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3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69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302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42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摘要:目的 了解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临床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敏感性。方法 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或 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按2018年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读,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 果 2018年共检出962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2.7%(218/962);革兰阴性菌占77.3%(744/962)。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占 24.9%,分离率最高;然后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主要分离于呼吸道和分泌物标本,分别占38.6%和22.6%。对 革兰阳性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各占29.4%和91.3%, 尚未检出耐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里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各占29.8%和70.2%,目前还没有分离出对万 古霉素产生耐药的肠球菌。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菌检出率各占其菌种的56.8%、44.2%和5.3%。肠杆 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然保持高敏感性,其中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均 ≤4.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较高,为20.9%,但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妥布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2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 率为78.9%,对除阿米卡星、米诺环素以外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5%。结论 该院主要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不 同程度耐药,应加强医院感控措施,细菌室专业人员应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 菌药物,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耐药菌株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72.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O1)通路在当归多糖(ASP)对抗小鼠造血干细胞(HSCs)衰老中的作用,探讨ASP抑制HSCs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衰老组、ASP组;衰老组采用X线全身均匀照射,建立小鼠HSCs衰老模型;ASP组在照射期间给予200mg/kg ASP灌胃;对照组和衰老组给予等容量NS灌胃.免疫磁珠法分选HSCs,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免疫荧光检测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SIRT1及FOXO1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衰老组HSCs SA-β-Gal染色阳性率及ROS产量增加(P<0.05);SIRT1与FOXO1表达减少(P<0.05).与衰老组比较,ASP抑制小鼠衰老HSCs 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ROS产量的增加(P<0.05);同时抑制SIRT1与FOXO1表达的减少(P<0.05).结论 ASP可能通过调控SIRT1/FOXO1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延缓小鼠HSCs衰老.  相似文献   
173.
人参总皂甙诱导人造血基质细胞表达IL-3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璐  王亚平 《解剖学报》2004,35(1):49-54
目的 研究人参总皂甙(TSPG)对人早期血细胞发生的影响及其机理,进一步探讨人参“补气生血”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机理。方法 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HGF)生物活性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研究TSPG对造血基质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3(IL-3)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 TSPG体外作用能明显促进人早期髓系多向性造血祖细胞(CFu-Mix)的集落形成;经TSPG诱导制备的人骨髓基质细胞(BMSG)、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单核细胞株(THP)条件培养液对CFU-Mix的增殖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经TSPG诱导后BMSC、EcV304、THP细胞内IL-3的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提高。结论 TSPG能促进人早期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其机理可能与TSPG诱导人造血基质细胞表达IL-3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4.
为了解人类补体成份C4遗传多态性,用神经氨酸酶和羧肽酶B处理EDTA抗凝血浆,继以琼脂糖高压电泳、免疫固定及薄层激光密度扫描等技术对云南普米、傈僳、纳西和怒4个少数民族进行补体C4遗传多态性的检测,并与湖北汉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5个民族的C4A/C4B表型分布不完全相同。在基因频率方面:C4A除普米族以C4Q0最高外,其余均以C4A3为高;C4B在5个民族中都以C4B1最高,其余参差不等。湖北汉族与4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C4A2,C4A3,C4A5和C4B22;4个少数民族之间同样存在较大差异,普米族与其他3个少数民族的差异最为显著,其次是傈僳族,纳西族和怒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5.
散发性脑炎(散脑)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病变损害脑实质,脑电图对散发性脑炎诊断和疗效观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我院6年来临床诊断为散脑的43例脑电图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6.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患者中hMLH1和hMSH2基因遗传性突 …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患者错配修复基因遗传性突变,对患者的家族成员进行遗传咨询和症状前的基因诊断。方法用PCR-异源双链体形,成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14例HNPCC、10例有家族史大肠癌患者的外周血细胞DNA,分析其错配修复基因  相似文献   
177.
目的 观察大鼠神经干细胞(NSC)植入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脑纹状体后的存活、分化及功能状态.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NSC,单克隆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多向分化潜能和特异性标记nestin.建立PD大鼠模型,纹状体内植入DAPI标记的NSC,检测6-羟基多巴胺(6-HHDA)诱发的旋转行为,荧光检测标记细胞的分布情况,免疫细胞化学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细胞分化和神经递质含量.结果 培养的NSC表达nestin,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NSC植入PD模型大鼠纹状体后大鼠诱导旋转行为显著改善(P<0.05);NSC在脑内迁移,并在纹状体内形成少量酪胺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纤维;植入后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上升,2个月时分别增加3.6倍和2.8倍,4个月时增加3.4倍和2.4倍(P<0.01).结论 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大量扩增后植入PD脑内能长期存活并分化、分泌神经递质,从而部分改善PD症状.  相似文献   
178.
人参总皂甙诱导造血生长因子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亚平  祝彼得 《解剖学报》1997,28(3):304-308
为探讨人参“补气生血”的现代生物学机理,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生物活性检测等技术,研究人参总皂甙(TSPG)对造血生长因子的诱导生成作用。结果表明,经TSPG诱导分别制备的脾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上清对髓系造血祖细胞(BFU-E、CFU-GM、CFU-MK)的体外集落增殖均有显著刺激作用。TSPG也能促进脾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IL-6;刺激脾细胞产生  相似文献   
179.
恶性肿瘤转移与患者免疫活性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和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检出率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组织和血液中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恶性肿瘤转移者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未转移者 (P <0 0 1或 P <0 0 5 )。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在各种情况下均呈现平行性的变化。结论 :恶性肿瘤能引起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的水平显著降低 ,肿瘤转移使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水平进一步下降。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检测可以了解肿瘤组织免疫活性细胞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0.
目的了解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系中MSH和MLH1基因大片段缺失情况及特点,以进一步完善中国人HNPCC家系遗传检测内容。方法取14个符合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的HNPCC家系肿瘤先证者外周血DNA,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技术结合GeneScan分析系统检测MSH2和MLH1基因大片段缺失。结果14例患者中有1例检测到MSH2基因第1~7外显子缺失,该家系另1例大肠癌患者和3个家系成员有同样的基因片段缺失。结论中国人HNPCC家系错配修复基因大片段缺失可能以MSH2比较常见。建议在中国人HNPCC家系遗传检测中常规包含错配修复基因大片段缺失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