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11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66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正对不同种族人群进行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发现,欧洲与亚洲人群之间发病部位明显不同,表现为黄种人、黑人以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多见,白种人则以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为主~([1])。除种族以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年龄和血脂异常等。在这些不同因素的影响下,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部位也存在差异。不同种族人群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部位不同是由何种因素引起?笔者通过比较不同种族间的遗传易感性、解  相似文献   
162.
目的 了解分析广西浦北县过去11年中淋病、梅毒、艾滋病患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AIDS/MIV)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县2001-2011年的淋病、梅毒、AIDS/HIV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县11年报告淋病、梅毒、AIDS/HIV病例共5 620例,总病例11年间增加了10倍,人群发病率为61.20/10万,死亡率为4.89/10万.男女病例比为1.10:1,而死亡比为6.74:1.病例分布于各乡镇、各种职业和各年龄组,淋病、梅毒和AIDS/HIV病例分布分别占18.40%、58.04%和23.56%,梅毒与AIDS/HIV阳性病例比为2.46:1,梅毒和AIDS/HIV病例近几年呈现平行上升的趋势.结论 该县淋病、梅毒、AIDS/HIV病例已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并以性传播为主,其防治任务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73例MS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起病形式)、临床表现(诱因、首发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病变部位)及辅助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S起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起病方式以急性或亚急性为主,病变多累及脊髓、视神经,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最常见,肢体无力、感觉障碍、视神经受累、认知功能障碍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脑脊液、MRI、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可显著提高MS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论多发性硬化多以肢体无力、麻木为首发症状,其次为视力下降,双眼视觉诱发电位和脑MRI能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4.
持续性枕后位发病率为5%~12%,易出现母儿并发症。体格检查联合超声检查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临产前、第一产程中大部分枕后位可自行转为枕前位分娩。第二产程若出现持续性枕后位,应预防性徒手旋转胎方位;若出现胎心监护异常或第二产程延长,需立即旋转胎头、器械助产或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65.
目的 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程序相关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降低程序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对策。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对程序相关性并发症可能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196例患者中有60例(0.89%)发生程序相关性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P=0.026)、吸烟(P=0.038)、既往脑梗死病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P=0.000)、心血管合并症(P=0.002)、动脉瘤直径>10mm(P=0.000)、不规则形态或有子囊(P=0.008)、支架类型(P=0.001)与程序相关性并发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脑梗死病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病史(P=0.000,OR=3.407)、心血管合并症(P=0.003,OR=3.175)、动脉瘤直径>10mm(P=0.000,OR=3.139)和不规则形态或有子囊(P=0.026,OR=2.096)是程序相关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既往脑梗死病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病史、心血管合并症、动脉瘤直径>10mm和不规则形态或有子囊是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发生程序相关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6.
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波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157-159
[目的]观察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方法]92例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按术中麻醉深度指数(CSI)值分为高CSI值组和低CSI值组.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 d、1周分别进行神经精神功能的3个量表的测验.[结果]两组患者中有80例患者(高CSI值组38例,低CSI值组42例)完成了本研究的全部测验.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术后2个时间点出现认知功能明显改变的病例数及功能改变程度均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麻醉深浅程度不是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POCD的危险因素之一,降低麻醉深度并不能对老年患者术后发生早期认知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7.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核素显像(SPECT)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无痴呆(VCIND)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关系。方法对VCIND患者和对照组进行一般检查、神经功能评定和脑SPECT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CIND组双侧额叶、左侧顶上小叶、左侧丘脑rCBF明显降低(P<0.05);左侧额叶、左侧顶上小叶、左侧丘脑均较右侧rCBF明显降低(P<0.05)。结论 SPECT脑灌注显像对早期发现VCIND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8.
目的 探讨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策略对前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血管闭塞(ICAS-LVO)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我中心急诊行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ICAS-LVO相关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阶梯式血管内治疗策略.根据阶梯式治疗策略所...  相似文献   
169.
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动脉瘤是少见的颅内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1],以大型、巨大动脉瘤为多,夹层、假性等特殊类型动脉瘤比例较高,且常伴瘤内血栓形成,但瘤腔内完全血栓形成导致脑血管造影动脉瘤不显影的病例较罕见,报道3例大脑后动脉血栓性夹层动脉瘤的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170.
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目的 初步总结使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体会,探讨其适应证、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5例颅内梭形动脉瘤及12例宽颈动脉瘤,首先将冠脉支架跨动脉瘤颈放置,通过支架的网孔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继续填塞GDC。结果 13例动脉瘤致密填塞,3例大部分填塞,1例支架未能送入颅内而单用弹簧圈部分栓塞,载瘤动脉通畅,临床效果优良。结论 联合使用支架及微弹簧圈是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