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p53基因第4~6外显子突变及c-Myc基因扩增在婴幼儿血管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婴幼儿血管瘤组织25例,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筛选可能有p53基因外显子4~6突变的标本进行测序;运用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PAGE)银染色后条带成像分析法检测c-Myc基因扩增情况,并以10例成人血管瘤组织作对照。结果婴幼儿组14(56.00%)例有p53基因第4外显子错义突变,成人组有2 (20.00%)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婴幼儿组1例第6外显子发现同义突变,第5外显子未发现突变。婴幼儿组16(64.00%)例有c-Myc基因扩增,成人组仅2(20.00%)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53基因第4外显子突变与c-Myc基因扩增呈正相关(γ_s'=0.43,P<0.05)。结论p53基因的突变可能参与了血管瘤组织的增生过程,c-Myc基因扩增可能参与了血管瘤组织增生和消退过程。在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二者起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血管瘤组织的增生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82.
磷酸化ERK,p38MAPK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磷酸化ERK和p38MAPK信号通路在小儿血管瘤增生、消退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血管瘤(增殖期26例、消退期21例)组织中磷酸化ERK和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磷酸化ERK阳性定位于细胞核,其在增殖期和消退期的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67.71±12.68)%和(21.54±6.85)%;磷酸化p38MAPK阳性定位于细胞核,其在增殖期和消退期的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83.78±5.25)%和(57.79±7.63)%;增生期磷酸化ERK与p38MAPK阳性表达呈正相关,而消退期呈负相关。结论磷酸化ERK和p38MAPK参与血管瘤的增生、消退过程;ERK通路可介导内皮细胞的增生和存活,而p38MAPK可能主要在消退期传递内、外源性凋亡信号,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3.
bcl-2和p16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莺  王康敏  何长武  靳耀峰 《肿瘤防治研究》2003,30(4):259-261,T001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 2和抑癌基因 p16在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应用SP法 ,检测 4 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bcl 2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bcl 2在正常食管粘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及鳞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 6 %、6 3.3%、4 6 .5 %和 4 2 .5 % ,正常粘膜组与其余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bcl 2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16蛋白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减的趋势 (P <0 .0 1)。p16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bcl 2与 p16在食管鳞癌发生的不同时期起作用 ,bcl 2可作为食管癌发生的早期判断指标。p16蛋白的缺失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恶性进展有关 ,检测 p16蛋白可能成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4.
小儿血管瘤可以自然消退逐渐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证实和肯定。但关于小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鉴别诊断,各家标准和意见不一[1~3]。我们详细观察分析了199例小儿血管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利于诊断和临床治疗。材料和方法对我院1986年~1996年手术切除有...  相似文献   
85.
良性胆管狭窄形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良性胆管狭窄的形成机制。方法 用28只犬建立犬胆总管损伤修复的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3d、1周、3周、3月、6月取材行光镜、电镜观察及免疫纵化观察巨噬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胆管愈合过程不同时期组织中的表达强度、阳性细胞数和组织分布。结果 光镜及电镜显示:在整个胆管修复过程中炎性渗出期较长,胆道粘膜上皮愈合较慢,瘢痕组织细胞持续增生活跃,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胶原纤维排列致密杂乱。肌成纤维细胞(MFB)功能活跃,持续存在于整个愈合过程中。免疫组化:巨噬细胞、TGF-β1、α-SMA在胆管愈合过程中表达较强,且持续较长时间。MΦ阳性主要表达于胆道粘膜下固有层;TGF-β1主要表达于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MΦ由及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和细胞膜;α-SMA表达于MFB胞浆、平滑肌组织。MΦ、TGF-β1及α-SM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①胆管愈合方式属于过度愈合。②肌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持续存在,是导致胆管瘢痕性挛缩的重要原因。③MΦ、TGF-β1及α-SMA高表达是造成胆管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旺盛、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胆管瘢痕性挛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6.
<正> 患者女性,37岁,1984年开始咳嗽,咯血,痰中带血或连续数口全血,诊断为Ⅲ型肺结核。经正规抗痨治疗,咯血日趋频繁,1985年两次阵咳后咳出结石12粒,嗣后两年未咯血。1987年2月咯血痰3天,经治疗血痰消失。X 线胸片:两上肺近肺门处有密集和散在分布的斑点状阴影,大部分硬结钙化,右肺上叶前段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右上叶前段充血潮红,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人工虫草菌丝制剂(心肝宝)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HBeAg阴性、肝功能正常、B超提示弥漫性肝病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44例,服用心肝宝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4例B超检查提示:肝胆脾未见明显异常者28例,肝脏回声稍密者16例。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亦明显好转。结论心肝宝对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纤维化指标和影像学改善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88.
组织芯片技术在原位杂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组织芯片 (tissuechip)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生物芯片技术。本研究应用这一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 (insituhybridiza tontechnology ,ISH)检测 2 30例人体多种常见肿瘤中端粒酶hTERmRNA和hTERTmRNA的表达。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2 30例标本均取自 1999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外检人体标本 ,其中恶性肿瘤 2 0 7例 ,良性肿瘤 13例 ,正常对照组织 10例。1.2 组织芯片制备 按照本研究室建立的制备方法制备 4× 6规格的组织芯片 (容量为 2 3份组织样本 /张 )。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89.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末端的正常鳞状上皮被有恶性倾向的柱状上皮取代的病理现象 ,其癌变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 30~ 12 5倍[1 5] 。我们通过对不同组织中p2 7kip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PCNA指数的测定 ,旨在揭示食管腺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发病机制。一、材料和方法1 实验对象 :收集 1996年 1月 1日~ 2 0 0 0年 6月 1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二医院、唐都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的食管腺癌标本 15例 ,男 8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6 1 5± 10 4 )岁 ;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标本 30例 ,男 2 4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