要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前行心肌SPECT显像的必要性。方法 30例经外科手术证实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前均进行潘生丁负荷和静息心肌断层显像,2次显像间隔24h ̄1周,其中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30例病人中DebackeyI型20例,DebackeyⅢ型10例。19例心肌断层显像正常,其中18例手术成功,1例术后死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手术死亡率5.26%。11例病人心肌显像异常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心电图(ECG)呈缺血性改变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正常的女性患者,MPI和冠状动脉CT(CTCA)结果对冠心病(CAD)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11月疑诊冠心病行腺苷负荷/静息MPI的4 142例女性患者资料,将其中35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55.74±9.43)岁〕腺苷负荷ECG呈缺血改变,但MPI正常者作为研究对象,35例患者均利用SPECT/CT行MPI和同机CTCA检查,其中1例患者在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35例患者静息状态ECG均正常,腺苷负荷ECG则出现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1 mV,停止负荷1 min后ECG恢复正常,提示心肌缺血改变,随后的负荷/静息MPI均未见心肌缺血改变。同机CTCA结果示:27例冠状动脉正常(27/35,77.1%),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7/35,20.0%),1例(2.9%)为3支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程度均≥50%,其CAG显示:LAD近段狭窄75%,LCX中段狭窄90%,RCA近中段狭窄95%。结果提示:此组患者中97.1%的冠状动脉是正常或仅呈硬化性改变,而无心肌缺血存在。结论:女性患者易出现负荷ECG"假阳性";负荷MPI是评价此类患者有无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同机CTCA则是避免冠状动脉3支病变而MPI"假阴性"的弥补手段,因此,利用SPECT/CT施行同机MPI/CTCA是对此类患者进行冠心病筛查的准确性较高的无创性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国产腺苷负荷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65岁以下的中年女性患者心肌供血异常的判断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临床怀疑冠心病的中年女性109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4.9±6.1)岁,所有患者均在1个月内施行常规2d法腺苷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MPI)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检查。MPI和CAG图像由2名以上核医学/放射科医师共同读片;MPI评价标准:供血区某一心肌节段负荷时,出现放射性稀疏或缺损,静息时消失或改善,判定为心肌缺血;如静息时仍为放射性缺损,判定为心肌梗死。CAG评价标准:3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中至少有1支主要冠状动脉管径狭窄≥50%,判定为阳性。MPI与CAG对照,评价腺苷MPI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109例受检者中,MPI显示:阴性62例,阳性47例,心肌缺血42例,心肌梗死5例;累及59个室壁段,其中前降支供血区32段,回旋支供血区12段,右冠状动脉供血区15段。CAG显示:冠状动脉正常72例,冠状动脉异常37例,其中单支病变23例,双支病变7例,3支病变7例;冠状动脉异常37例中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阳性31例,阴性6例;冠状动脉正常72例中核素心肌灌注显像56例阴性,16例阳性。腺苷负荷MPI对65岁以下女性患者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3.8%(31/37例),特异性为77.8%(56/72例),准确性为79.8%(87/109例),阳性预测值为65.9%(31/47例),阴性预测值为90.3%(56/62例)。结论: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用于中年女性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中年女性早期诊断冠心病在运动心电图之外有效的、优先考虑的选择。  相似文献   
49.
白及胶对体外培养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形态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蒨  李东华  李继坤 《河北中医》2007,29(8):752-753
目的 观察白及胶对成纤维细胞形态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白及胶进行共同培养,在光镜下观察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形态的改变,用MTT法比色法检测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活性.结果 白及胶组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小,胞突少,多呈圆形,胞核较小.白及胶组0.1、1.0、10.0 mg/mL白及胶在作用72 h时成纤维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白及胶对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形态的影响及白及胶对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白及胶防治日本大耳白兔腹腔粘连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急性支气管舒张作用。方法纳入46例COPD患者,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对其进行吸入噻托溴铵前、吸入后10min、20min、1h的肺功能检查。测定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用力呼出25%~75%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量(PEF25%-75%),并于1个月后随访时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COPD患者在吸入噻托溴铵前FEV1的均值为(1.110±0.349)L,吸入噻托溴铵10min后FEV1为(1.172±0.359)L,吸入噻托溴铵20min后FEV1为(1.221±0.391)L,吸人噻托溴铵1h后FEV1为(1.225±0.392)L。吸入噻托溴铵1h后的FEV1较吸入前的FEV1平均增加0.146L,且与吸入前的FEV1均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同时FVC也呈相应上升,并且在用药后1h达到最高水平。吸人噻托溴铵1h时的PEF25%-75% 较吸人前的PEF25%-75%值有明显增加,但与吸人前的PEF25%-75%均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个月后随访平均FEV1水平为1.287L,显著高于基线期FEV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结论噻托溴铵对COPD急性加重患者有快速的气道舒张作用,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增加COPD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