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6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2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12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498篇
内科学   269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05篇
特种医学   287篇
外科学   299篇
综合类   1022篇
预防医学   391篇
眼科学   107篇
药学   537篇
  8篇
中国医学   374篇
肿瘤学   16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我科于2000年11月~2002年5月应用日本旭化株式会社制造的全电脑自动控制Plasauto iQ血液净化机对66例患者进行了118人次血液净化治疗,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预见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2.
建立中医特色卒中单元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卒中单元是目前治疗卒中的最有效的方法 ,中医的特色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把二者结合起来 ,建立有中医特色的卒中单元模式 ,从而提高我国脑卒中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3.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孙刚  王峰 《高血压杂志》1997,5(3):215-216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高血压病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24h血压并分析正常人组(52例)、高血压Ⅰ期(48例)、Ⅱ期(85例)、Ⅲ期(32例)患者白昼与夜间的血压变化。结果I~Ⅲ期患者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下降率分别为18%,15%;8%,7%;1%,2%;昼夜节律紊乱Ⅰ期6%,Ⅱ期36%,Ⅲ期84%。Ⅰ期夜间SBP下降率高于正常人组(P<0.05)。结论夜间血压下降率可以做为临床上高血压程度及靶器官受损评估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讨骨松宝颗粒联合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7年4月—2020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4例)。对照组肌肉注射依降钙素注射液,10 U/次,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骨松宝颗粒治疗,5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平均骨密度(BMD)、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交联肽(β-CTX)、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06%,显著高于对照组71.88%(P<0.05)。治疗后,两组BMD、BGP显著升高,但β-CTX、IL-6、TNF-α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BMD、BGP高于对照组,而β-CTX、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松宝颗粒联合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可改善骨转换因子和炎症细胞因子,降低ODI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分析乳腺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病理分子预后标记物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比较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细胞增殖抗原Ki67及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者DCE-MRI参数、ADC差异,并分析DCE-MRI参数、ADC与ER、PR、Ki67、A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发现ER、PR及AR阳性表达与直径、边缘毛刺呈显著负相关(P<0.05),AR表达阳性表达还与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ADC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Ki67阳性表达与直径、边缘毛刺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TP、ADC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DCE-MRI形态学参数及TTP、ADC值与乳腺癌分子生物学标记物具有一定相关性,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116.
117.
<正>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体内必需元素是体质发育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与儿童免疫功能、智力发育和疾病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反映整体肥胖的指标。BMI与肥胖的并发症和疾病死亡率有关。研究BMI、Hb和体内必需元素之间关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我们对保定市城区幼儿园不同年龄学龄前儿童进行血常规、体内必需元素和BMI检测,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研究连续替代治疗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肺泡氧合功能[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气道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结果 (1)血清炎症因子: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3.08±19.23) pg/ml vs(224.56±24.32) pg/ml,(14.89±2.21) ng/ml vs (22.78±3.32) ng/ml,(1.12±0.22) ng/ml vs(2.14±0.41) ng/ml,P均<0.01];(2)肺泡氧合功能:观察组患者PaO2、PaO2/Fi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90.61±3.09)mm Hg vs(82.33±3.21)mm Hg,(371.13±23.39) vs(321.52±21.43),P均<0.01],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6.16±2.75) mm Hg vs(45.26±3.33) mm Hg];(3)气道功能:观察组患者FEV1、FEV1/ FVC、MME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97±0.25)L vs(2.33 ±0.18)L,(80.31±5.36)% vs(71.45±4.23)%,(2.93 ±0.18) ml/s vs(2.51 ±0.11)ml/s,P均<0.01].结论 连续替代治疗有助于清除血清炎性因子,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肺泡氧合功能和气道功能.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sE‐CAD浓度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93例根治性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标本,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sE‐CAD浓度,并分析结肠癌患者血清sE‐CAD浓度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93例结肠癌患者血清sE‐CAD浓度平均为5307ng/ml ,脉管受侵、淋巴结转移阳性及分期晚结肠癌患者血清中sE‐CAD浓度高,血清sE‐CAD浓度大于5307 ng/ml患者4年PFS明显低于此阈值者(60.3% VS 81.0%)。结论血清sE‐CAD浓度与结肠癌脉管受侵、淋巴结转移、分期及预后相关,血清sE‐CAD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结肠癌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评价胆道联合静脉超声造影检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3例患者经增强CT或MRI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在手术前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并予以常规超声、静脉超声造影和胆道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超声、静脉超声造影、胆道超声造影、胆道联合静脉超声造影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符合率。结果:43例患者中,常规超声、静脉超声造影、胆道超声造影、胆道联合静脉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2.1%(31/43)、83.7%(36/43)、81.4%(35/43)及93.0%(40/43)。其中胆道联合静脉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常规超声(P=0.021),而单独的静脉或胆道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4和0.307)。结论:胆道联合静脉超声造影可全面评估梗阻部位胆管的腔内和腔外的情况,提高超声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符合率,有效判断手术的可切除性,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