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5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混叠效应对数字化X线影像的影响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数字X线摄影中混叠效应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使用Kodak CR900系统分别对矩形波测试卡和固定滤线栅成像。测试卡铅条在平行于激光扫描方向和呈45°角的放置方式下分别成像,观察两种影像对分辨率测试卡的显示情况。使滤线栅铅条的方向在平行和垂直于激光扫描方向时分别成像,在显示器上使用不同的放大率对滤线栅影像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种影像外观的差异。结果 测试卡影像上,3.93线对/mm以上频率的铅条影无法相互分辨,因此尼奎斯特频率为3.93 LP/mm。但在测试卡45°放置的影像中,频率为4.86 LP/mm的铅条仍能相互分辨。滤线栅铅条平行于成像板的激光扫描方向时,最终影像中显示出明显的条纹影。在显示器上使用不同的放大率观察时,栅条形成的条纹影宽度和方向都发生明显变化。铅条与激光扫描方向垂直时影像中的条纹影显著减弱。结论 CR应用中混叠效应会对数字影像产生不利影响,应根据设备的极限分辨率选择适当的固定滤线栅,栅频率应大于尼奎斯特频率。在摄影中,滤线栅的铅条方向应与成像板的激光扫描方向相垂直。在显示器上观察固定滤线栅摄影影像时,建议使用原始图像的整数倍的放大率。  相似文献   
62.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专业委员会主办, 河北省医师协会、河北省人民医院承办, 河北省医师协会医学技术专业委员会、石家庄市医师协会医学技术专业委员会协办的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大会于5月27日至29日召开, 会议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 36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多位国内医学影像技术、病理技术学、眼视光技术学和放射治疗技术学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在"规范引领、融合创新"的主题下就本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等作了多场精彩的大会主旨发言和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究动态观察及摄影对临床特诊病例的诊断价值。方法 按摄影状况,将114例动态观察及摄影病例分为摄影体位不正确或不合理、非常规摄影方式、胃肠道异物、取异物或术前手术定位、动态观察和突发医疗事件六类(检查涉及颅面、脊柱、胸部、腹部、骨盆和四肢等部位)。病例行CR检查,影像诊断疑诊后,动态观察采图或摄片佐证。结果 动态观察及摄影能对特诊病例疑诊予以揭示。结论 动态观察及摄影对特诊病例的影像疑诊能予以释解,但辐射剂量相对过大。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DR和CR的WNCR应用价值。方法 从摄影、诊断及辐射防护角度对急诊、ICU(病房)及婴幼儿WNCR进行评价。结果 摄影规模,DR大中连续,CR中小断续;单次检查显像出片用时,DR短,集体显像出片用时DR长;电量DR小;首次摄影成功率DR高;首次摄影失败原因,患者不完全配合居首位,位置不当和呼吸运动伪影居次,条件不当居三。DR中ICU比重大,CR急诊比重大,婴幼儿摄影是WNCR特殊点;DR甲级片比例高。ICU患者和协助家属、部分急诊和手术中患者、婴幼儿无防护。结论 WNCR临床效果满意,部分患者无防护。总评估,DR优于CR。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鼻窦CT扫描中,前置和后置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并寻找最佳的迭代组合。方法以1具离体头颅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鼻窦CT常规扫描条件[噪声指数(NI)=8],以及前置ASiR-V的不同等级(0~100%,间隔为10%)进行螺旋扫描,所得原始数据使用后置ASiR-V的不同等级(0~100%,间隔为10%)进行骨算法和标准算法重建,共获得242个鼻窦薄层图像序列。选择特定的感兴趣区(ROI)测量CT值,并计算图像对比噪声比(CNR)和品质因子(FOM)。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智能毫安(Smart mA)值。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对ASiR-V各等级与对应的CTDIvol、Smart mA、CNR、FOM进行比较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相同后置不同前置ASiR-V骨算法和标准算法图像的CNR进行分析比较。主观评价采用双盲法由3名高年资放射诊断医师以4分法(4分为最佳)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随着前置ASiR-V等级(0~100%)的增加,Smart mA、CTDIvol均减低,呈线性负相关(r分别为-0.981、-0.976,P均<0.001);Smart mA降幅为72.05%,CTDIvol降幅为71.22%。前置ASiR-V相同,随后置ASiR-V等级增加,骨算法和标准算法图像对应的CNR呈上升趋势,呈正相关(骨算法图像:R2分别为0.976、0.992、0.982、0.982、0.975、0.975、0.979、0.996、0.952、0.978、0.965;标准算法图像:R2分别为0.944、0.990、0.988、0.993、0.996、0.987、0.984、0.996、0.996、0.990、0.965);后置ASiR-V相同,随前置ASiR-V等级增加,骨算法和标准算法图像对应的FOM呈波动变化(骨算法图像:R2分别为0.335、0.341、0.344、0.364、0.385、0.405、0.418、0.429、0.455、0.474、0.516;标准算法图像:R2分别为0.223、0.278、0.327、0.285、0.309、0.329、0.325、0.346、0.360、0.390、0.380)。以上各种前置和后置迭代等级组合所得图像主观评价均可满足诊断要求(评分≥3)。结论当NI=8时,骨算法最佳前置和后置迭代等级组合为80%和100%;标准算法最佳迭代等级组合为100%和100%。鼻窦CT扫描中,选择恰当的前置和后置迭代等级组合,能够在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模式下行头颈部和胸部CT扫描时,管电压的改变对辐射剂量及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模式下,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进行常规CT扫描。自动管电流模式下,管电压分别手动选择70、80、100、120和140 kV,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进行常规CT扫描。每种管电压下定位像扫描3次,再进行1次螺旋扫描。头颈部模体在眼眶中心及第5颈椎(C5)椎体上缘层面选取感兴趣区(ROI),胸部模体在肺尖及气管分叉层面选取ROI,测量记录对比噪声比(CNR)。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每次扫描时眼晶状体和乳腺的器官剂量(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计算定位像和螺旋扫描的累积值。记录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计算CTDIvol累积值。最后通过计算品质因数(FOM),找到最优化的管电压值。结果 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模式时,头颈部自动选择120 kV和108 mAs,胸部自动选择80 kV和167 mAs。自动管电流模式时,手动选择70 kV时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小(分别为0.779和4.070 mGy),140 kV时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大(分别为2.571和25.670 mGy)。70 kV时乳腺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小(分别为0.698和0.900 mGy),140 kV时乳腺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大(分别为3.452和7.400 mGy)。CNR值在眼眶和C5椎体上缘层面分别为51.30~118.36和80.78~173.12,在肺尖和气管分叉层面分别为50.15~129.58和49.63~115.40。FOM因子在眼眶层面80 kV最大,在C5椎体上缘层面120 kV最大,在肺尖和气管分叉层面都是70 kV最大。头颈部模体最佳管电压:眼眶层面手动100 kV,颈部层面自动管电压模式(120 kV)。胸部模体最佳管电压:手动100 kV。结论 管电压的选择对CT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影响较大。对于常规CT扫描,手动100 kV适合眼眶区域扫描,自动120 kV适合颈部区域扫描,手动100 kV适合胸部扫描。  相似文献   
67.
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性能评价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光激励荧光体X线摄影,是一种X线摄影影像的数字采集技术。CR利用成像板(Imaging Plate,IP)进行病人影像的高敏感性记录,尽管看上去与传统的增感屏很相似,但其功能有很大的差异,它在光激励荧光体中记录X线影像,并使其影像信息以电信号方式提取出来。常规X线屏/片体系实现了三个功能:影像的记录、显示和存储。而CR通过使用不同的更加先进的介质和设备,将这些功能分离,以计算机为核心把它们联成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68.
放射诊断成像的频次和对公众的累积剂量不断提升, 带来的辐射风险引起广泛关注, 但人体所接受辐射剂量的准确测量很难实现。蒙特卡罗模拟作为以概率统计理论为指导的数值计算方法, 已应用于各种放射诊断成像的剂量评估、成像优化和辐射防护。本文就蒙特卡罗方法的原理、蒙特卡罗模拟的建模过程及其在放射诊断剂量估算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9.
胸椎与胸髓磁共振影像的定位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胸椎与胸髓的MRI由于受到扫描线圈大小及扫描野的限制 ,常常难以准确定位。传统的定位方法是利用MRI上相应的体表影像来定位 ,如胸骨柄大概相当于第 2胸椎水平、胸骨角大概相当于第 4、5胸椎水平等。这种方法受到影像清晰度、个体差异、扫描体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无法准确定位。而对于胸椎肿瘤、胸椎结核及胸椎骨折等患者往往需要比较准确地指出其发生病变的椎体。因此 ,胸椎与胸髓的MRI需要一种相对比较准确、行之有效的定位方法。一、材料与方法笔者借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MR室利用浓缩维生素AD胶丸的方法 ,并加以改进 ,总…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颞骨CT的不同扫描方式对眼晶体剂量的影响。方法 在相同管电压和有效mAs下,对成人离体头颅标本分别行横断位和冠状位的标准单层连续扫描、常规多层螺旋扫描以及改良的多层螺旋扫描。分析各种扫描方式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被检体有效剂量,并使用热释光剂量片测量晶体的器官剂量。结果 单层连续扫描时总体有效剂量为1.21 mSv,横断位扫描的晶体剂量为50.96 mGy,冠状位晶体剂量为1.73 mGy;常规多层螺旋扫描的有效剂量为0.803 mSv,晶体剂量为40.17 mGy;改良的多层螺旋扫描的有效剂量为0.803 mSv,晶体剂量为10.33 mGy。结论 相同管电压和有效mAs下,单层连续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的总体有效剂量和晶体剂量分别是常规螺旋扫描的1.51和1.31倍。改良的多层螺旋CT扫描方式可将螺旋扫描时的晶体剂量降低74.3%,可作为临床颞骨CT扫描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