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21.
为了比较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群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特点以及性别、教育程度、病程、抗抑郁药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各指标的影响。选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2001—10/2004—12住院抑郁症患者78例。另选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身体健康的职工与在院研究生80人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记录眼球注视点数、眼球注视总距离、眼球注视平均距离、认知探究分、反应性探究分。结果为①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对抑郁症患者的特异性为61.5%,正常人的特异性为96.3%。②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眼球注视点数、认知性探究分、眼球注视总距离以及反应性探究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24.05&;#177;5.30),(30.96&;#177;6.34)个;6.27&;#177;0.86,7.20&;#177;0.89;(424.12&;#177;146.12),(563.70&;#177;164.79)mm;9.69&;#177;1.43,10.85&;#177;1.10,(P〈0.01)]。⑨不同性别、教育程度、病程抑郁症组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单用抗抑郁药组与合用两种抗抑郁药组除眼球注视总距离、眼球注视平均距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外[(465.01&;#177;143.76),(330.45&;#177;122.04)mm,(20.33&;#177;4.93),(16.23&;#177;3.76)mm,(P〈0.05)],D判别分值、眼球注视点、认知功能探究分、反应性探究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①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的假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②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基本不受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单一使用抗抑郁剂与合用两种抗抑郁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前瞻性观察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长期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随访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肾内科CAPD患者89例(完成随访且资料完整共78例)1年,随机分为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组(酮酸组,31例)、低蛋白组(26例)、常规蛋白组(21例)。检测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磷(P3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动态观察饮食治疗前、后6个月、12个月的RRF变化;并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腹膜透析超滤量、残余尿量、水钠潴留情况。结果3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腹膜透析超滤量及腹膜透析蛋白丢失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酮酸组、低蛋白组腹膜透析蛋白丢失量治疗后有下降趋势;同样,常规蛋白组尿蛋白定量治疗后较酮酸组、低蛋白组升高(均P<0.05),酮酸组治疗后尿蛋白量降低幅度最大(t=9.971,P<0.01);3组治疗12个月后残余尿量均明显减少,常规蛋白组较酮酸组降低更显著(t=8.445,P<0.05);但酮酸组血HCO3-值较常规蛋白组升高(t=6.460,P<0.05)。随观察时间延长,3组RRF均呈下降趋势,12个月时常规蛋白组RRF降低幅度最大,酮酸组最小,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酸组、常规蛋白组PA、RBP、TRF、Scr升高明显(P<0.01),但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酮酸组、低蛋白组血P3 、iPTH水平与常规蛋白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在保持良好营养状况的基础上,可有效保护CAPD患者的RRF,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掌握三亚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状况,明确优先解决的问题、重点干预人群,为制定慢性病防控与健康促进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各专题监测结果,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对居民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过去一年内住院病人疾病前5位为高血压、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炎。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外, ≥60岁年龄组慢性病患病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均<0.01)。40~<60岁组人群吸烟率最高,40~<60岁与≥60岁组经常饮酒、超重/肥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18~<40岁组。成人每日食盐与油摄入量限值知晓率、男性与女性健康腰围、正常BMI范围知晓率分别为28.66%、16.03%、16.92%、19.30%和17.24%。从未使用过限盐勺/限盐罐、控油壶、腰围尺和BMI尺的比例分别为82.74%、86.23%、74.20%和88.62%。中小学生超重/肥胖、腹型肥胖、视力不良和龋患检出率分别为13.71%、28.95%、44.17%和36.63%。结论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是危害三亚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60岁人群慢性病高发,≥40岁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较高,三亚市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行为低。应针对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和中小学生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干预,以达到防控慢性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4.
利乳康液对乳腺增生模型乳腺、子宫及卵巢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利乳康液对大鼠乳腺增生模型乳腺、子宫及卵巢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显微光镜法,结合图像分析仪计算模型鼠用药前后细胞腺腔(CA)、间质(GA)及细胞核(NA)面积,观察子宫、卵巢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①利乳康液对模型鼠乳腺腺腔扩张、间质水肿、细胞核增大均有明显的消散和治疗作用;②利乳康液能使模型鼠的子宫和卵巢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不仅对乳腺局部的病理性增生有所改变,且对子宫、卵巢的病理形态亦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功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5.
目的:观察甘氨酸(Gly)对ATP耗竭的犬近曲小管上皮细胞(MDCK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对复能时细胞损伤、增殖及代谢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正置显微镜观察、四甲基噻唑蓝(MTT)实验、3H-TdR掺入实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观察ATP耗竭时加入Gly对MDCK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后细胞复能时对细胞损伤、增殖及代谢情况的影响。结果:ATP耗竭2h后,Gly处理组细胞台盼蓝染色率较耗竭组降低约50%,LDH释放率明显减少,而3H—TdR掺入量为耗竭组细胞的3倍以上。复能不同时相,光镜下Gly处理组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台盼蓝染色率及LDH释放率均显著低于耗竭组,而MTT D值和3H-TdR掺入量明显高于耗竭组。结论:甘氨酸对ATP耗竭的MDCK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增加复能后细胞存活的机会.防止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提高受损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代谢潜能。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父母出院准备度以及教育质量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新生儿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教育质量量表对2021年1—4月泰安某三甲医院NICU即将出院的202例新生儿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NICU患儿父母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248.50±30.83分,出院教育质量总分为214.41±25.23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ICU患儿父母出院准备度及其各维度均与出院教育质量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新生儿的母亲、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影响新生儿父母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NICU患儿父母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教育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且两者呈正相关。接受调查的为新生儿的母亲、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待业和农民的父母,出院准备度得分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7.
潘超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4):89-92
探究对口腔正畸患者采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 12日-2022年7月12日于我院行口腔正畸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和研究 组,每组41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正畸支抗治疗,研究组采用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治疗,比较两组牙齿美学效 果、咀嚼功能、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PES评分、WE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 组高于对比组(P <0.05);两组治疗后咀嚼功能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比组(P <0.05);研究组 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比组的80.49%(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比组的 24.39%(P <0.05)。结论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牙齿美学效 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8.
目的通过室间质评回报结果的靶值和偏倚,对配套检测系统检测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来探讨医学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方法。方法依据文献介绍的芬兰Labpuality工作小组制定出用于临床化学实验室不确定度估计指南,用Abbotti2000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检测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利用此项目的批内、批间变异和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回报结果的靶值和偏倚变异,取95%的置信区间,计算该项目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浓度分别为4.0ng/ml、16.Ong/ml时,取95%的置信区间,包含因子k=2,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U=0.53ng/ml和u=1.56ng/ml。结论评价项目测量不确定度是实验室参加ISO15189认可的要求,医学实验室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时候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且一些标准物或参考物也很难得到,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国际或国家标准物质,导致医学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遇到很多困难,在没有标准物质和参考物质的情况下,利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回报结果作为“约定真值”评价配套检测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也是作为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可选择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9.
130.
缺血再灌注(IR)损伤在肝脏外科很常见.采用相关缺血预处理措施诱导肝脏产生保护相关蛋白质产生可能是较理想的IR肝脏损伤的保护措施[1-3].本研究探讨了三碘甲状腺素(T3)预处理对肝脏IR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