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随访期间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我院2008年7月-2012年11月确诊为STEMI,并于住院期间接受PCI治疗的连续病例,观察患者随访期间存活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影响存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共入选3551例患者,最长随访5年,中位随访时间406[179~892]d,随访期间共106例患者死亡.Kaplan-Meier曲线法估测此类患者5年生存率为88.6%.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糖尿病、卒中、血压异常、肾功能不全、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增高、左室舒张末内径、贫血、前壁心梗、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PCI并发症等是随访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完全血运重建可降低死亡风险.结论 STEMI患者即便PCI治疗成功,远期死亡发生率仍较高.减少PCI并发症、早期完全血运重建是降低随访死亡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涂层可降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应用6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前瞻性CREATE研究中术后6个月随访时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存活患者共2034例,全部接受Excel涂层可降解雷帕霉素DES治疗,其中1626例(79.9%)于术后6个月内停用氯吡格雷(DAPT≤6个月),408例(20.1%)于6个月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DAPT〉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6个月至4年随访期间的MACE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结果DAPT〉6个月者与≤6个月者相比,心性死亡(2.0%VS2.2%,P:0.753)、心肌梗死(0.2%VSO.4%,P=1.0)和靶病变血运重建(1.7%vs2.4%,P=0.407)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的MACE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7%VS3.4%,P=0.819)。两组总的血栓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5%和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8)。两组明确的及很可能的血栓累计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0.7%VS0.5%,P=0.469)。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陈旧性心肌梗死是支架内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313,95%CI:4.02-58.25,P〈0.001)。DAPT疗程≤6个月与MACE(OR=0.987,95%CI=0.5451.787,P=0.965)及支架血栓事件发生率(OR=0.847,95%CI=0.2083.439,P=0.816)无显著相关性。结论4年临床随访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置入涂层可降解DES术后使用6个月DAPT安全、有效,但还需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3.
144.
目的:探讨合并冠状动脉左主干(LMCA)病变老年女性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长期预后。方法从1997年12月~2012年10月,共有302例女性患者在我院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LMCA并行PCI,其中≥65岁的老年女性156例,年龄(72.0±4.31)岁;<65岁非老年女性146例,年龄(55.5±7.06)岁。两组成功PCI患者随访(42.0±19.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PCI特点及随访结果。结果老年组高血压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比例较非老年组虽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的Syntax评分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6.6±8.49) vs (23.5±9.10),P<0.01]。老年组与非老年组PCI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所采用手术术式、植入支架平均直径及长度,以及药物洗脱支架的比例均无明显差异。与非老年组相比较,老年组在总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及全因死亡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增加。结论合并LMCA病变的老年女性患者接受PCI是安全的,通过强化抗血小板治疗、选择合理的手术策略可改善其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5.
目的分析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瘢痕狭窄的相关因素,尤其相关的全身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111例食管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可能导致吻合口瘢痕狭窄的全身及局部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对筛选出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持续低氧血症(P=0.003)、胸部并发症(P=0.000)、吻合口瘘(P=0.000)、糖尿病史(P=0.019)、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P=0.046)和心血管并发症(P=0.015)6项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因素回归分析则显示仅持续低氧血症(P=0.044)、胸部并发症(P=0.009)、吻合口瘘(P=0.001)和糖尿病史(P=0.036)4项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持续低氧血症与胸部并发症及吻合口瘘三者之间呈正相关。结论持续低氧血症是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瘢痕狭窄的重要全身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6.
目的评价老年女性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995年8月~2004年11月行PCI治疗的354例多支病变老年女性(≥65岁)患者和247例非老年女性(<65岁)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老年组高血压病和脑血管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患者(P<0.05)。两组介入治疗的病例成功率、靶病变成功率、手术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老年组成功PCI的332例患者随访12~96个月(56.0±19.0个月),无症状存活276例(83.1%),151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24例(15.9%)发生再狭窄,总MACCE率12.7%(42/332);非老年组236例接受随访,无症状存活192例(81.4%),123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17例(13.8%)发生再狭窄,总MACCE率11.0%(26/236),与老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CI治疗老年女性多支病变的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长期临床疗效与非老年女性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147.
2001年3月2日至4月10日,祁阳县七里桥镇易塘湾村暴发一起以发热、耳部疼痛、腮腺肿大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系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暴发流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脏破裂(CR)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合并CR的84例患者为CR组,同时选取与CR组患者同年入院且未发生CR的AMI患者503例为非CR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MI合并CR的危险因素。结果 CR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高于非CR组,肌酐清除率(CCr)、低密度脂蛋白、血红蛋白低于非C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延长、白细胞计数升高、贫血、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为AMI合并CR的独立危险因素;完全血运重建为保护因素。结论 AMI合并CR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延长、白细胞计数升高、贫血、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完全血运重建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在其综合性治疗模式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行为和其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手术范围趋于缩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已经成为治疗I、Ⅱ期乳腺癌的主要术式。手术中由于对肋间臂神经的认识不足,术后患者常出现上臂及腋窝皮肤的感觉异常,如麻木、酸胀、疼痛、蚁行感等,影响患者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长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1993年6月至2006年12月连续1332例冠状动脉CTO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PCI结果将患者分为成功组(n=1202)和失败组(n=130),对比两组患者长期生存率、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生存率及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差别.结果 总病例成功率为90.2%(1202/1332),成功组患者PCI后10年生存率、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失败组(分别为76.9%比64.6%,log rank P=0.012;41.8%比27.6%,log rank P<0.001),接受CABG患者则显著少于失败组(4.3%比14.6%,P<0.001).结论 PCI开通CTO病变可明显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和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生存率,并减少对CABG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