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传统的病机认为是伏痰遇感引触,壅塞气道。中医的湿是指水液输布排泄障碍而致湿浊停滞的病理变化,可转化为痰饮,成为宿根,导致哮病的反复发生。此文从湿邪的产生、致病机制、病理特点及祛湿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探讨从湿论治支气管哮喘的理论依据,为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合并上尿路损害的治疗策略。方法:1997年7月~2002年3月共收治合并上尿路损害的脊髓栓系综合征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2~16岁,平均6.7岁。根据上尿路损害的程度分为两组:A组(严重组)26例,B组(轻组)16例,常规先行栓系松解术,其中10例术后上尿路损害加重。对36例上尿路损害严重患儿先后行膀胱功能重建术。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3个月,平均25个月。评价方法:手术前后行尿动力学、影像学及血生化检查。尿动力学评价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术前上尿路损害:静脉肾盂造影双侧不显影伴BUN略高1例,单侧不显影1例,中等以上肾盂积水11例,Ⅳ度以上膀胱输尿管反流14例。术后: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者分别于1h、1.5h延时显影。肾盂积水减轻7例,4例无明显变化。输尿管反流消失7例,减轻6例,1例无变化。总有效率81.48%。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较术前提高,逼尿肌漏尿压较术前降低。结论:脊髓栓系合并严重上尿路损害时应先行膀胱功能重建术。对损害轻者常规先行栓系松解术。膀胱功能重建术可有效降低膀胱内压,避免上尿路损害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83.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电生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的波形特征。方法选择全麻开颅手术非三叉神经痛病人20例,采用针形电极刺激其三叉神经周围支,在头顶记录BTEP波形,统计潜伏期、波幅和波间期。结果本组均可记录到W1、W2、W3三个波形,其中W1为高幅三相波,W2、W3为单相负波。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增大,W1、W2、W3波幅增大而潜伏期不变。结论采用针形电极刺激能获得满意的BTEP波形,为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痛病人在微血管减压术前后BTEP的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4.
脑缺血损伤在世界范围内是人类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临床和基础研究均表明,神经营养因子在脑缺血后神经元的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庭中的一名新成员,在脑缺血损伤中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目前已经成为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2].本文就GDNF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海绵窦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海绵窦区肿瘤的临术及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及结果,结果,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1例,术中因严重出血而终止手术1例,术后症状改善5例,无变化5例,加重并出现新的症状2例,死亡1例(为鞍区横纹肌肉瘤病人)。术后随访3-23个月,平均11个月,存活病人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合适的手术入路和良好的显微手术操作是海绵窦区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应以病人生存质量为前提,不必盲目追求全切。  相似文献   
86.
目的提取木贼有效部位,并观察其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Caspase-3、Bax、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血管内皮,抗AS(AS)的机制。方法乙醇回流提取、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出木贼有效部位,并测定其中槲皮素与阿魏酸的含量;ox-LDL刺激培养的HUVECs;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内皮细胞Caspase-3、Bax、Bcl-2的mRNA表达。结果木贼有效部位槲皮素与阿魏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9,1.23 mg/g,纯度为63.28%;木贼有效部位组能明显降低内皮细胞Caspase-3及Bax mRNA的表达(P<0.01),升高Bcl-2 mRNA的表达(P<0.01),明显降低Bax/Bcl-2比值(P<0.01)。结论所得木贼提取物达到有效部位标准,并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7.
动眼神经功能修复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成年SD大鼠动眼神经损伤后功能修复的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4组:第一组:正常对照组(10只),动眼神经不损伤,其余35只大鼠均在海绵窦内切断右侧动眼神经主干,第二组为损伤对照组(5只)不予缝合,第三组和第四组立即用11-0无创缝线行端端对位缝合,定期观察动眼神经功能并进行神经组织学和解剖学研究。结果动眼神经包含粗细两种纤维,直径呈双峰分布。动眼神经核内运动神经元按功能不同集中分布(形成亚核)。动眼神经损伤后,核内的神经元数量减少(仅为损伤前的1/3)、亚核分布特征消失,再生轴突的数量明显增加,超过损伤前的水平,但以细纤维为主,双峰分布特征消失。瞳孔括约肌的功能恢复速度与最终的恢复水平明显优于眼外肌。结论动眼神经损伤后神经元的数量减少和非特异性增生及其再生轴突在效应器上的迷行分布影响了动眼神经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8.
时间窗外脑梗死指的是发病6h后就诊的脑梗死患者由于本病多于安静休息时发病,病初不易觉察,故往往失去时间窗内溶栓治疗的机会。我们在临床上,综合患者各方面安全因素,采用小剂量尿激酶(UK)联合舒血宁治疗时间窗外脑梗死。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暨南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神经内科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脑梗死患者共9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1)脑血栓形成患者。(2)发病在5d以内(发病在6h以内者按国家“九五”攻关课题标准[2])。(3)年龄18~80岁。(4)无昏迷。(5)头颅…  相似文献   
89.
90.
静脉阻断试验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静脉性血管压迫所致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疗效和降低并发症,介绍一种处理责任静脉的方法。方法2000年8月~2007年1月间行微血管减压术(MVD)的40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责任血管为静脉或动静脉混合压迫的有118例(29%),其中58例为粗大的深部引流静脉,减压前行静脉暂时阻断试验。其中试验阴性者53例,静脉予以切断减压;5例试验阳性者中3例切断,2例分离后减压。结果53例将责任静脉直接切断的患者中,术后51例症状完全缓解,2例明显减轻,但有6例出现不同程度面部麻木。5例试验阳性者中,3例切断后都因严重的小脑肿胀再行后颅窝减压术,死亡1例,另2例行分离后减压的患者术后疼痛获得明显减轻。结论暂时阻断试验可以作为处理粗大责任静脉时的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