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眼科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原核表达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并制备抗GAP-43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从含有GAP-43 cDNA的质粒中,用PCR扩增GAP-43 cDNA的全长编码序列,克隆人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GAP-43的高表达工程菌,并以IPTG诱导表达日的蛋白。通过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的GST-GAP-43融合蛋白,并以此为抗原制备mAb。结果:酶切鉴定证明,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表达的GST-GAP-43融合蛋白以可溶性的形式存在。ELISA检测表明,获得的抗GAP-43 mAB效价为1:10^8,其IgG的亚类为IgG2a,亚型为κ型。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匀浆蛋白,在相对分子质量(Mr)为50000处有一条特异性带。用此mAb进行荧光免疫法检测表明,在致敏豚鼠的肺切片中,有GAP-43阳性的神经纤维。结论:所获抗GAP-43mAb的特异性强、效价高,对进一步研究(GAP-43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提供了有用的试剂。  相似文献   
32.
趋化因子超家族由许多成员组成 ,以往根据趋化因子结构域中的保守半胱氨酸的数目和位置将其分为CXC (α)、CC ( β)和C (γ) 3型 ,最近又有学者[1 ] 发现了一种新的趋化因子 ,其趋化因子结构域具有CX3C基序 ,因此被称为第四型或δ型趋化因子。其首位成员被称为fractalkine。Fractalkine分子是Bazan等[1 ] 经Blast分析法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nationalcenterforbiotechnologyinformation ,NCBI)的表达序列标签 (ex pressedsequ…  相似文献   
33.
目的 了解肾上腺切除后垂体前叶内神经纤维增多的成因及与神经营养因素的关系。方法 观察了切除大鼠双侧肾上腺后脑垂体前叶内白细胞介素-6(IL-6)样免疫反应物质的表达变化。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双侧肾上腺切除组,垂体组织作IL-6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结果 在正常大鼠垂体前叶内有IL-6 阳性反应物质表达,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内,少数位于滤泡星形(FS)细胞内,而且阳性FS细胞数量较少,分布弥散,染色浅淡,其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突起较短或无。肾上腺切除后,垂体前叶内IL-6 免疫样阳性产物染色增深,阳性FS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形态多样,呈多边形、梭形、三角形和卵圆形等,细胞突起增多变长。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IL-6可能是肾上腺切除后造成垂体前叶内神经纤维增多的神经营养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谷氨酸及其 N M D A 受体是否参与牙髓伤害性刺激的传递,揭示它们与牙痛传递的内在关系。方法:随机分配为4 组的28 只大鼠。一组单纯给予穿髓刺激,另一组在穿髓刺激前预先侧脑室分别给予3 种浓度的谷氨酸 N M D A 受体拮抗剂 M K- 801 。另设 M K- 801 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存活相同时间后观察各组动物延髓 Fos 蛋白的表达。结果: M K- 801 + 穿髓组较单纯穿髓组延髓 Fos 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谷氨酸可能参与了牙髓伤害性信息的传递过程,其中 N M D A 受体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慢性低压性缺氧和重组鼠白介素-1β(rmIL-1β)刺激对大鼠颈动脉体(carotid body,CB)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1/2(p-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8组,分别为缺氧刺激0、1、2、3周组和缺氧0、1、2、3周的同时伴rmIL-1β刺激组。对CB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用Western Blot法对p-ERK1/2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相对于缺氧0周组,缺氧2周和缺氧3周组大鼠CB中p-ERK1/2的含量明显增加。相对于单纯给予缺氧,缺氧同时给予rmIL-1β刺激后引起大鼠CB体中p-ERK1/2表达量的增加。结论:慢性缺氧和rmIL-1β刺激均可致颈动脉体p-ERK1/2上调;慢性缺氧伴rmIL-1β刺激比单纯缺氧或rmIL-1β刺激可引起p-ERK1/2更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36.
为了进一步搞清三叉神经中脑核(Vine)向丘脑的投射通路,本文首先用HRP跨节追踪技术在大鼠研究了接受咬肌本体觉传入的Vme神经元中枢突在脑干内的终止情况。结果证明它除终止于三叉运动核及三叉上核外,主要终止于面神经核水平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Vodm)及邻接的外侧网状结构(LRF)。在电镜观察到Vme神经元中枢突终末在Vodm区主要和该区内的树突形成突触。并观察到这些终末接受另外来源的神经终末的突触前控制。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七氟醚对小鼠脑干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ERK2)磷酸化的影响,筛查脑干中与麻醉效应有关的核团.方法 BALB/c小鼠60只,8周龄,体重20~25 g,随机分为5组(n=12),对照组(Con组)无麻醉处理;Sevo-1组七氟醚麻醉5 min;Sevo-2组七氟醚麻醉1 h;E-1组七氟醚麻醉1 h,洗脱 2 min;E-2组七氟醚麻醉1 h,洗脱1 h.各组麻醉结束后处死小鼠,取6只小鼠,制备脑干组织切片,采用Westem blot法测定脑干ERK1/ERK2和磷酸化ERK1/ERK2(p-ERK1/ERK2)的表达;取6只小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干不同核团p-ERK1/ERK2的表达.结果 各组脑干ERK1/ERK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相比,其余4组脑干p-ERK1/ERK2表达水平升高(P<0.01),而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可见孤束核(Sol)、延髓腹外侧网状核(LRt)、臂旁外侧核背侧亚核(LPBD)、中脑室周灰质腹外侧核(vLPAG)和动眼神经副核(EW)中有p-ERK1/ERK2表达.与Con组比较,Sevo-1组、Sevo.2组和E-1组LRt、Sol、EW、LPBD的p-ERK1/ERK2表达升高,vLPAG的P-ERK1/ERK2表达降低,E-2组LPBD的p-ERK1/ERK2表达升高(P<0.05或0.01).与Sevo-2组比较,Sevo-1组和E-1组LPBD及E-2组LRt、Sol、EW、LPBD的p-ERK1/ERK2表达降低,E-2组vLPAG的p-ERK1/ERK2表达升高(P<0.05或0.01).结论 七氟醚麻醉时脑干核团p-ERK1/ERK2的改变可能参与了其全麻效应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38.
自从人们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浆中发现特异性抗乙酰胆硷受体以来,又注意到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和格林—巴利综合症等的病理机制也与体液免疫异常有关。进而,在某些继发性神经疾病与体液免疫之间关系的研究方面近年来进展亦很大:最早是Wilkinson等在数例癌性亚急性神经病患者的  相似文献   
39.
大鼠脑出血早期出血灶周围黏附分子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出血是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的常见病之一,治疗效果不理想,许多研究证实脑出血区及其周围存在一定的炎性反应,我们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对脑出血后早期病变周围黏附分子的表达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0.
为了观察小鼠脑内E-W核神经元中磷酸化的ERK1/2(pERK1/2)在异氟醚吸入麻醉-苏醒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为探讨E-W核在麻醉效应产生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证据。我们将36只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第1组为清醒对照组(Con);第2、3组为异氟醚麻醉组(Iso-1、Iso-2:分别吸入1.0MAC异氟醚5min和1h);4~6组为异氟醚麻醉苏醒组(W-1、W-2:吸入1.0MAC异氟醚5min后停药2min、30min;W-3:吸入1.0MAC异氟醚1h后停药30min)。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观察各时间点E-W核内pERK1/2阳性细胞并计数;用荧光双重标记法进一步明确pERK1/2阳性神经元的性质。结果显示:正常清醒小鼠E-W核内pERK1/2阳性细胞数量很少(2.2±1.5);异氟醚麻醉过程中pERK1/2表达显著增高(阳性细胞计数,Iso-1∶40.9±8.1;Iso-2∶40.2±9.6,与清醒对照相比,P<0.001);苏醒30min时pERK1/2表达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W-2∶2.1±2.2;W-3∶0.75±1.2)。pERK1/2阳性神经元部分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阳性,部分是乙酰胆碱(ChAT)阳性。上述结果提示,异氟醚麻醉过程中小鼠脑内E-W核神经元被激活,ERK1/2信号通路可能通过兴奋CRF能和Ach能神经元对瞳孔反射及麻醉应激效应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