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丁琦  陆豪  严良  杨蕾  赵婕  熊毅 《临床眼科杂志》2007,15(6):551-554
目的探讨多焦视觉电生理(mf-ERG)二阶反应(SOK)中各环及各象限P_1波振幅和潜伏期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mf-ERG对正常组25例(36只眼)和POAG组50例(82只眼)进行检测,将mf-ERG SOK各环及各象限振幅和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早期POAG组第1-5环SOK P_1波反应密度值和潜伏期均较正常组降低,但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颞上、颞下象限P_1波反应密度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48、0.043);中期POAG组第2-4环P_1波反应密度降低和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4个象限振幅P_1波反应密度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鼻上、颞上象限P_1波潜伏期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晚期POAG组除第1环P_1波反应密度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4环及各象限振幅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1、5环及颞侧P_1波潜伏期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潜伏期均较正常组延长(P<0.05)。结论mf-ERG的SOK是分析视觉系统的非线性成分,主要反映的是视网膜内层的功能,第2~4环P_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异常有助于POAG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尤其是颞侧视网膜P_1波振幅反应密度值随着病程的进展而降低,SOK P_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异常可以较敏感检测出各期POAG视功能损伤程度,从而客观评价和反映各期POAG疾病对视网膜功能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家兔静注加替沙星后的眼内组织分布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30只家兔静注给药,不同时间采集标本,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眼内各组织中药物浓度,3p97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给药后泪液、房水、玻璃体、角膜、虹膜-睫状体和晶体组织中最高药物浓度分别为(110.13±17.22)μg/g、(0.72±0.089)mg/L、(0.67±0.059)mg/L、(4.95±1.27)μg/g、(6.6.9±0.57)μg/g和(0.39±0.11)μg/g;消除半衰期分别为(4.14±0.94)h、(3.39±1.10)h、(3.29±0.67)h、(2.98±1.70)h、(4.77±1.03)h和(9.15±2.88)h;AUC(0→T)分别为(514.68±112.20)μg.h/g、(2.34±0.14)mg.h/g、(3.26±0.25)mg.h/L、(18.49±1.68)μg.h/g、(36.09±2.05)μg.h/g和(1.71±0.13)μg.h/g。结论家兔静注加替沙星后眼内各组织中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可维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53.
中药薄盖灵芝注射液对家兔膜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与血生化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该注射液有增加家兔尿量,降低尿比重、血肌酐和血BUN,减轻蛋白尿以及在不同程度上纠正家兔低蛋白血症、增加血纤维蛋白原、保护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中药直肠用药法源于汉代张仲景的蜜煎导法,猪胆汁导法。现在临床上多采用中药栓剂或原药塞肛、中药煎剂的保留或不保留灌肠等。中药煎剂直肠点滴,实际上是中药保留灌肠法的一种改良用法。它较一般保留灌肠法患者不适感轻,注入药液量大,疗效更确实,操作也不复杂,所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1、肝硬化并血性腹水 刘某,男,52岁,1983年7月7日因乏力纳差4年余、腹胀加重并腹病5天来诊,症见面色晦暗,白睛黄染,腹大青筋、拒按,舌黯、舌边可见瘀斑、苔薄白。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拟诊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癌并血性腹水不排外。予保肝西药及中药三剂,嘱去外地确诊。处方:桂枝9克、茯苓9克、白芍9克、丹皮6克、桃仁9克、黄芪15克、防己9克、  相似文献   
56.
熊毅  关云萍  项宇识 《医学综述》2016,(5):1015-1017
目的探讨小脑延髓池径线的超声检查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12月沈阳市妇婴医院产科诊治的孕产妇242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产前超声检查,分析孕周与小脑延髓池宽度的关系。对所有孕妇进行随访,观察小脑延髓池宽度与胎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32周及之前,小脑延髓池宽度与孕周间呈正相关(r=0.724,P<0.05);33周及之后,小脑延髓池宽度与孕周间呈负相关(r=-0.721,P<0.05),小脑延髓池宽度<8.0 mm及8~10 mm的胎儿发生畸形的比例分别为0.58%(1/172)和3.08%(2/65),均显著低于小脑延髓池宽度>10 mm的胎儿畸形的比例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小脑延髓池发育与孕周存在密切关系,当小脑延髓池宽度明显增大至>10 mm,胎儿畸形发生概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对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2000名怀孕20~40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或者三维超声成像筛查胎儿是否患有先天性肢体畸形,并且按照连续顺序的追踪法去检查.结果 超声检测出肢体畸形的胎儿共40例,包括双足内翻2例,四肢短小畸形8例,双侧挠骨缺失6例,肢体姿势异常5例,双上肢前臂缺如2例,右小腿缺如3例,人体鱼序列征2例,挠骨发育不良伴手内翻3例,多趾9例,其中有30例合并其他畸形.产后诊断出胎儿畸形共50例,诊断准确率为80.0%(40/50),引产后追踪发现漏诊3例,包括2例多趾合并的少指漏诊、1例人体鱼序列征合并的重叠趾漏诊,漏诊率6.0%(3/50).结论 通过规范的产前超声检查可对胎儿股骨、肱骨长度进行测量,并对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在胎儿有肢体畸形倾向时能准确检出.  相似文献   
58.
目的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高血压病新型健康促进模式,并探索该模式对乐山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病的干预效果。方法建立由神经内科专业人员参与的监控管理、社区直接管理、患者及家庭组成的高血压病长程监控管理体系,并筛查出159例伴高血压病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方案。结果该新型高血压病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脑卒中预防中的高血压病管理效果,平均收缩压下降23.7 mmHg、舒张压下降11.4 mmHg。经干预后血压控制率从9.4%提高到70.4%。高血压病患者的知晓率、用药率、控制达标率、依从性、控盐、运动等均明显提高。结论该新型健康促进模式是脑卒中预防的有效措施,能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血压水平,减少高危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应加强社区的脑卒中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59.
从犬脑组织中提取总RNA,利用设计的一对引物N1/N2,扩增出1513bp的目的片段,通过SphI和SalI两个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得到了457bp、833bp、233bp大小的3个预期片段,从而能在8 h内快速做出正确的诊断。试验表明,用该技术检测狂犬病病毒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合于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RT-PCR技术获得β-catenin基因,构建重组的克隆载体,再进行亚克隆构建重组pcD-NA3.1(-)myc/hisA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增殖的信号传导提供基础.方法:应用TRIZO试剂盒从胰岛瘤NIT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T-PCR获得β-catenin目的基因,胶回收后的PCR产物与pG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