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消化道出血行DSA血管造影患者92例,观察造影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 造影阳性者4 8例,占5 2 .2 % ,急诊组31例,择期组17例,其中,有出血直接征象者18例,占19 5 %(18/ 92 ) ;行介入治疗2 8例,其中,灌注法2 0例,栓塞法8例。结论 血管造影是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2.
呼吸触发B-TFE序列在门静脉成像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呼吸触发B-TFE序列在门静脉系统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呼吸触发B-TFE序列,对40例病例进行门静脉系统成像,冠状位,使用呼吸触发技术,不使用对比剂。所有病例均在近期进行了双功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和B-TFE门静脉成像结果进行比较。检查的内容包括: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右支、门静脉左支、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以及可能出现的侧支循环情况。结果呼吸触发B-TFE序列门静脉成像准确地显示了本组全部病例的门静脉系统情况;呼吸触发B-TFE门静脉成像结果和双功多普勒超声结果相关性良好,且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呼吸触发B-TFE序列门静脉成像技术可以在不使用对比剂情况下准确地评价门静脉系统情况。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囊性脑转移瘤的MR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5例囊性脑转移瘤患者的MR平扫、增强、DWI及ADC图表现。结果15例共22个囊性转移灶,囊壁在T1WI、T2WI呈等或低信号,囊液T1WI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WI信号亦高于脑脊液;增强扫描肿瘤呈环形强化,部分病灶可见强化壁结节;DWI图呈低信号,ADC图呈高信号,平均ADC值为(1.87±0.24)×10-3mm2/s。结论囊性脑转移瘤DWI图、ADC图、囊内信号、囊壁增强的MR表现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导航(蹦砌)辅助锁孔手术治疗脑皮质运动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涉及脑皮质运动区占位性病变的手术情况。术前均行fMRI扫描,将图像输入史赛克导航系统后指导锁孔手术入路的设计;术中根据运动激活区与病变的关系,实时利用导航引导手术切除病变。结果病变全切除8例(80%),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肌力障碍加重4例,其他病人肌力水平同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肌力水平较术前均无恶化,且其中2例较术前改善。结论fMRI导航辅助锁孔手术治疗皮质运动区占位性病变,在最大程度切除病变的同时能有效保护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最佳的弥散定量测量方法,为临床及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对其行头颅常规MRI检查及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获得DWI图,然后在工作站上重建表观弥散系数(ADC)图。每个研究对象选6个感兴趣区(ROI),分别在DWI图及ADC图采用相应测量方法得到每个部位的不同成像方法的平均ADC值。结果在各相异性DWI图上通过信号强度计算的丘脑ADCM、ADCP、ADC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额叶白质和内囊后肢的值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在各相异性(同性)DWI图通过信号强度计算的丘脑、额叶白质、内囊后肢ADCave值与直接在各向异性(同性)ADC图上测量得出的ADC值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额叶白质及内囊中的水分子弥散存在各相异性,丘脑中水分子弥散是各相同性的;不同的弥散定量方法所测得的ADC值有明显差异,但以通过DWI图计算出来的ADC值较为准确,定量研究脑组织的弥散还要考虑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应用磁共振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直观地显示腰骶脊神经根。方法对36例腰骶椎检查者在常规脊柱扫描后加扫PROSET序列,在PROSET序列原始图像上用3PPS对所需观察的腰骶脊神经追踪定位后再做一次PROSET序列扫描,通过ViewForum4.1工作站MIP和MPR重建图像来观察腰骶脊神经根的显示情况。结果36例受检者中,腰椎间盘突出15例、神经鞘膜囊肿7例、单纯性神经根变异1例、转移瘤3例,正常腰骶脊神经根10例。本组PROSET原始图像均能清楚地显示腰骶脊神经根的结构,结合3PPS定位后PROSET图像能直观地显示脊神经的硬膜囊、神经根、神经节、神经干;MIP重建后的图像能利用不同层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来显示脊神经根的形态学改变,而MPR重建可获得选择切面的重建图像,显示病变细节。结论PROSET能清楚地显示腰骶脊神经根的结构,能直观地显示腰骶脊神经根的完整形态,为腰骶脊神经根病变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7.
直肠腔内线圈单体素1H-MRS对前列腺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波谱代谢特点进行对比研究,初步评价直肠腔内线圈单体素1H-MRS在前列腺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进行直肠腔内线圈单体素1H-MRS检测,测量波谱代谢产物(胆碱 肌酸)/枸橼酸盐[(Choline Creatine)/Citrate,Cho Cre/Cit]的比值.结果 最终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学征实BPH 32例,PCa 16例,BPH和PCa患者Cho Cre/Cit比值分别为0.58±0.28、2.60±1.88(F=24.84,P=0.000).结论 BPH和PCa的波谱代谢物比值差异显著,单体素1H-MRS有助于前列腺病变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8.
不同病因致脑膜异常强化的MRI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不同脑膜病变的MRI表现,探讨MRI对不同病因所致脑膜异常强化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8例MR增强扫描显示脑膜异常强化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脑膜强化方式分为:硬脑膜-蛛网膜强化21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37例。按病因不同分:感染性脑膜炎16例,脑梗死21例,脑膜癌病12例,硬膜下积液或血肿5例,开颅术后4例。结论:MRI增强扫描有助于显示脑膜病变,全面分析MRI表现及结合临床对鉴别不同病因的脑膜病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Gd-DTPA MRI增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Gd DTPA磁共振增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 33例 ,术前均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横断位平扫T2 WI、T1 WI及增强T1 WI横断、冠状、矢状位成像。将增强后T1 WI分别与T2 WI及平扫T1 WI对照 ,比较肿瘤定位及范围的显示、肿瘤穿破包膜及精囊腺受侵犯的显示情况。结果 与平扫T1 WI比较 ,T1 WI增强对肿瘤定位及范围的显示、肿瘤穿破包膜及精囊腺受侵犯的显示能力有提高 (P <0 .0 5 ) ,但总体优势不如T2 WI。结论 Gd DTPA磁共振增强对观察某些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定位及范围、肿瘤穿破包膜及精囊腺受侵犯的情况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0.
分析36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提示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及MRCP检查,其中2D-MRCP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诊断结果由手术病理或综合影像及随访证实。结果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3例,Mirizzi综合征1例;恶性肿瘤16例(其中胰头癌5例,胆管癌4例,壶腹癌3例,胆囊癌4例);胆总管炎性狭窄或术后狭窄5例,胆总管囊肿1例。MRCP结合常规MRI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2%。提示SSFSE序列2D-MRCP可准确显示胆管梗阻部位和断端的形态特征,有助于阻塞性黄疸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