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无功能的良性肿瘤,病因不明,大多无症状。含有不同比例的脂肪与骨髓造血细胞为其病理特征。CT 示肾上腺区脂肪密度的实质性肿块有很大的诊断价值。本文报告4例,均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2.
脑白质疏松症 (leukoaraiosis.LA)到目前为止发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有研究表明LA的发病与脂质、载脂蛋白的水平变化有一定关系。我们对 5 0例LA病人进行了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 ,并与正常对照组对照 ,以探讨ApoE基因的遗传变异与LA的相关性。LA组 5 0例 ,均为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男 2 9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 (6 3 5± 9 3)岁。全部患者经头颅CT检查。LA诊断标准参阅有关诊断标准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4 ,17(4 ) :2 12 ]。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人员 10 8例 ,男 6 2例 ,女 4 6例 ,平均年…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价64层CT对胃癌、淋巴瘤、恶性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并比较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恶性肿瘤患者CT影像表现,其中胃癌、淋巴瘤、恶性间质瘤各12例,分析各自特异性影像表现。结果胃癌黏膜浸润较淋巴瘤及恶性间质瘤多,恶性间质瘤肿瘤直径较大,淋巴瘤呈轻度强化,而胃癌及恶性间质瘤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淋巴瘤腹腔肿大淋巴结最多,胃癌次之,恶性间质瘤最少。结论 64层CT对胃癌、淋巴瘤、恶性间质瘤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4.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中国抗癌协会肝癌委员会标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60例资料完整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无门脉主干瘤栓56例,有门脉主干瘤栓4例;富血供肿瘤50例,中等血供者10例。肿瘤栓塞范围〉80%6例;50-79%43例;〈50%11例。对60例患者平均随访了2个月至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结果:术前、术后AST和ALT的变化率各CT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生存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Cox回归,发现碘油沉积率和CT分级与生存时间关系最密切,且CT分级Ⅰ级与Ⅳ级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碘油沉积率、肝硬化CT分级与临床疗效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75.
肝癌碘油栓塞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3例肝癌碘油栓塞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观察,与非栓塞的肝癌手术标本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碘油抗癌混合剂与明胶海绵联合栓塞治疗肝癌,其肿瘤坏死率和假包膜增厚作用均明显优于单纯碘油抗癌药混合剂的栓塞作用,碘油的远端栓塞与明胶海绵近端栓塞联合应用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6.
肝容积的变化一直是临床诊断肝病最常用的指标之一,但由于测量方法的精确与方便程度不够,其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重点介绍了CT肝容积测量常用的方法、肝容积的正常值,及其测量肝容积的主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7.
甲胎蛋白维持肝癌细胞恶性增生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研究发现甲胎蛋白(AFP)对肝癌等肿瘤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可通过细胞膜上的AFP受体介导,影响淋巴细胞或肝癌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及其受体的表达,导致肝癌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同时又能促进癌基因表达,引起肝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78.
肿瘤是影响人们健康、导致死亡的重要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目前,肿瘤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要手段,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开发及强化疗的作用,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生存期有了一定延长,但在强化疗中,其副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正确处理这些不良作用是完成肿瘤化疗的关键之一,多数抗癌药物有杀灭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器官也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分裂生长较快的细胞,如消化道黏膜、毛囊、骨髓等细胞就更容易受到损害,加强对肿瘤化疗的观察及护理,能有效地了解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高危因素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266例肝癌患者接受536次介入治疗,患有门静脉癌栓或血胆红素升高(>34 μmoL/L)者为高危组,余患者为低危组.高危组74例(27.8%),低危组192例.高危组采用更加超选择性栓塞、较少的栓塞剂用量和较少的手术次数(为1.4和2.3 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期.结果 全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5和7.6%,P=0.07),高危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45%和16%,低危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3%和18%,低危组生存期长于高危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 高危因素肝癌患者TACE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显著增加.采用适当的技术,TACE对高危因素肝癌患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SGCT)与非精原细胞瘤(NSGCT)的CT与MRI影像学征象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7例睾丸肿瘤(SGCT44例,NSGCT 23例)的CT与MR影像学征象,其中39例行肿瘤标志物检查,比较SGCT与NSGCT两组之间各影像学征象的发生率的差异,及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