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60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研究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HPM)对心肌细胞和心脏间质细胞生存能力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出生后1~3d的二级Wistar大鼠,体外培养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和心脏间质细胞,于HPM辐照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用MTT实验测定细胞活力。结果:HPM明显影响心肌细胞和间质细胞功能和形态结构,辐照后细胞活力降低,凋亡和坏死。辐照后6h,心肌细胞和间质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76&;#177;5.12)%和(42.38&;#177;6.0)%,坏死率分别为(34.14&;#177;6.5)%和(22.98&;#177;7.4)%,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lt;0.001)。结论:心脏是微波辐照的靶器官之一,HPM可对心肌细胞和间质细胞功能和形态产生明显影响。结果提示在探讨HPM对心脏损伤时,应同时关注对心脏间质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bFGFR-3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溃疡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以γ射线局部照射法建立皮肤溃疡动物模型,以手术法建立皮肤伤口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伤口及皮肤溃疡组织中bFGF及bFGFR-3的转录和表达水平。结果 皮肤受照区多种细胞中bFGF及bFGF-3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皮肤组织有所增强,但与单纯伤口组比较,溃疡组织中两的转录和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辐射诱导的皮肤溃疡组织中bFGF及bFGFR-3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溃疡发生及难愈合的分子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83.
短波紫外线照射后大鼠皮肤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鼠皮肤伤口受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照射后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探讨紫外线照射对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用 3 0只Wistar雄性大鼠建立短波紫外线照射新鲜伤口的动物模型 ,在每只大鼠颈背部做 3个直径 2cm的圆形皮肤全层伤口 ,其中 2个分别接受为 15MED( 15mJ/cm2 )和 60MED( 60mJ/cm2 )短波紫外线照射 ,另 1个作为对照不接受照射 ,然后采用化学法检测伤口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 15MED照射伤口在照射后 2 1— 2 8d时羟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 (P <0 .0 5 ) ;60MED照射伤口在 2 8d时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高 ,与 15MED照射伤口和对照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短波紫外线照射能促进伤口中羟脯氨酸的合成 ,从而增加胶原含量 ,促进伤口愈合 ;60MED短波紫外线照射的作用强于 15MED。  相似文献   
84.
电磁脉冲对大鼠脑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电磁脉冲是一种高能非电离辐射,它涵盖的频谱极宽,对电子仪器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并具有一定的生物损伤效应。本课题组前期实验发现,电磁脉冲可造成实验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显著下降,并且影响其海马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形成。目的:观察电磁脉冲照射对大鼠海马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方差分析。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4-01/03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完成。实验选用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电磁脉冲组26只和对照组6只。方法:电磁脉冲组大鼠经电磁脉冲照射(6&;#215;10^4V/m,脉冲上升时间20ns,脉宽30μs,频率2.5脉冲/min,作用2min)后即刻,3,6,24,48h麻醉状态下断头取脑,剥离海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并以3^H标记的谷氨酸为配基进行放射性配基一受体结合实验。对照组麻醉处死前不做任何处理。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②各组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最大结合量和平衡解离常数的变化。结果:3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电磁脉冲照射后即刻,3h、6h可见天冬氨酸的含量显著升高[峰值(17.25&;#177;1.63)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0.56&;#177;1.5)μmol/L,P〈0.05],谷氨酸含量也于上述3个时间点升高[峰值(13.67&;#177;O.95)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6.94&;#177;1.1)μmol/L,P〈0.05],两者含量均于照射后24h渐趋恢复,48h接近正常水平。3种抑制性氨基酸(甘氨酸、牛磺酸、γ-氨基丁酸)的含量也于电磁脉冲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升高,并于48h恢复。谷氨酸/γ-氨基丁酸比值于照后即刻明显升高(P〈O.05),照后24h明显下降,48h恢复至接近对照组。②电磁脉冲照射后即刻大鼠海马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平衡解离常数开始下降,照后3h下降最显著(P〈0.05),6h渐有恢复,48h恢复至正常水平;受照大鼠海马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最大结合量于照后3h和6h显著下降(P〈O.05),24h渐有恢复,照后48h明显升高,超过正常组水平(P〈0.05)。结论:电磁脉冲照射导致大鼠海马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及谷氨酸/γ-氨基丁酸比值升高;同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亲和力升高及受体密度下降。提示实验动物认知障碍可能与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释放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5.
四氧化二氮和冲击波致冲毒复合伤大鼠血气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四氧化二氮 (N2 O4)和冲击波致冲毒复合伤对动物血气的影响。方法 :雄性 Wistar大鼠16 8只 ,随机分为冲击伤组、单纯 N2 O4中毒组和冲毒复合伤组 ,每组动物分为伤前及伤后 3、6、12、2 4、48和 72小时各时间点组。冲击伤致伤方法 :将动物置于 BST I型生物激波管 ,以 471.5 k Pa冲击波冲击致伤。染毒方法 :动物置于 12 0 L 自制染毒柜 ,利用微量注射器注入液态 N2 O4,维持染毒柜内 N2 O4体积分数为 45× 10 - 6(4 5 ppm) ,造成重度染毒。结果 :3组动物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均在伤后 3~ 6小时内显著下降 ,单纯冲击伤组伤后 12小时恢复正常 ;冲毒复合伤组动物伤后动脉血 Pa O2 下降最为显著 ,重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单纯冲击伤和单纯 N2 O4中毒早期血气均会有显著变化 ;冲毒复合伤对血气的影响较单纯致伤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 对比性探讨电磁脉冲(EMP)、S带高功率微波(S-HPM)和X带高功率微波(X-HPM)三种波段电磁辐射致睾丸组织受损的近期和远期效应及其相关敏感指标.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92只,随机分为EMP组、S-HPM组、X-HPM组和对照组,于照后不同时间点采集睾丸组织称重,光镜观察睾丸损伤,并用图像分析技术对曲细精管病变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三种波段电磁波辐照后睾丸结构和生精细胞形态损伤基本相似:早期睾丸重及睾丸重/体重比值呈下降趋势;曲细精管生精上皮变薄,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精原细胞变性坏死并由管壁脱落,精母细胞和精子数量减少并团聚于管腔中央,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不同程度变性;曲细精管受损百分率显示EMP组最重,S-HPM最轻,生精细胞受损数量与程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三种波段电磁辐射对睾丸生精细胞的损伤,具有速发性、时相性、分布不均一性特点;损伤程度呈EMP>X-HPM>S-HPM;睾丸曲细精管受损百分率可定量反映其损伤程度,可望成为评估电磁辐射致睾丸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HBsAg血清学阳性反应标本的HBV核酸检测状况. [方法]留取血站6个月志愿者标本6 000例,酶联免疫检测(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HBsAg阳性标本70例,将阳性标本分组:国产进口两种酶免试剂检测同时强阳性反应标本30例(S/CO≥5);国产进口两种酶免试剂检测同时弱阳性反应标本22例(S/CO<5);单一进口酶免试剂检测阳性反应标本17例;单一国产酶免试剂检测阳性反应标本1例.采用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st,NAT)对70例酶联免疫检测阳性反应标本进行HBV核酸检测. [结果]两种酶免试剂检测同时强阳性标本(S/CO≥5)组NAT检测结果30例均为阳性;两种酶免试剂检测同时弱阳性标本(S/CO<5)组NAT检测结果20例阳性,2例阴性;单一进口试剂检测阳性标本NAT检测结果10例阳性,7例阴性;单一国产试剂检测阳性标本,1例NAT检测结果为阴性. [结论]HBsAg阳性反应血清的HBV核酸检出率与S/CO值的高低和两种酶联免疫试剂检测结果符合度有一定关联,核酸扩增技术对现行血筛试剂有一定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认识。方法对3例以头痛、恶心、乏力为主要症状,临床诊断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为青年女性,例1为孕后期起病,例2和例3为产后起病。影像学特点:病变广泛,不仅局限于鞍区及垂体柄,并向下丘脑扩展,呈”舌状“改变,侵犯海绵窦及视交叉。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压迫症状及垂体功能受损。3例患者经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多发生于妊娠及产后的年轻妇女,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能有效缩小病变并改善垂体功能。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复制四氧化二氮 (N2 O4)爆炸致冲毒复合伤模型 ,并研究其对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标准壹级家兔 2 0只 ,体重 2 74± 0 5 9kg。随机分为 :①冲击伤组 (B) ;②N2 O4吸入中毒组 (N) ;③冲毒复合伤组 (BN)。复制冲毒复合伤模型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前后对照比和同时相组间比。结果 冲击伤后早期 ,心率显著增快 ,平均动脉压 (MAP)、左心室收缩压 (LVSP)、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均一过性上升。而四氧化二氮及冲毒复合伤组动物早期心率、MAP、LVSP、dp/dtmax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伤后 3h~ 6h最低。主要病理形态学改变 :①肺冲击伤以出血明显 ,N2 O4中毒组病变稍轻 ,以肺水肿为著 ,复合伤组肺出血和水肿均加重 ;②心肌纤维断裂 ;③肝浊肿 ,肝细胞灶性及桥接坏死 ;④肾浊肿 ,肾小管坏死 ;⑤脑 :部分神经细胞 /小血管和淋巴管周围空隙增宽 ,脑膜血管扩张充血。结论 四氧化二氮及冲毒复合伤组家兔在 3h~ 6h内血流动力学状态明显恶化 ,而冲毒复合伤组家兔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程度更为明显。另外 ,三组家兔的主要病理形态学均有改变 ,以冲毒复合伤组的损伤最重 ,提示对冲毒复合伤进行早期救治 (在 3h~ 6h内 )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