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22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8篇
  2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841.
标准多导睡眠仪监测失败原因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红 《护理与康复》2007,6(10):685-686
目的 分析应用标准多导睡眠仪监测失败的原因,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对276例疑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夜间睡眠监测,统计监测失败人数,分析原因.结果 监测失败8例,原因为患者不能入睡6例,经过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复测成功;仪器故障2例,经专业人员维修后复测成功.监测过程发生导联脱落8例、图形受干扰4例,均及时发现而未影响检查结果.结论 标准多导睡眠仪监测失败原因与患者不能入睡及仪器故障有关,做好监测全程的护理,定期仪器维护,对监测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42.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Rh血型抗原分布情况及其基因频率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献血者Rh血型,并采用血型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选择汉族RhD(+)献血者355例和RhD(-)献血者660例进行Rh血型表型及基因频率检测研究。结果 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无偿献血者197 438例,确认RhD(-)692例,占0.3505%;其中187 397例为汉族献血者,确认RhD(-)660例,占0.3522%,基因频率:d为0.0593,D为0.9407;RhD(+)中单倍型基因频率分别为cDe(0.0879)、CDe(0.6586)、cDE(0.2283)和CDE(0.0252),表型频率以CCDee(43.38%)为最高,抗原频率分别为C88.73%、c53.24%、E41.97%、e91.27%;RhD(-)中单倍型基因频率分别为cde(0.7528)、Cde(0.2157)、cdE(0.0286)和CdE(0.0029),表型频率以ccdee(56.67%)为最高,抗原频率分别为C 39.94%、c91.82%、E6.21%、e为99.70%。结论调查南昌地区Rh血型抗原分布的特点,为建立Rh血型献血者资料库做好准备,进而为特殊输血患者个性化输血治疗提供检索依据。  相似文献   
843.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血清尿素氮(BUN)、尿酸(UA)的关系.方法 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32例妊高征患者与32名同期住院分娩的健康孕妇的血浆NO、ET-1及血清BUN、UA水平.结果 妊高征组血浆ET-1及血清BUN、U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NO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中度、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ET-1及血清BUN、U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逐渐升高(P<0.05或P<0.01);NO显著降低(P<0.05或P<0.01),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逐渐升高(P<0.05或P<0.01).结论 血浆NO、ET-1及血清BUN、UA与妊娠高血压的发病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44.
介入治疗36例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36例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介入治疗前做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有无黄疸和出血,加强胆道感染的护理。介入治疗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切实做好引流管护理和皮肤护理,观察有无出血、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胆漏、腹水渗漏和切口感染。本组有1例术后肝功能较差,黄疸有所回升,接受了第2次肝移植;3例出现血性胆汁引流液,5例发生胆系感染,8例术后血淀粉酶升高,1例引流管周围渗漏腹水,经积极治疗后好转,黄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相似文献   
845.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 缺乏导致的继发性甲基丙二酸血症(S-MMA) 临床表现、生化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 析2016 年6 月至2022 年6 月就诊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的11 例确诊为维生素B12 缺乏导致继发性S-MMA(S-MMA 组)患儿的临 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母亲孕期情况及生化特点。依据年龄、性别按照1 ∶ 3 匹配同期确诊为cblC 型MMA( C-MMA 组),维生素B12 缺乏非MMA 组为维生素B12 缺乏组10 例,应用SPSS 20. 0 软件比较三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三组患儿临床 表现主要为贫血、呕吐、发育落后,S-MMA 组及C-MMA 组患儿头颅磁共振主要表现为髓鞘化落后。S-MMA 组患儿治疗前后血 清维生素B12 水平上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同型半胱氨酸、丙酰肉碱( C3)、丙酰肉碱/ 乙酰肉碱( C3/ C2)、尿甲基丙二酸 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S-MMA 患儿预后良好,极个别(9%)因诊断治疗较晚遗留轻度智力低下和运动落后。 S-MMA 组与C-MMA 组治疗前血清维生素B12 水平、MCV、总同型半胱氨酸、C3、C3/ C2 水平以及尿甲基丙二酸水平比较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孕期维生素B12 缺乏可导致婴儿S-MMA,特殊生化指标有助于早期识别S-MMA。  相似文献   
846.
目的探究“1+3”模式护理安全管理对肿瘤科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研究期分为2019年1月至12月和2020年1月至12月两个时期,我院肿瘤科于2020年1月开始在病区实行“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比两个时期肿瘤科的护理质量,统计两个时期内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护理安全、护理记录等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1+3”模式在肿瘤科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肿瘤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47.
盆腔器官脱垂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异常造成的盆腔器官下降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异常及功能障碍。盆底结构老化是造成该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脾虚是其常见中医证候,而线粒体在衰老及脾虚证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前人提出“脾-线粒体相关”理论,认为线粒体是中医脾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文章基于此理论特对线粒体功能异常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临床学者在盆腔器官脱垂发病机制的研究上提供新思路,同时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8.
目的 了解四川省泸州市18~60岁体检人群血尿酸(SUA)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评价SUA对NAFLD的影响,为NAFLD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与健康体检的年龄18~60岁体检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检测及肝脏B超检查,根据诊断标准,将入选者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UA水平与NAFLD患病的关系。结果最终2 684名调查对象纳入研究(男2 163名,女548名),NAFLD检出率为39.45%(1 059/2 684),其中男性检出率为46.49%(993/2 136),高于女性的12.04%(66/5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6.604,P<0.001);NAFLD组SUA水平为(400.89±86.17)μmol/L,高于对照组SUA水平的(339.82±84.28)μmol/L(t=-18.185,P<0.001);按SUA水平进行四分位数分组,SUA最低四分位数、第二四分位数、第三四分位数、...  相似文献   
849.
胚胎移植术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虽然国内外对腹部超声引导下行胚胎移植术已形成共识,但临床工作中,仍存在腹部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困难的现象。本文报道1例患者经腹部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失败后转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顺利,后成功妊娠。并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