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对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临床治疗的用药水平。方法:收集2008年10月—2009年2月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总处方数151 522张,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2 270张,占1.5%,表现为溶剂选择不合理998份、药物配伍不当721份、给药时间或剂量不当303份、药物选择不合理248份。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使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运用CRUSADE评分系统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ACS)患者抗栓治疗后的出血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NSTE-ACS患者共245例,对每例患者行CRUSADE评分并进行危险分层,其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115例[男68例,女47例,年龄为(63.5±3.6)岁],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130例[男79例,女51例,年龄为(66.2±9.1)岁].所有患者均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1年,观察期间的出血发生率.结果 245例NSTE-ACS患者中共有23例发生主要出血事件,出血发生率为9%,其中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最高,占整个出血人群的50%以上,其次为泌尿系统出血,脑出血和肺出血发生率相对较低.在115例UA患者中1年内共有7例发生了主要出血事件,总的出血发生率为6%,由极低危组到极高危组出血发生率依次为0%、0%、0.9%、1.7%、3.5%;130例NSTEMI患者中1年内有16例发生了主要出血事件,总的出血发生率为12%,由极低危组到极高危组出血发生率依次为0.8%、0.8%、1.5%、3.1%、6.0%.高危组和极高危组的出血风险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危险分层级别(CRUSADE评分)增大,出血发生率呈增加趋势,CRUSADE评分系统对于NSTE-ACS患者出院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风险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43.
王丽宁  刘磊明 《中医药研究》2009,(11):1384-1385
目的观察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防治多巴胺、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入.选通过静脉留置针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胺碘酮的患者300例(预防组200例,治疗组100例),每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最长不超过4d更换,对照组使用3M敷贴,最长不超过24h更换。判断并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例数及治疗效果。结果预防组中应用康惠尔贴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治疗组中应用康惠尔透明贴后可明显改善静脉炎的临床症状(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能有效防治多巴胺、胺碘酮所致静脉炎。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的MRI分型及其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FCD患者,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观察病变部位、皮质厚度、灰白质界限、白质信号及脑回和脑沟形态。分析病变区信号变化和皮质厚度,对FCD的MRI表现进行分型。结果 FCD的MR影像表现可分为3型:放射带型、高信号型及轻微型。放射带型10例,表现为皮质/皮质下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高信号,白质内异常信号从皮质向侧脑室延伸;高信号型25例,表现为皮质/皮质下片状T2WI/FLAIR高信号,皮质增厚,但无放射带;轻微型19例,表现为无皮质下高信号,皮质T2WI/FLAIR轻微高信号,皮质增厚。结论 FCD的病变表现多样,可分为放射带型、高信号型及轻微型3种类型,FCD的影像分型有助于其影像诊断和认识。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旨在观察高级别脑膜瘤的MRI特征和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1年7月在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就诊的30例高级别脑膜瘤患者MRI图像及Ki-67进行分析.MRI显示肿瘤内有无囊性成分、是否有硬膜窦、脑动脉主干及视神经等颅内重要结构累及或为颅内外沟通瘤,是否为颅内多发病灶.根据K i-67增殖指数,将患者分成<10%和≥10%两组.按病灶增强后平均直径,分为1(直径≤30 mm)、2(30 mm<直径≤40 mm)、3(40 mm<直径≤50mm)、4(直径>50 mm)组.以肿瘤是否复发为因变量,以肿瘤级别、Ki-67增殖指数分组、肿瘤直径分组、有无重要结构受累、肿瘤内有无囊性成分以及是否为多发病灶为自变量,用多元逻辑回归进行分析以确定影响脑膜瘤复发的危险因素.13例有既往手术史及其病理结果的复发性高级别脑膜瘤进行了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Ⅱ、Ⅲ级脑膜瘤的Ki-67增殖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Ⅱ、Ⅲ级脑膜瘤的复发组与尚未复发组之间的肿瘤级别、是否累及重要结构或为沟通瘤、是否为颅底病变、多发病变、囊性病变等项目之间的比较采用Wald法的x2检验.结果 根据2007年WHO脑膜瘤病理分级标准:Ⅱ级(非典型)和Ⅲ级(间变)脑膜瘤分别为13例和17例.其中16例为复发性脑膜瘤,3例Ⅱ级,13例Ⅲ级,14例为未复发性脑膜瘤,10例为Ⅱ级,4例为Ⅲ级.Ⅲ级脑膜瘤的Ki-67增殖指数(12.6%±8.5%)高于Ⅱ级组(5.7%±4.3%)(t=2.695,P=0.013).复发组的Ki-67增殖指数(12.3%±8.4%)高于非复发组(6.6% ±5.7%)(t=2.123,P=0.043).颅内重要结构受累在复发组(62.5%)及非复发组(21.4%)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x2=5.129,P=0.024).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复发风险随着脑膜瘤级别(x2=5.025,P=0.025),随着颅内重要结构受累(x2=4.527,P=0.033)及肿瘤体积增大(x2=4.158,P=0.041)而升高.Ⅲ级脑膜瘤复发的风险是Ⅱ级脑膜瘤的87倍(OR=87.950);重要结构受累的复发风险是未受累者的65倍(OR=64.590);肿瘤直径每增加一个等级复发的风险是低一级的5倍(OR=5.041).本组13例脑膜瘤组织学级别变化显示,从Ⅰ级脑膜瘤发展为Ⅱ级以及Ⅱ级脑膜瘤发展为Ⅲ级的平均病程为86.3个月和22.7个月,而Ⅲ级脑膜瘤平均复发时间为17个月.结论 肿瘤累及颅内重要结构及大肿瘤是增加高级别脑膜瘤复发的危险因素.Ki-67可作为预测脑膜瘤复发的指标之一.脑膜瘤的级别越高,复发率越高且复发时间间隔越短.  相似文献   
47.
目的:对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将我科2008年10月-2009年9月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氨溴素,每次15mg雾化吸入,2次/天.结果:两组比较2=4.76,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及周到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48.
患者男性,50岁,因"腹部外伤24 h"急诊以"腹部闭合性损伤"收入院.查体:腹平坦,全腹压痛阳性,伴有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其中以右下腹压痛为主;右下腹可触及1质硬包块,4 cm×4 cm大小,无压痛.辅助检查:WBC:6.5×109/L,GRA%:0.884,Hb:148 g/L.腹部CT:腹部包块待查.术中所见:见腹腔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约800 ml,回肠末端距回盲部约20 cm处破裂,破裂口约0.5 cm.  相似文献   
49.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可以有效地促进猕猴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目的:验证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猴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是否优于单纯细胞移植。方法:将急性重度脊髓损伤模型恒河猴分为3组,联合移植组采用控释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样细胞联合移植,单纯细胞移植组给予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制备脊髓组织石蜡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空洞形成情况,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空洞面积。结果与结论:对照组脊髓结构严重破坏,空洞面积大、累及范围广;单纯细胞移植组脊髓结构保存较好,有小面积空洞,偶有较大空洞形成;联合移植组脊髓结构保存最好,仅存在小面积空洞。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提示与单纯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比较,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更佳,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脊髓空洞的形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治疗包括急性白血病在内的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1])。临床上阻碍移植成功和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包括植入失败、免疫重建障碍、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和疾病复发4个方面,而GVHD,尤其是急性GVH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