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产前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关键是明确是否伴有胎盘植入。胎盘植入是指妊娠进展的过程中,当子宫蜕膜发育不良而绒毛外滋养细胞未停止侵入,胎盘绒毛直接附着到子宫肌层或深入到子宫肌层甚至达到或穿透浆膜层。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组织分辨率,可准确识别有无胎盘植入并评估植入深度、部位及范围,也已成为产前评估胎盘植入的重要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62.
超声仍然是目前优生优育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随着快速磁共振技术的应用,磁共振成像在胎儿的产前检查中体现出重要的价值,已成为产前超声诊断的重要补充。当产前超声检查不能确诊、不能明确病变程度及范围或难以判断胎儿预后时,尤其是对怀疑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的病例,有必要进行磁共振检查。文章主要阐述磁共振成像在监测胎儿发育状况、诊断胎儿发育畸形及其他病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3.
恶性肉芽肿的CT、MRI诊断及病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恶性肉芽肿的CT、MRI诊断及病理表现。方法:9例患者,男7例,女2例,均行CT、MRI检查,病理证实为恶性肉芽肿。结果:发生于鼻面部8例,表现为鼻腔、鼻中隔、鼻甲、上颌窦、筛窦、蝶窦黏膜增厚,左右大致对称,不同有质破坏,7例有软组织肿块,5例邻近脑组织受累。中耳病变1例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和骨质破坏。所有病灶在T2WI信号强度并非很高,表现为等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强化。病理显示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4例经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证实了T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结论:CT、MRI均能很好地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观察软组织情况以及MRI为佳,T2WI病灶呈略高信号,骨质破坏情况CT更可靠,二者更有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MRI与USG在判断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肌层浸润深度中的临床价值并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 32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均行MR/与USG检查;MRI与超声分别对3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列联表的x^2检验及配对资料的x^2检验。结果 32例患者病理分期:Ⅰa期6例,Ⅰb期18例,Ⅰc期8例。MRI、USG对判断子宫内膜癌有无肌层浸润的准确率分别为92%(24/26)、85%(22/26)。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相比符合率为78%(25/32),超声分期与病理分期相比符合率为47%(15/32)。对Ⅰb的分期诊断,MRI与USG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MRI对判断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进一步分期诊断优于USG,其中对Ⅰb的分级判断较USG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5.
血管周围间隙的MR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总结血管周围间隙发生部位及MRI表现,提高其诊断符合率。方法随机选择磁共振检查显示有血管周围间隙的病例130例;其中16例进行了MR增强扫描,21例行弥散加权成像;19例行CT检查,4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130例病例血管周围间隙均为双侧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点状、条状或线状,边界清晰锐利,条形或线形的血管周围间隙多成簇出现,且沿着纤维走行方向排列。发生部位包括前连合两侧(97.69%,127/130)、近大脑凸面的半卵圆中心(85.38%,111/130)、脑干大脑脚处(37.69%,49/130)、极外囊(23.85%,31/130),小脑齿状核旁白质仅见1例。MRI不同序列显示间隙信号与脑脊液信号完全一致,增强扫描无强化征象。随访病例均未发现明显变化。小血管周围间隙见于任何年龄组的所有130例病例,而17例可见大血管周围间隙间隙,其中3例有轻度占位效应。结论血管周围间隙可见于任何年龄,好发生于前连合两侧、近大脑凸面半卵圆中心、脑干大脑脚、极外囊,呈条形或线形、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锐利,绝大多数无占位效应,MR成像各种序列显示与脑脊液信号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6.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显示正常人脑白质纤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应用DTI技术显示正常人脑白质纤维,探讨其与解剖学描述的一致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行颅脑MRI与颅脑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扩散张量成像扫描(b值=0,500s/mm2),在SiemensLeonardo工作站应用纤维束跟踪软件(SiemensStandar12dirs)进行后处理重建出白质纤维束。结果对主要白质纤维如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胼胝体、扣带、上纵束、下纵束、上枕额束、下枕额束、钩束进行模拟显示,不同纤维需要选择适合的感兴趣区、各向异性阈值、角度阈值、步长和体素内采样数目等参数,显示结果与解剖学描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利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可模拟显示正常人脑白质纤维,与解剖学描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是在活体中研究人脑白质纤维的一种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Cobb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2例报告结合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Cobb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2和13岁。临床症状为下肢无力,查体见皮肤血管瘤、下肢肌力下降。均行Mm、CT、DSA检查并经手术治疗。结果 MRI显示2例椎体多发血管瘤,T1WI呈高或略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压脂像(STFIR)呈低信号;相应节段椎管及肌肉内见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有流空现象;增强扫描椎管内病灶呈明显强化。CT平扫仅显示椎体血管瘤,表现为局部骨小梁增粗,呈网眼状,冠、矢状面重建可见栅栏征。DSA示肋间动脉、肋下动脉增粗、紊乱,周围静脉提前显影并增粗迂曲,多个椎体内可见紊乱血管团。结论 MRI能明确显示Cobb综合征椎体、椎管、脊髓、肌肉等组织的病变及其范围,结合皮肤表现对该病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肝脓肿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信号特点。方法:对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肝脓肿患者MRI平扫及增强后动态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单发肝脓肿13例,多发8例,共39个主病灶,15个伴多发子灶。39个主病灶中,"簇样征"3个,蜂窝网格状、花边样征24个,"环靶征"12个。平扫示主病灶T1WI间隔及壁呈等低信号、脓腔低信号,T2WI间隔及壁略高信号、内脓腔呈更高信号;子病灶中央见点状T1WI低、T2WI高信号;20个主病灶周围见片状或肝段性T2WI高信号。增强后动态扫描:①动脉期肝脓肿27个主病灶分隔及边缘轻度强化,12个主病灶壁轻度强化、其中10个壁边缘明显强化;②门脉期分隔或/和壁强化逐渐明显、壁边缘持续强化,边界更加清晰;③延迟期(1~5min)分隔或/和壁持续强化。30min延迟扫描8个主病灶,壁内层仍见强化,壁边缘强化减退;④子病灶环边缘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逐渐明显;⑤主、子病灶坏死脓腔均无强化;⑥28个主病灶周围见片状或肝段性动脉期一过性强化。结论: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能较好的显示肝脓肿的发生、演变、发展及转归过程,反映肝脓肿的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磁共振、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价值,并以宫腔镜及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的MRI、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并与宫腔镜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MRI诊断符合率为96%,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83%。MRI、阴道超声对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分型符合率分别为90%、80%。MRI分型结果与病理结果密切相关,对Ⅰ型粘膜下肌瘤的评价MRI与超声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MRI对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及确定分型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0.
Rathke囊肿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thke囊肿是一种起源于垂体Rathke囊的良性上皮性囊肿.1913年由Goldzieher首次报道.由于本病在发病部位、病变形态、内容物性质及影像学表现上与其它鞍区囊性病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术前经常易误诊为囊性颅咽管瘤,囊性垂体瘤,垂体瘤卒中,蛛网膜囊肿等疾病,所以术前正确诊断率较低.由于以上病变的病理性质、生物学行为不同,采取的手术方式亦不同.因此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对于临床治疗、处置及病人的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有关Rathke囊肿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和介绍,包括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病理学表现等,着重介绍CT、MRI等影像学相关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