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了解晚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99年2月至2011年2月间初治的115例晚期(Ⅲ/Ⅳ期)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预后因素进行了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80.0%(92/115),部分缓解13.9%(16/115),进展6.1%(7/115)。治疗后5年、10年无失败生存与总生存分别为72.2%、68.5%与83.5%、80.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血清β2微球蛋白升高,使用MOPP样化疗方案及化疗未达完全缓解为无失败生存及总生存不良预后因素。此外,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及国际预后评分≥4分也是总生存不良预后因素。化疗后部分缓解者补充放疗可显著改善无失败生存。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后未达完全缓解是无失败生存及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本组晚期霍奇金淋巴瘤10年无失败生存与总生存达68.5%与80.9%。预后分析显示,化疗未达完全缓解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门诊诊间预约挂号服务模式,提高门诊诊间预约率。方法开放预约权限,完善医生工作站操作界面;根据达标预约率设置专家预约数量;设置打印《门诊预约确认单》;规范医生出诊管理。结果 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诊间预约日均54人次;持续改进后,2014年5月5日至2014年6月30日,诊间预约日均110人次;诊间预约日均人次明显提高,增长比例达103.7%。结论诊间预约作为医生工作站的一种预约方式,对方便患者就诊、提高医疗质量都有重要意义,值得医院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3.
目前,在微创穿刺术中普遍配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铸型,但每次放出血性脑脊液量较少,置换存在时效性差、范围局限等弊端,谢氏和周氏[1,2]进行了侧脑室穿刺逆行脑脊液置换和脑室引流加腰穿低压灌洗治疗脑室出血铸型取得成功,笔者将上述疗法加以结合、改进和应用[3],收到满意效果,现就脑脊液双向置换在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室出血铸型中的作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动物猪实验研究射频热疗对肝动脉阻滞断肝叶以及正常肝叶间的温度差别、正常肝脏耐受高温的阈值,热疗后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热疗并发症等。方法:将70kg猪在静脉麻醉下,通过股动脉插管,泛影葡胺示踪发现肝右脉并用碘油进行阻断,模拟肝癌介入治疗相似的条件,然后SR-1000深部射频热疗机进行全肝加温,加温过程中放置四路热电偶进行动态测量,通过肝动脉插管置入一根测温线至肝右动脉,左右肝分别通过穿刺置入热电偶,第四根置入直肠,全过程由电脑自动记录不同测温部位的温度变化。结果:热疗1h后阻断肝叶即肝右叶的温度由疗前的39.1℃上升至49.3℃,温度升高10.2℃;而作为对照的左肝温度由疗前的39.7℃上升至46.5℃,温度升高6.8℃;阻断的肝右动脉内温度升高3.3℃,直肠内温度升高3.2℃,疗后饲养动物1周处死,解剖过程中发现肝右叶坏死明显,肝左叶形态正常,两叶间形态学改变明显,并且有明显的界;病理组织学所见与肉眼所见相似,加热局部区域皮肤有浅Ⅱ度烫伤,脂肪层有局灶性坏死液化改变。结论:阻断肝叶和正常肝叶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温度差别明显;动脉阻断的肝叶坏死明显,而正常肝叶可以耐受46.5℃的高温而不产生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阻断的肝动脉内测温不能代表阻断肝叶内的实际温度,热疗并发症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胃癌术后替吉奥同期IMRT中,替吉奥的MTD和DLT。方法 入组标准为接受R0或R1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TxN1~3M0期近端或远端胃腺癌患者。术后放疗采用IMRT,R0术后总剂量45 Gy分25/次5周完成,R1术后在45 Gy基础上对吻合口进行局部加量10.8 Gy分6次。替吉奥剂量水平分6级,分别为Ⅰ级30 mg/(m2·d)(6例)、Ⅱ级40 mg/(m2·d)(3例)、Ⅲ级50 mg/(m2·d)(6例)、Ⅳ级60 mg/(m2·d)(3例)、Ⅴ级70 mg/(m2·d)(3例)和Ⅵ级80 mg/(m2·d)(6例),于放疗日分2次口服。结果 2010—2013年共 27例患者入组,中位年龄 54岁(29~65岁),男 23例。最常见 1~3级不良反应是恶心(85%)、食欲下降(85%)、白细胞减少(85%)、乏力(70%)和血小板减少(52%)。3级不良反应 4例中 2例为白细胞减少、2例为DLT (3级恶心和食欲下降,Ⅰ级;3级血小板下降,Ⅲ级)。在最高80 mg/(m2·d)水平入组 6例患者均未出现DLT后研究结束。结论 局部晚期胃癌术后替吉奥同期IMRT,替吉奥的MTD为80 mg/(m2·d),于放疗日分2次口服。该剂量被推荐为以后Ⅱ、Ⅲ期研究的剂量水平。DLT为恶心、食欲下降和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回顾分析Ⅳ期直肠癌患者盆腔放疗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 2000—2010年接受盆腔放疗和(或)直肠手术的Ⅳ期直肠腺癌患者6l例,包括转移灶及原发灶均切除19例,转移灶未切除但原发灶切除19例,转移及原发灶均未切除但盆腔放疗23例。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分类资料间比较Fisher’s 精确概率法。结果 5年OS、PFS率分别为26%、17%。预后分析显示T4期、N (+)、年龄>65岁、肝外转移、原发灶未切除与OS相关, T4期、N (+)和与原发灶未切除与PFS相关。转移灶切除患者中直肠根治性切除后是否盆腔放疗的5年OS率分别为67%和32%(P=0.119),转移灶未切除患者中直肠原发灶是否切除的2年OS率分别为52%和27%(P=0.057)。直肠原发灶单纯盆腔放疗者中仅4例需要手术造瘘。结论 转移灶可切除Ⅳ期直肠癌术后盆腔放疗的价值有待研究。转移和原发均不可切除Ⅳ期直肠癌原发部位行盆腔放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CT-MRI图像融合对前列腺癌调强放疗靶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影响.方法 对10例经病理证实的中高危局限期前列腺癌患者行CT模拟定位和MRI图像采集.用CT-MRI图像融合软件确定同层面CT和MRI图像,分别在其上勾画前列腺和精囊腺靶区、直肠、膀胱等并对靶区进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比较它们在直肠和膀胱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间差异.结果 CT、MRI图像上勾画的前列腺+精囊腺平均体积分别为84.03、53.53 cm3(t=2.47,P=0.024),基于CT和MRI图像进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后直肠V50、V60、V70分别为37.03%和30.28%(t=2.71,P=0.014)、24.99%和19.13%(t=2.83,P=0.011)、14.55%和9.53%(t=3.19,P=0.005);膀胱最大剂量分别为82.45 Gy和81.10 Gy(t=2.41,P=0.027).结论 MRI图像上勾画的前列腺+精囊腺体积比CT图像上勾画的小,基于MRI图像勾画靶区制定调强放疗计划比基于CT图像的可明显减少受较高剂量照射的直肠体积.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胃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首程治疗的Ⅰ_E~Ⅱ_E期原发胃外MALT淋巴瘤,其中男女比例为1:2,中位年龄54岁.原发病部位为肠道10例,眼附属器9例,甲状腺8例,肺5例,韦氏环2例及其他部位6例.Ⅰ_E期27例,Ⅱ_E期13.17例患者接受放疗(其中7例合并化疗),18例接受化疗(未合并放疗),5例单纯手术切除.结果 中位随访58个月.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6%和82%.Ⅰ_E期和Ⅱ_E期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和76%(χ~23.66,P=0.060),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5%和76%(χ~2=1.04,P=0.300).原发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为100%.17例接受放疗的患者无局部区域复发,局部区域控制率为100%,而23例未接受放疗者局部区域复发率为13%(3例).结论 Ⅰ_E期胃外MALT淋巴瘤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放疗仍是标准治疗手段,原发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预后最好.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分析现有放疗技术和剂量对皮肤受侵乳腺癌的控制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53例改良根治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癌患者资料.其中炎性乳腺癌10例,非炎性乳腺癌43例.非炎性乳腺癌中临床皮肤受侵19例,病理诊断皮肤受侵24例.30例原发肿瘤最大径≤5 cm,13例>5 cm.全组33例接受术后放疗,中位剂量50 Gy,胸壁硅胶填充的6例20 Gy、21例>20 Gy,6例不详.45例行化疗.结果 随访率87%.全组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LRR)、无瘤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18%、45%和64%.非炎性乳腺癌比炎性乳腺癌有较高的5年DFS(49%:30%;χ2=4.29,P=0.038)和OS(71%:37%;χ2=5.92,P=0.015).非炎性乳腺癌中肿瘤≤5 cm比>5 cm患者有较低的5年LRR(11%:33%;χ2=3.75,P=0.053)和较高的5年OS(90%:38%;x24.44,P=0.035);临床诊断和单纯病理诊断皮肤受侵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率、DFS和OS相似.腋窝淋巴结0~3个阳性比≥4个阳性患者有较高的5年DFS(80%:29%;χ2=6.71,P=0.010)和OS(93%:52%;χ2=6.00,P=0.014).Rec+/Her2-比三阴或Her2+患者有较低的5年LRR(7%:34%;χ2=5.70,P=0.017)和较高DFS(54%:32%;χ2=8.82,P=0.003).放疗和未放疗患者的5年LRR分别为12%和30%(χ2=2.45,P=0.118).但放疗患者胸壁硅胶填充剂量>20 Gy和20 Gy患者的5年胸壁复发率为0%和50%(χ2=9.15,P=0.002).结论 皮肤受侵乳腺癌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患者,非炎性乳腺癌、原发肿瘤≤5 cm、腋窝淋巴结0~3个阳性和rec+/Her2-患者预后较好.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皮肤受侵患者的预后无差别.为降低胸壁复发率,胸壁放疗硅胶填充剂量应>20 Gy.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后yp0-Ⅰ期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8-2013 年纳入研究87 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后yp0-Ⅰ期患者,均接受术前同步放化疗后4~8 周进行TME。放疗给予全盆腔外照射45.0~50.4 Gy,同步给予单药卡培他滨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采用Kaplan?Meier 法计算LRFS、DMFS、DFS 和OS 并Logrank 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 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术前同步放化疗与手术间隔中位时间为51 d。TME 术后共45%接受了术后辅助化疗。3 年LRFS、DMFS、DFS 和OS 分别为98%、93%、93%和96%。多因素分析发现基于疗前临床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的降期深度评分与DMFS、DFS 相关(P = 0.020、0.005)。降期深度评分5 分为界值,预测3 年DFS 的ROC 的AUC 值为0.803。结论 术前同步放化疗后yp0-Ⅰ期直肠癌的长期生存结果较好。降期深度评分可以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