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通过体外成骨细胞培养实验,评估单纯连通多孔钛材料和复合类骨磷灰石的连通多孔钛材料表面的成骨能力。方法:先将纯钛粉应用热等静压法制备出单纯连通多孔钛并分成2组(每组50件),将其中一组按1.5倍模拟体液浸泡法制备出复合连通多孔钛。将两组多孔钛制成标准试件(5mm×5mm×4mm)并均置于24孔板内。取新生SD鼠颅骨的成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及传代,然后将传代后的成骨细胞接种于24孔板内的两组多孔钛试件中并继续培养。在培养期间进行细胞增殖性测定(MTT法,在培养第1、3、5、7、9天测定)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在培养第7、14、21天测定)。培养7d后对2组多孔钛内的成骨细胞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2组的MTT吸光值和ALP值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复合多孔钛组在MTT吸光值的增加幅度和速度以及ALP活性均优于单纯多孔钛组(P〈0.05)。培养7d后扫描电镜显示复合连通多孔钛试件内成骨细胞生长活跃,黏附牢靠。结论:三维连通多孔钛表面具备成骨活性,在多孔钛内壁复合类骨磷灰石后,这种成骨活性明显增强,更有利于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和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氧化锆材料浆料流变特性,浆料中固含量、聚乙烯醇(PVA)含量和球磨时问对氧化锆喷雾造粒浆料的影响。方法:选取浆料固含量(30wt%、40wt%、50wt%),PVA加入量(1wt%、2wt%、3wt%),球磨时间(8h、16h、24h)作为氧化锆材料制备浆料的生产条件,以浆料的平均粘度和沉降度为评价指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出制备氧化锆浆料的最佳工艺组合。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组合结果为浆料固含量为50wt%,PVA加入量为3wt%,球磨时间为24h。结论:通过最佳工艺得到了高固含量、低粘度、稳定性好、着色剂分散均匀的氧化锆喷雾造粒浆料。  相似文献   
13.
<正>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倡议行动独立监督委员会是为了监督和引导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目标,到2014年末实现全球阻断脊灰病毒的进程。独立监督委员会于2014年5月6~8日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10次会议。此次会议之后,独立监督委员会向脊灰监督委员会[其中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联合国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实现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后,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的发生情况。方法分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对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物的基因测序结果,各级CDC对VDPV及病例的调查和处置报告。结果2001~2013年,中国AFP病例监测系统从37名儿童粪便标本中分离到VDPV,来源于12个省,其中AFP病例22例,AFP病例接触者13人,健康儿童2人。其中2004年贵州省2例Ⅰ型(Type1)VDPV(VDPVI)病例形成循环(Circulating)(cVDPVⅠ),2011~2012年四川省Ⅱ型(Type2)疫苗高变异脊灰病毒(Vaccine—hypervariable Poliovirus,VHPVⅡ)病例/VDPVⅡ病例形成cVHPVⅡ/cVDPVⅡ。结论VDPV可在健康儿童粪便中检出,也能导致儿童麻痹。其发生有疫苗因素,也有受种者因素和疫苗使用因素。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接种率低,是造成发生cVDPV的原因。只有达到人群OPV的高免疫覆盖率,通过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全国200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和年龄别发病率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3~2006年麻疹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中,但与2003、2004年相比,2005、2006年<15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从近85%降至70%左右;<8月龄和8~11月龄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超过1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麻疹病例具有不同年龄构成模式,2006年<15岁麻疹病例构成比<50%的4个省,50%~69%的11个省,≥70%的16个省。2006年≤2岁儿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上升,<1岁儿童发病率>150/10万,25~30岁人群出现麻疹发病高峰。结论全国2005、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1岁和≥15岁人群麻疹发病增多。应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做好2~7岁儿童第2剂次MV接种,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时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开展MV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6.
多重耐药及其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抗生素在控制微生物感染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抗生素的抗菌效果常常被微生物的耐药性所降低,尤其多重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向抗菌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扩散已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添加不同着色剂组合配制着色的牙科氧化钇稳定四方多晶氧化锆(3Y-TZP)陶瓷,并测定其颜色性能。方法将TZ-3Y-S粉体与一定组分的着色剂球磨混合后,在200 MPa压力下等静压成型,在1 500 ℃烧结2 h,烧制5种具有一定颜色的氧化锆材料,每个颜色组分别制备10 mm×10 mm×0.5 mm和10 mm×10 mm×1 mm着色氧化锆陶瓷片,在黑色背景下用柯尼卡美能达CM-2600d分光光度计进行颜色测定,并与VITA In-Ceram YZ染色液比色板颜色作比较。结果通过对粉体进行着色,配制出具有一定颜色的本体着色氧化锆陶瓷材料,颜色明度逐级降低,饱和度逐渐增大,2种厚度3Y-TZP陶瓷的颜色片色差较小,颜色空间范围是L*:67.76~77.78;a*:-2.19~3.80;b*:12.13~25.01。与VITA In-Ceram YZ染色液比色板相比,颜色空间近似,但明度的最低值仍较高。结论着色氧化锆陶瓷材料适宜用于临床上与饰面瓷颜色匹配,有必要再进一步研究低明度的着色氧化锆色片。  相似文献   
18.
中国200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中国 2 0 0 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良好 ,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 2 0 0 2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 5 5 86例 ,其中AFP病例 5 4 15例。根据病毒学诊断标准 ,5 395例为非脊髓灰质炎 (脊灰 )AFP病例 ,2 0例为临床符合脊灰病例 ,未发现本土或输入脊灰野病毒病例。 5 4 15例AFP病例覆盖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2 0 5 2个县 ,占全国总县数的 71 7%。全年含零病例报告的县每月均 >90 %。 2 0 0 2年全国 <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 1 89/10万 ,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 89%。  相似文献   
1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或称艾滋病 (AIDS) ,于 1981年最先发现在美国纽约、洛杉矶的患有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卡波西肉瘤的男同性恋者。随后几年 ,更多的艾滋病病例发生在美国的其他城市、欧洲、加勒比海和非洲。到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AIDS发展成一个全球性的流行病 ,其病原也被确定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1〕。HIV和AIDS的大流行继续席卷全球各大洲 ,据世界卫生组织AIDS全球计划统计 ,截止到2 0 0 1年底全球约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 6千万 ,死于艾滋病的人数累积超过 2千万〔2〕。HIV的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 :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2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术中定位取材或刮宫.结果 经宫腔镜检查后诊断为子宫内膜增厚17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2例,子宫内膜息肉12例,宫颈管息肉6例,子宫内膜炎14例,疑似子宫内膜癌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宫腔机化组织6例及宫内节育器30例.其中,经宫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12例患者中,5例刮宫后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余7例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18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其病理诊断符合者8例.结论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准确率高,其敏感性优于B超检查,采用宫腔镜检查以及对子宫内膜异常部位行定位活检可提高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