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大肠菌群检验检样稀释度选择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个实验室对大肠菌群检验时,由于选择检样的稀释度不同而导致最终检验结果相反事例的讨论,表明检样稀释度的选择与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直接相关,检验者应根据实际选择适当的稀释度,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2.
通过近20年文献痤疮证型调研,从杨柳教授<痤疮中医辨证分型指南(初稿)>4种痤疮证型展开痤疮的病因病机探讨,对目前存在有痤疮分型极不统一的现状进行理论上的梳理,统一病因病机上的认识,从而规范痤疮证型标准.认为痤疮可以用肺经风热、湿热蕴结、冲任不调和痰瘀凝结进行病因病机的阐述,为痤疮证型的统一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本研究旨在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获得自身抗体,并从中鉴定筛选出抗核抗体.方法 利用人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SLE患者来源的全人单克隆自身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k assay,ELISA)方法测定阳性杂交瘤细胞上清抗体浓度,并以HEp-2细胞为底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筛选出抗核抗体.结果 共获得48株稳定分泌IgG型全人单克隆自身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12种细胞上清抗体浓度大于1 500 ng/mL,占25%,通过免疫荧光鉴定从中筛选出3种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分别为周边型、斑点型和核仁型.结论 全人单克隆自身抗体的制备及抗核抗体的筛选鉴定,为开发新型单克隆抗体药物以及研究SLE的致病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4.
患者女,23岁。体检发现胰腺占位就诊我院。超声及CT示胰腺体尾部实质性占位,肝右前叶囊实性包块,考虑为胰腺囊腺癌伴肝内转移。行胰、肝占位及脾切除术。术后大体病理检查:(1)胰腺:胰腺组织10.0 cm×8.0 cm×6.0 cm,切面见一8.0 cm×8.0 cm×4.0 cm的包块,肿块切面呈灰褐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对伽玛刀手术后难治性脑水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伽玛刀术后难治性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贝伐珠单抗治疗3周后采用头颅MRI和格拉斯哥(GCS)评分评估疗效,治疗6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生活质量。结果靶向贝伐珠单抗治疗在1周后与脑水肿相关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3周后,头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意识清醒,偏瘫肢体运动逐渐恢复,病理反射消失。治疗后G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评分明显降低[(9.162±0.546)分比(13.541±1.287)分,P=0.036]。T2WI序列显示水肿最大层体积减小[(203.161±22.154)cm3比(16.151±2.152)cm3,P<0.001]。治疗6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评分明显升高[(3.846±0.587)分比(1.390±0.168)分,P=0.026]。4例发生高血压,发生率为15.38%。结论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能明显改善难治性脑水肿,逆转病变,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7.
立体定向技术自创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有框架和无框架两个阶段,并衍生出 功能神经导航和立体定向机器人等技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的治疗,且逐渐渗透到 其他临床医学领域。本文就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概况、临床应用、现存问题、总结与展望这4个方面进行 综述。  相似文献   
68.
脑血管病是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死亡率的疾病。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作为脑血管病 可控的危险因素逐渐受到重视。但Hcy是否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仍存在争议,降低Hcy是否可改善 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预后也存在不同的意见。本文综述了HHcy血症与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增殖状况。方法:采用大鼠尾状核注射自体动脉血建立脑出血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微创术干预脑出血组(微创组)3组,在3.0 T磁共振下扫描观察血肿变化及鉴定建模成功,在第1、7、14、21天测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检测Nestin与BrdU共表达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和增殖及灶周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结果:MRI扫描发现微创术组于7~21 d脑出血后灶周水肿减轻;第7、14天时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小胶质细胞激活受抑制,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均P0.01);微创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表达于7~21 d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但与脑出血组及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MRI仪器可成功观察大鼠微创血肿清除术和脑出血灶周水肿变化。微创术可减轻脑出血后灶周水肿、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可能通过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增殖,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提高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