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综合类 | 40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眼科学 | 23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1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家兔静注加替沙星后的眼内组织分布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30只家兔静注给药,不同时间采集标本,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眼内各组织中药物浓度,3p97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给药后泪液、房水、玻璃体、角膜、虹膜-睫状体和晶体组织中最高药物浓度分别为(110.13±17.22)μg/g、(0.72±0.089)mg/L、(0.67±0.059)mg/L、(4.95±1.27)μg/g、(6.6.9±0.57)μg/g和(0.39±0.11)μg/g;消除半衰期分别为(4.14±0.94)h、(3.39±1.10)h、(3.29±0.67)h、(2.98±1.70)h、(4.77±1.03)h和(9.15±2.88)h;AUC(0→T)分别为(514.68±112.20)μg.h/g、(2.34±0.14)mg.h/g、(3.26±0.25)mg.h/L、(18.49±1.68)μg.h/g、(36.09±2.05)μg.h/g和(1.71±0.13)μg.h/g。结论家兔静注加替沙星后眼内各组织中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可维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多焦视觉电生理(mf-ERG)二阶反应(SOK)中各环及各象限P_1波振幅和潜伏期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mf-ERG对正常组25例(36只眼)和POAG组50例(82只眼)进行检测,将mf-ERG SOK各环及各象限振幅和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早期POAG组第1-5环SOK P_1波反应密度值和潜伏期均较正常组降低,但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颞上、颞下象限P_1波反应密度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48、0.043);中期POAG组第2-4环P_1波反应密度降低和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4个象限振幅P_1波反应密度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鼻上、颞上象限P_1波潜伏期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晚期POAG组除第1环P_1波反应密度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4环及各象限振幅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1、5环及颞侧P_1波潜伏期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潜伏期均较正常组延长(P<0.05)。结论mf-ERG的SOK是分析视觉系统的非线性成分,主要反映的是视网膜内层的功能,第2~4环P_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异常有助于POAG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尤其是颞侧视网膜P_1波振幅反应密度值随着病程的进展而降低,SOK P_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异常可以较敏感检测出各期POAG视功能损伤程度,从而客观评价和反映各期POAG疾病对视网膜功能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44.
45.
46.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CXC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诊治的30例MS患者作为MS组,MS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同期选取30例其他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NINSD)患者作为NINSD组,所有患者均取外周血和脑脊液,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fh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XCL13水平,比较MS组和NINSD组外周血和脑脊液中Tfh和CXCL13水平,比较MS组治疗有效者(n=24)和治疗无效者(n=6)的Tfh和CXCL13水平,比较MS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和脑脊液中的Tfh和CXCL13水平,分析Tfh与CXCL13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在外周血及脑脊液Tfh、CXCL13水平方面,MS组治疗前[(38.75±4.10)%、(18.04±2.08)%和(76.22±8.04)pg/ml、(21.65±2.32)pg/ml]明显高于NINSD组[(20.34±2.46)%、(8.24±1.41)%和(26.59±2.88)pg/ml、(3.34±0.58)pg/ml],MS组治疗后[(30.26±3.42)%、(14.87±1.63)%和(45.06±4.87)pg/ml、(3.34±0.58)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MS组治疗有效者治疗后[(24.32±2.89)%、(10.24±1.52)%和(36.25±3.82)pg/ml、(9.63±1.24)pg/ml]明显低于治疗无效者[(54.02±5.57)%、(33.39±3.67)%和(80.30±8.21)pg/ml、(29.88±3.28)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fh水平与CXCL13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Tfh、CXCL13水平的异常与MS的发病及病情转归有关,甲泼尼龙治疗可使MS患者的Tfh、CXCL13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腹壁下动脉(IEA)的活体形态学表现与腹股沟疝的多层螺旋CT(MSCT)增强影像特点.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成人无腹壁疝者(无疝组)的腹部MSCT增强扫描影像用于IEA的活体形态学研究;选取同期济宁医学院附属云阳人民医院经手术证实(手术组,83例)和同期影像临床综合确诊(非手术... 相似文献
48.
环磷酰胺和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 32 5例发病 72h内入院的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 16 2例 ,接受急性脑梗死的基本治疗 ;处理组 16 3例 ,接受环磷酰胺 0 .1~ 0 .2g/d、秋水仙碱 1mg/d和基本治疗 ,共 10d。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发病后 2周及 1、2、3个月进行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 (MESSS)评分 ,于发病后 2周及 1、2、3个月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BI)。同时测定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烯醇酶 (NSE)水平。采用发病后 3个月减少的MESSS百分数和 3个月末BI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1)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P <0 .0 5 ) ,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 )处理组NSE治疗后下降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3)处理组有2 2例发生副作用 (占 13.8% ) ,其中白细胞减少 7例 ,恶心 11例 ,呕吐 3例 ,腹泻 8例。对照组 5例发生副作用 ,腹泻2例 ,恶心不适 3例。结论 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能显著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改善预后 ;但此疗法有一定的副作用 ,临床使用时应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49.
50.
1一般资料 门诊病人127例中,男51例,女76例;病程1~15年,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68岁.其中风寒偏胜型30例,湿热偏胜型35例,气滞血瘀型29例,肝肾亏损型33例.均在四肢关节肌肉有不同程度的红、肿、重着、疼痛典型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