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3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评价服用格列齐特缓释片 (达美康缓释剂 30 mg片剂 )治疗 12周后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并与普通剂型比较。研究中将 15 9例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到格列齐特缓释剂组和普通剂型组进行治疗。治疗 12周后以血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 ,评价服用格列齐特缓释片对 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对不良事件、主要体征、心电图以及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分析 ,评价 12周治疗对 2型糖尿病病人的安全性。结果显示 12周治疗后 ,格列齐特缓释剂组和普通剂型组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非常接近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2.
血浆血管生成素2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4年6月至2005年7月我科住院患者116例,其中行眼底检查确诊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31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30例和非糖尿病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5例。1.2方法1.2.1标本留取于清晨空腹,抽取全血后注入EDTA抗凝管内,30 m  相似文献   
13.
1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在人淋巴结的表达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 G Fs) m R N A 在人正常淋巴结的表达与分布,探讨 I G Fs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地高辛标记人 I G Fs 10 个反义 R N A 探针和原位杂交的方法。结果 发现 I G Fs 基因主要在淋巴结间质的网状细胞表达, I G F I、 I G F B P2 和 I G F B P3 阳性表达细胞在淋巴结较均匀的分布, I G F I I R 多分布于外皮质区, I G F B P4 和 I G F B P5 m R N A 阳性表达多见于皮质深层。结论 在淋巴结 I G Fs 主要以旁分泌的形式产生,其对于免疫功能的维持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肢端肥大症是Marie 1886年证实的第一个垂体疾病。由于垂体前叶细胞过度分泌人生长激素(hGH),导致全身组织增生肥大及物质代谢紊乱。自1895年Huchard首次报道3例肢端肥大症有心脏增大以来,不少临床和病理的回顾性分析,提示肢端肥大症患者忠心血管病频率增加。表现心脏不成比例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S)人群超声检测的动脉僵硬度改变。方法 对以心血管危险因素优先人选的221例个体记录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的病史和治疗史,测定血压、体重指数、血脂,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中华糖尿病学会提出的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对参试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测量并计算颈动脉血管僵硬度指标:舒张系数(DC),动脉顺应性(AC),动脉僵硬指数(SI),杨氏弹性模量(YEM)。结果 反映舒张功能的指标DC和AC在MS组较非MS组减低(P〈0.05),反映僵硬度的指标SI较非MS组显著升高(P〈0.05),非心血管疾病人群MS组DC仍较非MS组低(P〈0.05);按含MS组份数目不同进行分组,DC和AC随MS组份数的增多而减少(其中DC趋势检验P〈0.05),SI和YEM随组份数增多而增多。结论 MS个体颈动脉僵硬度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对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同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85年1月至2008年4月入院的1 19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共100例行手术治疗,98%(98/100)病例绛病理检查确诊为胰岛素瘤.术前各项定位检查的阳性率:B超22.9%(17/74),CT 55.2%(48/87),磁共振(MRI)58.8%(10/1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76.6%(49/64),内镜超声(EUS)93.3%(42/45),超声造影(UC)94.7%(18/19).每项检查的准确率:B超88.2%(15/17),CT 87.5%(42/48),MRI 90.0%(9/10),DSA 100.0%(49/49),EUS 85.7%(36/42),UC 83.3%(15/18).术前有1~3项定位检查阳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8.9%(24/27)、96.9%(32/33)及94.7%(18/19).手术组中,63例行CT和B超检查,阳性率47.6%(30/63);53例行CT和DSA检查,阳性率为75.5%(40/53);37例行CT和EUS检查,阳性率为89.2%(33/37);31例行EUS和DSA检查,阳性率为90.0%(28/31);14例行DSA和UC检查,阳性率为78.6%(11/14);13例行CT和UC检查,阳性率92.3%(12/13);11例行EUS和UC检查,阳性率90.9%(10/11).结论 术前有2项以上相符合的定位榆查,能大大提高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以CT、DSA、EUS和UC中的两种组合阳性率较高.兼顾费用和检查的创伤,推荐采用CT、EUS和UC中的两种组合定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RIA测定了77例糖尿病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浓度。结果表明血清β_2m浓度在糖尿病蛋白尿组(15例)最高,为5.65±0.80μg/ml(M±SE),在单纯视网膜病变组(22例)高于无并发症组(40例),分别为3.01±0.12和2.44±0.06μg/ml,无并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34例)比较无差异,后者为2.44±0.08μg/ml。糖尿病蛋白尿组血BUN和Cr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意义及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血糖控制与糖尿病并发症 在糖尿病治疗学上存在很大争议,争议的焦点为血糖控制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自上世纪20年代初胰岛素问世后,人们认为糖尿病的治疗问题已彻底解决。然而,40~50年代经胰岛素治疗的患者20~30年后出现多种糖尿病并发症,这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人类对糖尿病的认识一直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早期只意识到干渴、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消耗症状和尿中出现尿糖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后来发现血糖升高才是导致这一系列临床表现的基础 ;以至最近几十年人们都一直还在使用血糖这一指标来诊断糖尿病。随着大量流行病学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寻找出了空腹和口服 75g葡萄糖后 2h的血糖与微血管病的相关切点 ,从而确定了目前诊断糖尿病的血糖值。作为连续变量的血糖值 ,在相当程度上是能比较有效地反映出众多糖尿病与临床后果之间的联系 ,血糖升高 ,则微血管病发生相对危险性的可能性就增大。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