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家强  刘军峰  关玉昆  赵烽  许卉  刘珂 《中草药》2009,40(2):201-204
目的 以蛋白酶抑制剂雷公藤红素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以期得到脂溶性的前体药物.方法 经常规提取分离得到雷公藤红素(I),通过脱水缩合方法和先成盐后酯化方法合成雷公藤红素衍生物;采用MTT法研究了5个衍生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合成的5个衍生物经结构确证为雷公藤红素甲酯(Ⅱ)、雷公藤红素苄酯(Ⅲ)、雷公藤红素正十六醇酯(Ⅳ)、雷公藤红素环氧丙酯(V)和雷公藤红素酰胺(Ⅵ);5个衍生物除雷公藤红素酰胺外,其余4个衍生物的细胞毒活性与母体相当,均比阳性对照药顺铂的细胞毒活性强.结论 首次合成了雷公藤红素酯类衍生物,且具有较强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保留骨骺的瘤段骨灭活再植重建手术治疗青少年膝关节周围骨肉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08行瘤段骨术中灭活再植重建手术治疗的12例青少年膝关节周围骨肉瘤,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随访时间36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91.67%(11/12),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8.33%(7/12)。7例肿瘤无转移,无需二次手术。3例肿瘤于双肺及其他部位多发转移,2例出现内固定断裂(及时进行二次手术固定),1例术后15个月多处转移而死亡。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严重感染和排斥现象。末次随访时未出现双下肢不等长。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24.69±1.24)分,LSOLS影像评分(32.17±2.38)分。结论青少年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术中瘤段骨灭活再植重建可保留关节功能,提高灭活骨原位植入的稳定性,有助于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和既往经验对手术方案进行调整后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为探讨图像组织对比度的分子弛豫基础.方法将10例正常前列腺标本进行组织学分析、波谱分析和15例正常志愿者进行前列腺MR成像,作量化对照.结果前列腺周围区腺体组织的含量(78±12)%高于中央区(27±7)%(P<0.01),周围区纤维肌肉组织的含量(22±5)%低于中央区(83±12)%(P<0.01);波谱分析显示:周围区组织中自由水的含量高于中央区;周围区组织T1、T2值[(70±4)ms,(654±36)ms]大于中央区[(46±4)ms,(508±27)ms](P<0.01).结论组织的内在成分与内在结构决定MR图像中信号的高低,为进一步探讨MR图像的病理基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中p53和PTEN的表达对于临床分级及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0例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40例正常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其表达水平和前列腺癌分级、预后等病理参数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p53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PTEN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不同分化程度、分期、转移和预后的癌组织中PTEN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和预后的癌组织中p53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PTEN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凋亡相关基因p53和PTEN参与到了前列腺癌的分级并因此影响了患者的预后,但两者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旨在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细胞癌的CT表现特征.结果 8例囊性肾癌其囊液呈水样密度,5例囊液密度增高,不均匀;6例伴位置不同、程度不一的斑点状钙化;10例囊壁增厚或厚薄不均,4例伴囊内厚薄不均分隔,5例伴大小不一的软组织结节;增强扫描10例囊壁及间隔软组织轻中度强化,3例肿瘤实性成分明显强化.结论 CT对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快和家庭医疗、护理要求的逐步扩大、给医院的管理和建筑师提出了新的课题都市老人康复医疗设施与家庭医疗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87.
肝脏动静脉瘘的CT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脏动静脉瘘(intrahepatic arteriovenous shunting)是指肝固有动脉与门静脉或与肝静脉之间形成异常吻合支,其中肝动脉-门静脉瘘远较肝动脉-肝静脉瘘更为常见.肝脏的动静脉瘘来源于各种肝脏疾病,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因素.肝脏动静脉瘘瘘道的产生使得肝动脉血可以通过瘘道吻合支血管直接进入门静脉分支,这是造成门静脉压力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正确认识原发性肝细胞癌中出现的动静脉瘘的CT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有助于肝脏肿瘤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2)有助于选择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3)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8.
误诊为周围性肺癌的15例炎性病变的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5例炎性病变的CT误诊原因,总结炎性病变与周围性肺癌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15例误诊病例均做胸部CT平扫,增强及HRCT扫描,由4位医师共同阅片,分析误诊原因并与病理对照。结果:全部病例均表现为胸膜下肺孤立性肿块或结节,其中浅分叶征13例,典型的胸膜凹陷征8例,细短毛刺征6例,边缘显示棘突,尖角,锯齿状例,空泡征7例,偏心性空洞2例,早期明显强化10例,强化均匀4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3例,结论:对肺内孤立性肿块或结节的CT表现特征认识不准确,过分强调某些征象的特异性而缺乏综合分析,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CT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穿刺活检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9.
周琴  杨静  王丹  王家强 《西部医学》2017,29(11):1590-1593
【摘要】〓目的〓探讨痰培养鲍曼不动杆菌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测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行呼吸机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病区、职业、入院时间、出院时间、既往病史、抗生素使用情况、腹腔引流情况、机械通气情况等资料,以及患者痰样品鉴定细菌中是否存在鲍曼不动杆菌。并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患者机械通气方式、抗生素联用、入院时间、住院史、腹腔引流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鲍曼不动杆菌阳性检测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鲍曼不动杆菌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痰培养样本进行鲍曼不动杆菌检测,可有效预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进行PET/CT检查,分别观察PET/CT、PET、CT图像,最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经临床随访而确诊。结果:25例患者治疗前首次分期,与常规CT比较,调高原来TNM分期6例,调低TNM分期1例,改变3例患者的治疗方案;治疗后再分期,与常规CT比较,调高TNM分期6例,改变12例患者的治疗方案。25例患者治疗前后制订放疗计划,与常规CT比较,8例(38%)GTV得到缩小,13例(61.9%)GTV得到扩大。25例患者治疗后进行疗效监测,发现6例复发,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局部扫除,2例肝转移和2例骨转移进行了放、化疗。结论:^18F-FDGPET/CT在鼻咽癌放疗前后进行首次分期、再分期、放疗计划制订和疗效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