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同步放化疗进行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可提高放疗敏感性,改善放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1]。而抗肿瘤药物的种类已由单一顺铂类增加到诸如卡铂、阿霉素、奥沙利铂、丝裂霉素、健择和希罗达等。化疗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逐年增多[2]。由于抗肿瘤药物对人体的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均有抑制作用,医护人员若不注意职业防护,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32.
邵燕燕  王毓 《陕西中医》2007,28(8):976-977
目的:观察扶正泻浊、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9例慢性肾衰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扶正泻浊祛瘀类中药(生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枳实、大黄、丹参、赤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扶助正气,泻浊祛瘀排毒,改善肾功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33.
急性阑尾炎患者血aLym和Ig值变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淋巴细胞绝对值(aLym)和免疫球蛋白(Ig)值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K5400型血球计数仪测定急性阑尾炎患者144例(男65例,女79例,平均年龄42岁)外周血aLym和以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Ig值.结果单纯或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外周血aLym(×109/L),无论术前(1.65±0.4),还是术后(1.80±0.32)与正常值比较(1.80±0.28)无显著差异(P>0.05);而坏疸或伴穿孔阑尾炎患者外周血aLym(×109/L),无论术前(0.70±0.20),还是术后(0.90±0.10)与正常值(1.80±0.28)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14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血中Ig的4项指标:IgG,IgM,IgA和sIgA无论阑尾切除前、还是切除后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成人外周血aLym于阑尾坏疸或伴穿孔时明显下降,对阑尾炎患者病情监测有价值,而切除阑尾前后血中Ig值无改,提示切除阑尾无损于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4.
血清结合胆红素酶法测定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酶法测定血清结合胆红素的全自动分析方法 ,并在肝胆疾病患者中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试剂的合理组合 ,分析参数和操作程序的设定 ,建立结合胆红素 (CB)的全自动分析方法 ,同时对总胆红素进行自动化酶法测定。结果 酶法CB测定 :精密度 ,批内n =2 0 , x =6 .4 8μmol/L ,s=0 .11,CV =1.7%和n =2 0 , x =77.9μmol/L ,s=0 .4 2 ,CV =0 .5 3% ;批间n =10 , x =9.4 6 μmol/L ,s=0 .17,CV =1.83%和n =10 , x =5 9.7μmol/L ,s=1.4 3,CV =2 .39% ;线性范围至少可达 340 μmol/L ;比对实验 :与Beckman重氮法试剂 (在BeckmanCX7型生化分析仪上 )比较 ,Y(酶法 ) =0 .75 9X1- 2 .82、r =0 .991,与IagnosticumRT重氮法试剂 (日立 76 0 0 0 2 0型分析仪 )比较 ,Y =0 .84 1X2 - 4 .39、r=0 .96 3。临床研究显示 :与重氮法直接胆红素值相比 ,本法测定CB值能够更灵敏地反映黄疸患者的胆红素分泌功能。结论 建立的CB全自动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分析特性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由短暂性脑或视网膜局部供血障碍所致.一般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是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发病率很高,TIA可反复发作缓解,部分病人以后发生脑梗死,被认为是脑梗死的先兆和重要危险因素.TIA应该被看作潜在血管病的一个警告,应作为急诊处理,积极控制TIA,对及时有效预防脑梗死、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37.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8.
中国海洋中药材品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流通领域中海洋中药材的商品状况,为海洋中药材的开发利用和质量管理对策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以国家级中药材市场(安国、亳州、清平、玉林)为主要基地,通过药市直接调查、走访药商、考察药材加工厂、文献与网络信息调研等途径,调查海洋中药材市场状况。结果 海洋中药材在中药材市场流通的品种有78种,其中常见品种50种,大宗品种18种;市场流通混乱,大多海洋中药材基原生物不清,销量和资源量也不清;替代品、混淆品、伪品以及掺假等普遍存在。结论 在中药材市场上,海洋中药材品种少,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急需开发新药材品种,提升质量标准,建立规范的市场管理与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南京市钉螺的分布现状及螺情变化,为制定钉螺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3年南京市螺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南京市钉螺面积以每年7.69%的速度下降,活螺密度以25.86%的速度递减,感染性钉螺密度亦逐年减少,至2009年以后未查出感染性钉螺。现有钉螺95.19%分布在江湖滩地区,有螺原因主要是环境灭螺效果差。结论实施综合防治策略后,南京市螺情已有所控制,但江湖滩地区灭螺效果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从中国南海花柳珊瑚来源真菌 Aspergillus candidus (RA16-10) 中分离鉴定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方法 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并分析化合物,运用核磁、质谱等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对化合物进行抗菌、卤虫致死、藤壶幼虫致死等活性评价。结果 从 Aspergillus candidus中分离鉴定了3个黄酮类化合物 (1~3) 和1个三联苯类化合物 (4) ,其中含有氯原子的黄酮类化合物 1 和3是自然界中极其罕见的化合物;化合物 1 和2 显示出强的藤壶幼虫Balanua amphitrite致死活性,其LC50值分别为1.11 μg/mL和1.39 μg/mL,这是首次报道该类化合物的藤壶幼虫致死活性。结论 从中国南海花柳珊瑚来源真菌Aspergillus candidus (RA16-10) 中筛选发现了2个具有显著的藤壶幼虫B. amphitrite致死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具有开发成为防污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