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3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24篇 |
基础医学 | 52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28篇 |
内科学 | 25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130篇 |
综合类 | 362篇 |
预防医学 | 117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5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0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70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84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新生儿产伤与疼痛表现发生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孕妇分娩过程中对新生儿的损伤,从而减少疼痛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的不良刺激.方法:将发生产伤的新生儿与娩出后正常的新生儿作对照,进行疼痛评价.结果:有产伤的新生儿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P<0.01).结论:医护人员在新生儿娩出过程中及其出生后的常规医疗操作中应尽量避免对新生儿的不良刺激,以达到降低产伤发生率,减少或减轻疼痛对新生儿的刺激. 相似文献
72.
73.
外固定器联合经皮椎体植骨微创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外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变化结果。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2月,对39例采用外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植骨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临床随访观察。测量并计算术前、术后、拆外固定前及末次随访时的局部后凸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及椎管狭窄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该术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结果 39例患者平均随访37.6个月,骨折节段分布为T9~L4。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创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分级:D级8例,E级31例;8例D级患者于术后3周~3个月均恢复为E级,随访无神经功能损伤加重病例出现。术后的局部后凸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狭窄率均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局部后凸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均有少量丢失,但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管狭窄率无丢失。结论采用外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是一种胸腰椎骨折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分析脑损伤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1-10/2005-10在沈阳医学院沈州医院神经外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脑损伤恢复期患者149例。入选对象均在治疗前由资深中医师进行辨证诊断,并接受了龚耀先修订的中国韦氏成人智测量表、Fugl-Meyer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良的Barthel指数)、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评估。结果:149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肾精亏虚型46例(30.9%)、痰浊阻窍型38例(25.5%)、瘀血阻络型27例(18.1%)、肝阳上亢型23例(15.4%)和气血亏虚型15例(10.1%)。②中国韦氏成人智测量表成绩组间比较: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型和瘀血阻络型患者的多数或部分韦氏智测成绩指标明显低于总体样本和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P均<0.05~0.01)。③韦氏运动和生活能力评分组间比较: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型和瘀血阻络型患者的多数或部分上、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能力总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总分明显低于总体样本和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P均<0.05~0.01)。④心理情绪评分组间比较: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型和瘀血阻络型患者的多数或部分SCL-90总分、SCL-90阳性总分、SCL-90阳性项目均数和SCL-90阳性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总体样本和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P均<0.05~0.01)。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征是不一样的,这些表现有其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其中肾虚、痰浊和血瘀证型患者的认知障碍表现较为明显,并与他们运动、生活能力和心理情绪因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人脐带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移植对大鼠亚急性脊髓损伤GAP-43和SPRR1A蛋白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2只SD大鼠分为五组:行全椎板切除、未建模、未移植12只(A组);建模后未移植干细胞20只(B组);建模后移植1×106个干细胞20只(C组)、建模后移植3×106个干细胞20只(D组)、建模后移植5×106个干细胞20只(E组).在C、D、E组移植术后d1、d7、d14、d21对五组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取损伤脊髓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GAP-43和SPRR1A蛋白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区聚集迁徙情况.[结果]C、D、E组脊髓损伤区运动功能恢复和GAP-43、SPRR1A蛋白的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A、B组,但D组、E组较C组显著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证实HUCMSCs在脊髓损伤区及其周围明显聚集并存活;BBB评分A组无变化,C、D、E组高于B组,D、E组高于C组,D组与E组无差异.[结论]HUCMSCs移植治疗亚急性期脊髓损伤,可促进脊髓损伤区域GAP-43及SPRR1A蛋白的高表达,改善大鼠的运动功能,选择3×106个干细胞作为静脉移植剂量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78.
随着材料学和生物力学的发展, 新型内固定器械不断涌现.对于任何一种内固定器械在其应用于临床前及在应用的过程中都应进行生物力学综合评价.因此, 对脊柱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研究已成为目前脊柱外科生物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对近几年内生物力学的测试方法,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9.
三种椎体填充材料在胸腰椎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三种椎体填充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PMMA,CPC和自体骨作为椎体填充材料,对随访各组的骨性愈合情况、复位椎体高度丢失情况和不良情况发生率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骨性愈合情况为PMMA组为0%,CPC组8.83%,自体骨组100%;术后12个月三组患者复位椎体高度丢失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不良情况发生率:PMMA>CPC>自体骨.[结论]在胸腰椎骨折微创治疗中:自体骨具有骨性愈合快等优点,适用于无骨质疏松患者;PMMA有良好的生物力学强度,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而CPC也主要适用于无骨质疏松患者,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kit在免疫性生精障碍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免疫性生精障碍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对模型进行分析:在第1次给予抗原注射后1,2,3,4,6,8周各取1组小鼠的睾丸组织,用RT-PCR检测其c-kit mRNA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蛋白的变化。结果:在第1次给予抗原注射后第1周开始c-kit mRNA转录水平开始降低,第2周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至第3,4周降至最低,第6周逐渐开始恢复,至第8周其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随着建模时间的推移,管腔内c-kit阳性细胞的数目有减少的趋势。结论:c-kit基因与生精功能密切相关,c-kit基因的低表达可能参与免疫性生精障碍导致不育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