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9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再狭窄多种组织成分的变化,为揭示TIPS分流道再狭窄的形成机制提供更多的信息。方法 对6只25kg左右的家猪进行TIPS术,建成TIPS猪模型。14~21d后处死,取出肝脏TIPS组织做病理检查,包括大体标本检查,电镜检查,病理切片分别用HE染色、免疫组化分析anti-SMC-α抗平滑肌肌动蛋白-α)、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波形蛋白(vimentin)、肌球蛋白(mvoglobulin)、e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及i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等多个指标表达。将TIPS再狭窄组织与通畅的支架通道组织进行上述多项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 TIPS术后2~3周处死时,6只猪有4只猪出现不同程度再狭窄,其中有2只TIPS通道完全堵塞。电镜检查,再狭窄组织含大量增殖的胶原纤维、大量平滑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抗SMC-α、PCNA在再狭窄组织中表达为强阳性,在TIPS通道通畅的组织中,也有较强表达;波形蛋白在通畅的支架通道组织中表达为强阳性,而在支架再狭窄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弱;肌球蛋白正好相反,在再狭窄组织中表达较强,而在通畅的支架组织中表达减弱;eNOS在正常肝脏组织中为阳性表达,靠近TIPS再狭窄组织,表达有减弱;而iNOS在正常肝脏组织中为表达弱阳性,但靠近TIPS再狭窄组织,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猪TIPS模型中,再狭窄中主要为抗SMC-α阳性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强;正常肝脏组织中主要表达eNOS,而肝脏损伤后iNOS表达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2.
原发性肝癌并不同类型动-静脉瘘的介入放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DSA表现的分型及相应的介入治疗措施.方法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92例,依据DSA表现分为二型,各有轻、中、重三度.对轻度瘘者直接采用碘化油肝动脉栓塞化疗;对中度瘘者首次介入治疗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化疗,约1月后复查,如果瘘消失,则采用碘化油栓塞化疗;对重度瘘者,仅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结果轻度瘘47例,共行152次碘化油肝动脉栓塞化疗,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是68.1%和27.7%;中度瘘29例,首次介入治疗均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化疗,1月后27例得到复查,其中18例A-V瘘消失,获得碘化油肝动脉栓塞化疗共42次,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37.9%和6.9%;重度瘘16例,仅各行1次肝动脉灌注化疗,半年后随访无1例生存.结论1.将肝癌并A-V瘘在程度上进行分级有助于选择恰当的介入治疗方法;2.对轻、中度瘘的栓塞化疗是提高此类患者疗效的关键,尤其是对轻度瘘者的处理.  相似文献   
63.
添加不同类型、比例的显影剂后骨水泥性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添加不同类型、比例的显影剂后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合过程的变化,X线密度和抗压强度等生物力学的差异。方法用非离子碘造影剂和纯硫酸钡粉作显影剂分别加入PMMA,按粉∶液∶钡粉比例分别为15∶10∶3,15∶10∶1.5和粉∶液∶非离子碘造影剂分别为15∶10∶5,15∶10∶3组成4个实验组,用粉∶液比例为15∶10为对照组,每组8份,在体外测试其聚合过程;并制成相同大小的PMMA圆柱体40节,每组8份。结果添加硫酸钡粉后PMMA的聚合时间延长60~120s,15∶10∶3组平均延长约120s,添加非离子碘造影剂的2组则聚合过程无明显影响。添加硫酸钡粉或非离子碘造影剂后PMMA的最高聚合温度均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4个实验组的X线密度有显著性差异,以15∶10∶3添加纯钡粉的PMMA组显影最强;加入非离子碘造影剂后PMMA最大抗压强度降低25%~31%(P<0.05),而加入纯钡粉的PMMA的最大抗压强度无显著变化。结论PMMA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纯硫酸钡粉可延长聚合时间,而加入一定比例的非离子碘造影剂对聚合时间无明显影响;添加这两种显影剂后均可提高PMMA的X线显影能力,而以15∶10∶3添加纯钡粉的PMMA组显影最强;加入一定比例纯钡粉对PMMA的最大抗压强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估覆膜支架治疗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和降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9月期间,共29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和2例降胸主动脉瘤患者接受覆膜支架治疗术,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急性发病27例.本组采用两种支架(Mdtronic Talent15例,上海微创Aegis 16例),术后采用CTA进行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按预期定位释放,术后即刻DSA复查显示23例夹层患者近端破裂口完全封闭,2例降主动脉瘤也完全隔离,6例发现有内漏;术后7 d CTA复查发现16例假腔内完全血栓形成,12例近端假腔形成血栓,远端假腔仍开放。结论覆膜支架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和降主动脉瘤安全、有效,可替代外科手术。但覆膜支架术的确切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的大样本、前瞻性对照研究才能确定。  相似文献   
65.
干细胞相关研究已成为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又是其中研究的重点。终末期肾病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行性发展的最终结果,只能实施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前两者称为不完全替代治疗,并发症多、生存质量不高;肾移植为完全替代,然而由于供体短缺、免疫抑制、外科手术并发症[1]以及长期等待肾源[2],都限制了肾移植的开展,因此人们也希望将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66.
介入治疗已成为中晚期肝癌姑息治疗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在肝癌降期领域,介入治疗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局部介入治疗可使中晚期肝癌的瘤灶体积减小、数量减小使之符合肝癌移植或者切除术标准。介入降期技术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药物缓释微球、经动脉放射性栓塞治疗以及各种消融治疗技术(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酒精消融)等。最佳的介入降期策略仍未达成共识,但是通过开展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对不同方法的最佳可获益人群进行筛选,评估不同介入降期策略对后续肝移植手术在手术难度、安全性、术后疗效等方面的影响,有望提升介入治疗在中晚期肝癌降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病例1 女性,50岁,以“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于1991年5月21日入院手术治疗。术后第19天晚突感左小腿及足部疼痛,逐渐加剧,左下肢麻木。查:左下肢苍白,冰凉,左足背动脉及股动脉搏动均未触及,诊断“左下肢动脉急性栓塞”,10小时后局麻下右股动脉 Seldinger 穿刺,置入6.5F Cobra 导管,行 DSA 检查。见左髂总动脉距开口约1cm 处完全栓塞,呈杯口状充盈缺损,左髂外动脉始终未显影,明确诊断为“左  相似文献   
68.
患者.男,17岁,住院号26612。因不明原因呕血,黑便20天于1984年7月13日入院。体检:中度贫血貌,剑突下稍压痛。实验室检查:血色素7.4克。X线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示胃无异常,十二指肠球部显示“激惹”,充盈时显示球部有7~8个黄豆  相似文献   
69.
为解决普通 X 线无法定性的肺部阴影的诊断问题,我们自1988~1989年,在 X 线电视导向下经纤维支气管镜作了8例肺活检(Lungbiopsy through fibrooptic bronchoscope 以下简称 LBFB),同时追加选择性支气管造影(Selective bronchography 以下简称 SB),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磁粒子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入急性肝损伤大鼠脾脏,应用1·5TMR仪进行活体成像,为干细胞移植并无创示踪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Fe2O3-多聚左旋赖氨酸(PLL),标记分离纯化后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细胞内铁。12只急性肝损伤大鼠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将标记细胞(实验组,n=6)和未标记细胞(对照组,n=6)同种异体移植入大鼠脾脏,在移植前、移植后3h及3、7、14d应用MR的T2W对肝脏进行活体成像,测量肝脏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并与肝脏组织切片普鲁士蓝染色对照。结果BMSCs的Fe2O3-PLL标记率近100%,普鲁士蓝染色显示蓝色铁颗粒位于BMSCs胞质内。实验组和对照组注射前、注射后3h及3、7、14d肝脏的SNR分别为19·53±2·30,3·28±1·06,7·34±2·10,10·25±3·96,15·50±3·73;20·20±4·35,21·20±4·43,19·13±2·80,21·43±5·45,19·07±4·80。与注射前比较,实验组3h及3、7d肝脏的SNR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unnett检验,t值分别为16·25,12·19,9·29,P值均<0·05),14d时SNR虽仍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unnett检验,t=4·03,P>0·05)。对照组移植后各时间点与移植前比较,SNR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F=0·187,P>0·05)。组织学示普鲁士蓝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病变区。结论Fe2O3-PLL可以有效标记大鼠BMSCs,临床应用型1·5TMR仪可对磁粒子标记的BMSCs经脾植入后进行活体示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