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口腔正畸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及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尖牙间宽度、下齿槽座角.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咬合力、咀嚼效...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49岁,打工农民。因被家人发现昏迷约2h于2012年9月10日来我门诊部就诊。患者家属自述患者于4d前受凉后出现“头疼、发热(自测体温38.0℃)和咳嗽”,考虑感冒,自行口服药物无效后,到居住附近一个体诊所就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Ⅰ、Ⅱ、Ⅲ类错验及正畸治疗后患者与个别正常验的咬合力差异,为正畸临床诊断和术后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于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选择来大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无正畸治疗史的Ⅰ、Ⅱ、Ⅲ类错铪患者110例及正畸治疗后患者42例,另选择个别正常矜志愿者28名。采用T-ScanⅡ咬合力分析系统,对其[牙合]力总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Ⅰ、Ⅱ、Ⅲ类错[牙合]的验力总值均低于个别正常[牙合](P〈0.05);正畸治疗后患者虽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牙合]力总值增加,但与个别正常[牙合]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可改善咬合关系,增加[牙合]力总值,但与个别正常[牙合]的[牙合]力总值仍有差异,推断牙齿在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后,仍需要一定时间的咬合面磨合、神经肌肉的改建,才能更好地发挥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重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成人患者上下前牙牙冠与牙根所成的角度(冠根成角),为正畸治疗过程中上下前牙更安全而有效地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重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成人患者152例,根据下颌平面角分为高角组(53例)、均角组(52例)、低角组(47例),应用Invivo dental 5.0软件将所有患者的锥形束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并比较各组上下前牙的冠根角(CRA)和面轴角(SSA)。结果    各组上下中切牙冠根成角总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上中切牙CRA和下中切牙SSA由大至小均依次为低角组、均角组和高角组,而下中切牙CRA和上中切牙SSA由大至小均依次为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其中,低角组上中切牙CRA > 180°且SSA为负值。结论    重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上下中切牙冠根成角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有显著差异,其中高角和均角患者上中切牙冠相对牙根向舌侧倾斜,且高角患者更加明显;低角患者上中切牙与之相反,表现为牙冠相对牙根向唇向倾斜。3种骨面型患者的下中切牙牙冠相对牙根均向舌侧倾斜,且下颌平面角越小,其牙冠舌向倾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中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经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对照组在直丝弓矫治后采用口外弓支抗,研究组在直丝弓矫治后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比较两组患者头影测量硬组织颌骨指标[下齿槽座角(SNB)、上齿槽座角(SNA)、FH平面与牙合平面间的夹角(OP-FH)]、软组织指标[下唇突度、上唇突度、上下唇突点切线及颏前点与眼耳平面之间的夹角(Z角)]、牙齿指标[上中切牙切缘与NA连线垂直的距离(U1-NA)、上中切牙切缘与Apg线之间的垂直距离(U1-Apg)、上颌磨牙远中邻面与翼上颌裂后缘的垂直距离(U6-Ptm)]治疗前后差值。结果两组SNA、SNB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OP-FH治疗前后差值(-2.10±1.14)°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15±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研究组OP-FH减小。研究组上唇突度、下唇突度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3.58±1.01)、(-4.86±0.24)mm,均大于对照组的(-2.16±1.64)、(-3.98±0.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研究组上唇突度和下唇突度下降更明显;研究组Z角治疗前后差值(11.04±1.35)°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64±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研究组Z角升高更明显。研究组U1-NA、U1-Apg、U6-Ptm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10.25±0.25)、(-5.84±1.08)、(1.76±0.81)mm,与对照组的(-11.51±0.21)、(-4.56±0.87)、(2.71±0.86)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研究组U1-Apg减小更明显,对照组U1-NA减小更明显、U6-Ptm增大更明显。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采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颜面部外貌相关指标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胆管炎66例,其中4例术前未发现胆道扩张及胆道内异物而是术中确诊,具有一定的隐匿性.现将其临床表现、术中所见及术后转归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脾囊肿临床少见,近年来随着B超体检的广泛应用,其发现率逐渐升高.脾囊肿的治疗方式多样.综合近年来文献,脾囊肿的手术治疗多倾向于微创、尽可能保留脾脏组织、保留脾脏功能.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北京朝阳医院行6例开腹脾脏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非寄生虫性囊肿均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牙合平面偏斜是下颌偏斜的主要特征,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且目前尚无定论。研究表明,牙合平面偏斜与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咀嚼运动,甚至头颈姿势位有关。锥形束CT(CBCT)是目前评估牙合平面偏斜程度的最佳诊断方法。常见牙合平面偏斜与下颌偏斜关系主要为同侧偏斜,也有少部分患者为对侧偏斜,可对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运动造成不良影响。临床上非手术纠正牙合平面偏斜一直是治疗难点。文章根据现有文献,对牙合平面偏斜特征及不良影响进行梳理,并针对临床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8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合并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38例(92.68%),对照组总有效30例(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698,P=0.030);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AMS)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3.040、2.202、2.067、2.608,P<0.05或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7%,对照组为22.5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376,P=0.539)。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生长抑素,且起效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钛板支抗对正畸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3年12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大连市口腔医院应用微钛板矫治的12例患者,分析其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模型等临床资料,评价微钛板对牙齿移动特征及正畸疗效的影响。结果12例正畸矫治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12例患者使用的23枚微钛板均由同一外科医生埋入,每个微钛板埋入时间需10min左右。微钛板作为绝对支抗的应用时间为9~20个月。治疗中23枚微钛板均稳定,无脱落。其中9例患者利用微钛板在远、近中方向上调整牙齿位置,其移动方式以整体移动为主,上下颌磨牙远中移动最多可达3.5mm。结论微钛板作为一种绝对支抗,实现了传统正畸手段在牙齿近远中移动、压低方面难以完成的牙齿移动类型,有效地获得了传统正畸方法难以达到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