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450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总结450例Ⅲ、Ⅳ期内痔、环状混合痔、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前突患者接受微创手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行切除术(Pr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手术前后临床护理,认为主要护理经验为①术前应充分做好心理护理,讲解麻醉及手术相关知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②术后护理重点是防治并发症的发生;③做好出院康复指导.  相似文献   
102.
痛风性关节炎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增强对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采集0.5年来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2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习惯、家族史、合并疾病、误诊情况、每次发作的诱发因素及临床表现等资料。结果患者全部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0±16)岁。有家族史者1例(占3.6%)。平素常有高嘌呤饮食者9例(占32.1%)。以足第一跖趾、跗骨、踝和膝关节炎为首发表现者分别为19例(占67.9%)、5例(占17.9%)、3例(占10.7%)和1例(占3.6%);有手部掌指关节受累者3例(占10.7%);有痛风石者15例(占53.6%,含5例肾结石);有7例患者(占25.0%)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中年男性、以单或寡关节急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第一跖趾关节最常受累。其发病可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相关,并常合并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3.
蛋白C抗凝系统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抗凝因子蛋白 C(PC)、蛋白 S(PS)及血栓调节蛋白 (TM)在尿毒症、凝血异常导致出血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及发色底物法测定 4 5例尿毒症血液透析 (血透 )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 PC抗原 (PC:Ag)、PC活性 (APC)、血浆总 PS(TPS)、血浆游离 PS(FPS)及 TM含量。结果 :尿毒症患者 PC:Ag、TPS、FPS、TM和 D二聚体 (DD)含量及 AP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或P<0 .0 0 1) ;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 APC、TPS、FPS及 DD血透后明显升高 (P<0 .0 5或 P<0 .0 0 1) ;TM血透后明显降低 (P<0 .0 0 1) ;有出血并发症者血浆 PC:Ag、FPS、DD含量及 APC明显升高 (P<0 .0 5或 P<0 .0 1)。结论 :尿毒症患者蛋白 C抗凝活性降低 ,与尿毒症时高凝倾向和血栓形成有关。血透可激活原本已处于高凝状态的凝血系统 ,使体内蛋白 C抗凝途径的抗凝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4.
105.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与血流变检测指标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TC、TG)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糖尿病的影响.方法检测80例2型糖尿病患者TG、TC、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TC、TG、TGB、FIB、ηb、ηp、TK、HCT、ESR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这些危险因素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特别是血管并发症发生、加重的原因之一.临床治疗上应重视降脂、抗凝、扩容和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p53蛋白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以及颈淋巴结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37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VEGF和p53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用FⅧRAg显示MVD,行相对定量研究.结果甲状腺乳头状腺癌VEGF和p53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颈淋巴结癌转移组的VEGF表达率高于无癌转移组(P<0.05);而p53蛋白的表达率在前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颈淋巴结癌转移组的MVD高于无癌转移组(P<0.05).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 p53表达与MVD无关(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VEGF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还与其MVD相一致,提示VEGF的表达和MVD可作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证患者的情绪变化,观察疏肝解郁法治疗对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疏肝理脾片、护肝片连续治疗12周。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经症状自评量表评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抑郁、焦虑、敌对性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一定的情绪障碍,疏肝解郁法能有效改善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改善情绪障碍尤其是抑郁、焦虑、敌对性方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8.
梁新娥  熊焰 《医学动物防制》2011,(11):1056-1056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49岁。"外伤后右膝关节酸痛不适1月"入院。患者1月前不慎扭伤右膝后出现右膝关节酸胀不适,劳累活动后加剧,休息后略有缓解,未行特殊诊治。近1周酸胀不适加重并伴右膝关节外侧疼痛,既往史无特殊,自患病以来自诉乏力,否认咳嗽、盗汗、发热等症状。门诊右膝关节X线片(见图1)见右侧腓骨小头内见片状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其外缘似见骨膜反应。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别选择SP3和CB11抗体检测HER-2,研究FDA与ASCO/CAP评分标准对浸润性乳腺癌HER-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评价作用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SP3和CB11二种HER-2抗体分别对112例粗针穿刺活检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根据ASCO/CAP标准和FDA标准对判读评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ASCO/CAP和FDA二种标准对SP3抗体染色的HER-2表达情况评价相同(7.1%阳性,12.5%不确定,80.4%阴性);采用CB11抗体染色FDA标准评价15.2%阳性,38.4%不确定,46.4%阴性;而ASCO/CAP标准评价为13.4%阳性,40.2%不确定,46.4%阴性。两系统重复性比较,应用FDA和ASCO/CAP出现的分歧病例分别为10.7%(12/112)和6.3%(7/112)。结论该研究中CB11做为HER-2检测抗体的敏感性更高;同时,ASCO/CAP评分标准较FDA标准严谨并具有更好的可重复性,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院内ICU及NICU进修对提高急诊护士自我效能及病情观察能力、一岁以内小儿动静脉采血及新生儿院前急救技术的效果。方法将科室工作3年内的年轻护士8人按计划轮流安排至ICU及NICU进修10~30d,由ICU及NICU的责任护士一对一带教,出科由ICU、NICU的带教老师及急诊科护士长进行考核。结果急诊科年轻护士实施院内ICU及NICU短期进修后,护士的理论知识、病情观察能力、一岁以内小儿动静脉采血及新生儿院前急救技能较进修前明显提高。结论急诊护士院内ICU及NICU短期进修可提高年轻护士的综合能力、自我效能及门诊患者满意度,不失为无法实现大范围选送护理人员外出进修时的一种继续教育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