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世纪寄语     
伴随新千年钟声的敲响 ,沐浴新世纪初升的曙光 ,人类文明的发展 ,又进入一个新世纪 ,开启一个新千年。在此 ,我们代表总部后勤部领导、机关向武警部队卫生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慰问 !刚刚过去的 1 999年 ,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在这一年 ,我们以无比喜悦的心情欢庆共和国 5 0年华诞 ,喜庆澳门回归祖国 ,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了“三大政治斗争” ;在这一年 ,武警部队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按照江主席“五句话”的总要求全面加强部队建设 ,圆满完成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 ;在这一年 ,武警部队卫生事业又…  相似文献   
92.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影响。方法;用双盲对照的方法对12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奥美拉唑治疗的同时,检测其胃中HP的感染状态,试验结束后,根据其HP的感染情况,将126例患者分为HP(+)组和HP(-)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HP(+)组主要症状的缓解率高于HP(-)组(P〈0.05),HP(+)组病变的治愈率在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分别为75%,88.5%;HP(-)组  相似文献   
93.
慢性高原病尿液化学检查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高原病(CMS)尿液化学检查指标的变化。方法对驻守海拔4 300 m和5 000 m以上高原CMS者采用自动尿分析仪进行晨尿11项分析,并与非CMS者作比较。结果CMS组尿11项均有异常,其中尤以尿蛋白、潜血、白细胞变化突出。海拔4 300 mCMS组较非CMS组尿蛋白、潜血和白细胞均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海拔5 000 m以上地区尿蛋白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海拔5 000 m以上地区较4 300 m CMS尿蛋白、潜血、白细胞阳性率虽有所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MS对肾脏有损害,可能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和肾小球通透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调查驻喀喇昆仑山和西藏阿里高原部队慢性高原病(CMS)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国际CMS诊断记分系统进行CMS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驻喀喇昆仑山海拔4 300,5 100和5 380 m 1年的某部队CMS的患病率依次为37.0%,67.9%和92.9%;驻西藏阿里高原海拔4 300 m某部军官和士官的CMS患病率为38.3%,义务兵为20.7%,13名藏族官兵未发现CMS患者。总患病人数中,轻度CMS占85.5%,中度占13.0%,重度占1.5%。结论随海拔升高,CMS患病率增高,军官和士官较义务兵患病率高。国际CMS诊断标准是否适用于长期在高原执行特殊任务的移居人群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5.
慢性高原病肝功能及血清酶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高原病(CMS)患者肝功能及血清酶的变化。方法选择移居海拔4300m3个月以上的汉族男性青年323名,其中CMS患者87名,为CMS组,其余236名为非CMS组。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STB)、直接胆红素(SDB)、总蛋白(TP)、清蛋白(BLA)、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以血红蛋白(18g<血红蛋白<21g,记0分,血红蛋白≥21g,记3分)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饱和度≤85%,记3分)记分。分别以1,2,3分表示轻、中、重度。无CMS总记分为0~5分,轻度为6~10分,中度为11~14分,重度为15分或更高。结果CMS组较非CMS组STB,AST,ALT,γ-GT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TP,BLA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SDB,ALP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MS引起肝功能指标及血清酶活性异常,提示CMS伴有多种器官或组织受损。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封堵法建立中华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的可行性,并观察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16头中华小型猪全麻后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后经微导管注入明胶海绵封堵钝缘(OM)支。分别检测术前,术后0.5、1.0、2.0、3.0、4.0、6.0、8.0、10.0、12.0、24.0和48.0 h等时间点血清H-FABP水平。结果:15头中华小型猪均成功栓塞OM支,AMI后心电图呈ST段弓背向上抬高表现,说明造模成功。血清H-FABP水平于AMI后0.5 h开始升高,8.0 h达到峰值,24.0 h后逐渐回落至正常(F=4.460,P<0.001)。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明胶海绵封堵法制备中华小型猪AMI模型实用性强;通过监测AMI后H-FABP的血清浓度动态变化,可为AMI患者的极早期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进驻海拔5 000 m以上地区不同时间对人体某些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44名青年官兵在进驻海拔5 000 m以上地区前、进驻第7天、半年、1年及返回平原半年时,分别检测身高、体质量、脉博、血压、血氧饱和度、皮褶厚度、体脂量及上臂肌围。结果官兵上高原后与上高原前比较,除身高外,其余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其中,进驻高原半年和1年时官兵的体质量、收缩压、血氧饱和度、体脂量较进驻前分别降低7.6%和10.9%、7.1%和11.8%、15.5%和15.4%、23.4%和43.5%,脉博、舒张压分别升高29.6%和12.7%、4.6%和14.2%;下高原半年后各项指标均基本恢复到上高原前水平。结论海拔5 000 m以上地区对进驻人员机体某些指标的影响较大,离开高原后可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高压氧干预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人。于进驻高原前2 d对A组在海拔1 400 m进行高压氧预治疗,每天1次,共2次;于第3天3组青年同时乘汽车历时2 d到达海拔3 700 m地区休整2 d,同时对B组进行高压氧干预(方法同A组);C组为对照组。于第7天A、C两组青年同时乘汽车历时1 d到达海拔5 200 m某边防哨卡;B组青年乘汽车历时1 d到达海拔5 380 m某边防哨卡。进入哨卡第5天分别对三组受试者用XG-Ⅲ型血液循环功能自动测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结果A组及B组较C组P、TPR、ALT、η、PAWP、BK、CCP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SV、mAP、BV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干预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9.
西地那非对高原人体运动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对高原人体运动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700m选择10名已习服半年的男性士兵,在海拔5380m选择10名已习服2个月的男性士兵,均采用服药前(对照组)后(实验组)的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双盲实验。运动结束检测血中NO及NOS的含量。结果海拔3700m和5380m负荷运动,实验组较对照组NO和NOS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地那非可明显改善高原机体运动抗氧化能力,对细胞功能恢复、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不同海拔高度对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对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移居喀喇昆仑山海拔1400 m、3700 m和5400 m 1年的252名青年分别用XG-Ⅲ型血液循环功能自动测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结果随海拔高度的升高,P、BK、TPR、PAWP、η、ALT及CCP逐渐增高,差异非常明显(P<0.01);SV、mAP及BV逐渐降低,差异非常明显(P<0.01)。结论海拔高度越高对移居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