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理分期为T3N0期患者的术后放疗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7-2014年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资料,筛选标准为女性、术后病理提示浸润性癌、肿瘤最大径>5 cm且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未接受新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且无远处转移及其他第二原发癌。78例符合条件。40例(51%)接受术后放疗,67例(86%)接受辅助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DFS、OS及LRR率,组间差异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79个月(6~232个月),5年OS、DFS和LRR分别为89%、87%和2%。放疗组与未放疗组患者5年DFS分别为84%与91%(P=0.641),5年OS分别为84%与96%(P=0.126),5年LRR分别为0%和5%。仅ER/PR状态、分子分型影响患者DFS (P=0.002、0.031)。未放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胸壁复发。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3N0M0期患者LRR率较低,仅ER/PR状态及分子分型影响患者DFS。在有效系统全身治疗基础上术后病理T3N0患者可能不需全部接受胸壁+锁骨上野放疗,但仍需大样本病例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激素受体阴性、HER-2基因过表达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局部复发风险和放疗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999—2011年间294例激素受体阴性、HER-2基因过表达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 其中239例接受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 55例因各种原因未接受放疗, 比较两组生存率和LRR率。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复发率, 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 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5年样本数为162例。全组56例局部复发, 5年无LRR率为79.7%, 5年OS率为70.0%。放疗显著提高了5年LRRFS率(85.1%和56.0%, P=0.000), 但两组OS率相近(71.3%和64.2%, P=0.441)。多因素分析显示辅助放疗是无LRR影响因素(RR=0.303, 95%CI 0.166~0.554, P=0.000)。结论 激素受体阴性、HER-2基因过表达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放疗显著降低了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早期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接受利妥昔单抗加CHOP为主方案化疗后放疗的作用价值。方法 2000—2013年收治83例确诊为原发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Ⅰ期25例、Ⅱ期58例。全组接受了利妥昔单抗加CHOP为主方案化疗,62例接受了受累野放疗(韦氏环+颈部淋巴结区域),21例未接受放疗。Kaplan-Meier法计算OS、PFS、LRC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5年样本数18例,5年OS、PFS和LRC率分别为89%、84%和9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LDH升高、ECOG≥2分和IPI≥2分是OS的预后不良因素。年龄>60岁、肿瘤≥5 cm、ECOG≥2分和IPI≥2分是PFS和LRC的影响因素。在利妥昔单抗治疗基础上加入巩固性放疗比未放疗者提高了5年PFS、LRC,分别为94%比58%(P=0.003)、100%比61%(P=0.000),OS有增加趋势(94%比71%,P=0.063)。结论 早期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利妥昔单抗加CHOP为主方化疗后巩固性放疗显著改善了PFS、LRC率,并可能改善OS率,需大样本和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锁骨上淋巴结复发率(SCFR)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14年本院收治的保乳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乳腺癌患者,病理证实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无内乳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256例均行全乳腺放疗,剂量46~50 Gy (2 Gy/次)或43.5 Gy (2.9 Gy/次),瘤床总剂量50~70 Gy。245例接受了辅助化疗,45例Her-2受体阳性者18例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Kaplan-Meier法计算同侧SCFR、LRR、DM及OS,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随访时间满5年的样本量为101例。全组5年SCFR、LRR、DM、OS分别为2.1%、2.1%、5.0%、98.0%,2~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P= 0.010)、脉管瘤栓(P= 0.030)、LuminalB型(P= 0.006)为锁骨上淋巴结复发的高危因素。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为2~3个和1个者的5年SCFR分别为5.3%和2.8%(P=0.010);脉管瘤栓阳性和阴性的5年SCFR分别为5.3%和1.8%(P=0.030);Luminal B型、三阴性、Luminal A型和Her-2阳性型的5年SCFR分别为7.1%、3.2%、1.2%和0%(P=0.006)。有0、1、2~3个高危因素患者的5年SCFR分别为0%、3.0%、10.6%(P=0.000)。结论 在接受现代化疗前提下,乳腺癌保乳术后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者SCFR较低,不需要全部行锁骨上区预防照射。有高危因素患者是否行预防性锁骨上区照射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分析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位置分布,指导锁骨上区域放疗靶区的确定。方法 选择接受螺旋断层CT扫描、诊断为锁骨上转移、可调阅CT图像的乳腺癌患者 55例。选取 1例标准乳腺癌病例,参照锁骨上正常解剖结构位置及比例,将 55例患者转移淋巴结勾画于标准病例定位CT图像上。比较实际淋巴结分布和RTOG及其他文献推荐的锁骨上靶区关系。结果 60%转移淋巴结经病理确诊,64%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存在远处转移。91%和82%患者转移淋巴结中心点分别位于锁骨上内侧和外侧区,66%患者在锁骨下静脉交汇处有转移淋巴结。文献推荐的锁骨上靶区仅可覆盖 20%~42%患者的全部转移淋巴结中心点,RTOG指南仅覆盖26%。中心点超出外界、后界者分别达71%和66%。根据上述淋巴结分布扩大锁骨上靶区照射范围,向外、后侧延伸达自然解剖屏障则可完全覆盖82%患者的全部转移淋巴结中心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早期鼻腔和韦氏环NK/T细胞淋巴瘤调强放疗(IMRT)的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48例患者中42例为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6例为韦氏环NK/T细胞淋巴瘤.根据Ann Arbor分期,I_E期37例,Ⅱ_E期11例.22例接受单纯放疗,26例接受放化疗.95%计划靶体积(PTV)处方剂量为50 Gy.放疗副反应分级采用RTOG标准.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结果 中佗随访18个月,2年局部控制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100%、73%和75%.剂量体积直方图显示PTV最高、平均、最低剂量均值分别为62.6、55.0、20.3 Gy,接受低于95%处方剂量的体积仅占靶体积的2.4%.脑干、脊髓、视交叉、左视神经、右视神经、左晶体和右晶体接受的最高剂量均值分别为43.5、32.7、48.2、50.3、51.3、7.8和7.6 Gy.左腮腺、右腮腺、垂体、左颞颌关节和右颞颌关节接受的平均剂量分别为17.1、16.5、32.5、47.3和46.8 Gy.全组口腔黏膜反应1级37%、2级41%、3级16%;皮肤急性反应1级78%、2级16%;急性口干反应1级65%、2级18%.结论 鼻腔和韦氏环NK/T细胞淋巴瘤IMRT使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有效保护了腮腺和其他重要器官,并取得了很好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时直肠内气囊的应用对危及器官剂量学影响 方法 10 例 前列腺癌患者分别在放置与不放置直肠内气囊时进行模拟CT扫描,在获得的20套定位CT图像上分别定义靶区和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双侧股骨头),制定7个野调强计划,处方剂量95%计划靶体积78 Gy分39次。分别采集放置与不放置直肠内气囊时危及器官的V1~V70(间隔10 Gy)和V75并行配对t检验。结果 放置直肠内气囊的直肠V10~V60低于不放置的,分别为75.5%∶82.2%、52.6%∶ 62.8%、35.3%∶ 43.9%、26.1%∶ 31.4%、19.6%∶24.0%、14.2%∶ 17.1%(χ2=9.46, P<0.01);但V70、V75相似,分别为8.7%∶9.9%、5.6%∶ 6.2%(χ2=1.82,P>0.05)。放置直肠内气囊后对膀胱和双侧股骨头的剂量分布无明显影响。 结论 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时应用直肠内气囊可明显降低直肠接受中低剂量照射的体积,从而可能降低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时直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Ⅰ期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后加与不加放疗的疗效及失败模式。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8年间进行了局部切除术的 77例Ⅰ期低位直肠腺癌患者资料,其中 41例为术后放疗。54例病理T1期,23例病理T2期。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并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满 5年者为 40例。低危组患者单纯局部切除术与术后放疗 5年无局部或区域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相似(86%∶83%,χ2=0.29,P=0.588和100%∶100%,χ2=1.50,P=0.221),高危组患者的 5年无局部或区域复发生存率相似(80%∶82%,χ2=0.27,P=0.600),但总生存率不同(92%∶66%,χ2=4.64,P=0.031)。全组 5年总生存率、无局部或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3%、82%。单因素分析示病变大小、切缘状态、分化程度、肿瘤距肛缘距离及病理T分期影响 5年总生存率。全组总复发率为29%,局部或区域失败占70%,若行挽救性根治性手术 5年总生存率可达69%。结论 Ⅰ期低位直肠癌低危患者单纯局部切除术疗效可能较佳,高危者术后放疗价值待商榷;术后失败以局部复发多见,复发后行挽救性手术者有望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 ⅠE~ⅡE期原发上呼吸消化道NK/T细胞淋巴瘤(UADT-NKTCL)经治疗后远处淋巴结转移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1979—2012年共收治 468例ⅠE~ⅡE期UADT-NKTCL患者,其中 170例接受单纯放疗、19例单纯化疗、278例综合治疗、1例抗炎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远处淋巴结转移率。结果 中位随访35个月,32例出现远处淋巴结转移,绝对转移率为6.8%(32/468),占总失败病例数的19.8%(32/162),2年远处淋巴结累积转移率为6.4%。71.9%(23/32)合并远处器官转移。最常见转移部位是腹腔淋巴结。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原发于鼻腔外上呼吸消化道、ⅡE期、首程治疗疗效未达CR者是远处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 ⅡE期和首程治疗疗效未达CR是远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分别为2.82(1.37~5.82,P=0.005)和3.01(1.16~7.78,P=0.023)。ⅡE期综合治疗组的远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低于单纯放疗组、单纯化疗组,2年远处淋巴结累积转移率分别为12.5%、35.1%、50.0%(P=0.011)。结论 早期UADT-NKTCL治疗后远处淋巴结转移率较低,但对于 ⅡE期和首程疗效未达CR者转移率仍较高。ⅡE期患者建议采用综合治疗以降低远处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38例高危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同侧胸壁和锁骨上下放疗43.5 Gy分15次3周完成,观察急性放疗反应发生率和肿瘤的局部区域控制率.结果 中位随访13个月,入组38例患者全部生存,无照射野内复发,远处转移率为13%(5例).5例患者出现3级放射性皮炎,均发生在放疗结束后2~3周.3例患者出现2级放射性肺炎.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43.5 Gy分15次3周完成的大分割放疗方案的急性副反应可以接受,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