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断层显像(DHTC)和综合分析方法对肺占位性病变定性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76例X线胸片显示肺部占位病变患者行18F-FDGDHTC显像,依据病变内FDG摄取状态、靶/非靶比值(T/NT)和综合分析方法诊断肺占位病变的性质,所有结果均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受试的176例患者中有138例肺内占位病变呈放射性异常增高或浓聚,T/NT值为2.1~18.0,综合分析方法诊断有132例为恶性病变,6例为良性病变,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129例为恶性病变,9例为良性病变;176例患者中有38例肺内占位病变呈一般放射性分布,T/NT值为1.0~1.85,综合分析方法诊断有23例为良性病变,15例为恶性病变,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22例为良性病变,16例为恶性病变。单纯根据病灶内放射性浓聚程度和T/NT比值与结合综合分析方法诊断肺内占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96%、70.97%、85.80%和96.55%、77.42%、93.18%。结论18F-FDGDHTC显像综合分析方法可明显提高肺占位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对肺内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2.
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99%的栓子是血栓性的,故也称为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1,2]。每年由血栓性静脉炎引发肺栓塞的发病率高达(23~69)/10万,其中近1/3有临床症状,2/3有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约10%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死于确诊后的1~3个月,10%的医院内死亡病例与肺栓塞相关[3]。肺栓塞是仅次于心肌梗死和脑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运用ROC分析方法对比一日法肺V/Q断层显像与传统平面显像在PE诊断中的效能.方法 对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北京市6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收治的确诊或疑诊急性或亚急性PE,且Wells评分≥2分或血浆D-二聚体>500 μg/L的患者272例,均行一日法肺V/Q平面及断层显像.肺V/Q平面显像结果参照PE诊断前瞻性研究Ⅱ(PIOPEDⅡ)标准,分为PE高度可能性(确诊PE)、中度或低度可能性(不能确定)、极低度可能性或肺灌注正常(排除PE),灌注显像结果也分为确诊PE、不能确定(非特定疾病典型表现的多发V/Q异常)、排除PE.全部患者显像后随访6个月.最终以综合分析各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临床可能性评估和6个月的随访结果来判定为确诊或排除PE.应用Kappa检验分析2种显像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应用x2检验对肺V/Q断层显像和平面显像在PE诊断上的常用评价指标进行比较;运用ROC曲线分析,计算并比较(Z检验)各AUC及其95% CI;比较2种方法不确定诊断率的差异.结果 肺V/Q断层显像在诊断PE中的不确定诊断率(1.8%,5/272)仅为平面显像(9.2%,25/272)的1/5.以最终诊断为标准,肺V/Q断层和平面显像对272例PE的诊断指标分别为:Se 83.6% (117/140)与78.3%(101/129,x2=1.217,P>0.05),Sp 89.8% (114/127)与94.9%(112/118,x2=2.269,P>0.05),PPV 90.0%(117/130)与94.4% (101/107),NPV 83.2% (114/137)与80.0%(112/140),Ac 86.5%(231/267)与86.2% (213/247).2种显像方法诊断PE的符合率为84.9%(231/272,Kappa=0.727,P<0.05),一致性较好.运用ROC分析2种显像方法的AUC及95% CI,断层显像分别为0.891 (0.848 ~0.933),平面显像分别为0.865(0.819~0.911)(Z=2.65和2.03,均P<0.05),提示肺V/Q断层显像对PE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一日法肺V/Q断层显像较平面显像显著降低PE不确定诊断的比例,明显提高V/Q显像的临床实用性;肺V/Q断层显像在诊断PE的总体效能上高于平面显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比较单一影像即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与融合影像即MPI/冠状动脉(冠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成像(CCTA)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冠脉病变对心肌血供的影响及两种影像技术的诊断效能。方法:确诊2型糖尿病且怀疑或确诊合并冠心病85例,1个月内均行常规二日法腺苷负荷/静息MPI和冠脉造影,其中38例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完成同机CCTA即MPI、MPI/CCTA。MPI采用心肌17分段5级评分法,及负荷总评分(SSS)对心肌血供做定性及半定量评价;冠脉造影和CCTA按常规将冠脉病变程度分为正常;轻、中、重度;以冠脉造影、冠脉造影联合MPI为参考标准评价MPI、MPI/CCTA融合影像诊断致心肌血供异常的冠脉病变的效能。结果:85例患者,MPI提示正常/异常为22/63例;MPI的诊断效能为: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19%、88.59%、85.10%、83.33%和86.27%;轻度20例(24%),中度12例(14%),严重31例(36%)。38例完成同机CCTA的患者中,以冠脉造影、冠脉造影联合MPI为对照标准,单一的MPI与MPI/CCTA融合影像评价2型糖尿病冠脉病变与心肌血供关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55%与96.97%、81.36%与91.67%、78.07%与94.74%、78.85%与94.12%和77.42%与95.65%。MPI/CCTA融合影像示:正常40.35%[46/114(段/支)],中度以上狭窄冠脉59.65%[68/114(段/支)]。结论:MPI/CCTA融合影像评价2型糖尿病冠脉病变对心肌血供影响的效能明显高于单一MPI,对2型糖尿病早期冠心病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索吉西他滨(GEM)联合热疗对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胰腺癌PANC-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无任何处理)、GEM组(给予GEM)和热化疗组(给予热疗联合GEM)。比较各组细胞增殖、凋亡、活性氧(ROS)、特异性蛋白1 (Sp1)及其下游蛋白表达情况。评估ROS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各组细胞增殖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GEM对PAN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30μmol/L GEM对PAN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高于其他剂量(均P<0.05)。在GEM治疗前热疗1 h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GEM与热疗同时1 h和GEM治疗后热疗1 h(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GEM组和热化疗组细胞凋亡率增加,且热化疗组高于GEM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GEM组和热化疗组ROS升高,且热化疗组高于GEM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GEM组和热化疗组Sp1、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热化疗组低于GEM组(均P<0.05)。与GEM组比较,热化疗组环氧合酶-2(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