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经皮脾穿刺CO2门静脉造影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索经皮脾穿刺CO2门静脉造影的安全性、造影效果及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20例患者(男15例、女5例),原发性肝癌14例,转移性肝癌5例,肝硬化1例,以26G超细针在B超引导或透视定位下经皮穿刺至脾内,行CO2-DSA。结果17例清晰显示门静脉4级以上分支,图像质量优;2例门静脉主干阻塞,门静脉分流显示清晰,1例失败。术中7例患者无任何不适,10例患者有轻中度腹部不适,2例有恶心感,1例腹痛,B超示脾包膜下血肿。结论经皮细针穿刺脾实质CO2造影可以清晰显示门静脉结构,方法简单、快捷、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家庭,作为社区的一个最基本的单位,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就社区家庭护理的前景、困境与对策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以护理程序为框架 ,根据患者身心需求 ,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护理。在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理论与实践基础上 ,手术室护理工作主要是针对患者在实施手术的短暂时间内所采取的护理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医学模式的转变 ,手术室护理活动范围在不断地扩展、更新、完善 ,向着整体护理的模式迈进。下面介绍一下我科是如何进行整体护理的。1 实行手术室护士专科化随着医疗领域的扩大 ,过去许多没有办法诊治的疾病现在有了有效的诊治办法。器官移植、内窥镜手术、激光手术等新技术的开展 ,需要护理工作由一般护理向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经皮脾穿刺CO2门静脉造影(CO2-SP)的临床价值。方法 36例患者均接受了CO2-SP及三维MR增强门静脉血管成像(3D—CE—MRA),评价门静脉主干、肝内分支、门静脉开放性、侧支循环的显示情况,建立评分标准评价两者的优越性。结果 CO2-SP时19例患者(52.8%)出现腹部轻度不适感觉,1例出现脾包膜下血肿,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16例无不适。CO2-SP对显示肝内门静脉分支优于3D-CE-MRA(总评分分别为232、198分,t=4.52,P〈0.01);显示门静脉的侧支循环与3D—CE-MR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评分分别为14、16分,t=0.62,P〉0.05)。结论 超细针直接法CO2-SP具有微创、安全、动态等优点,对肝内门静脉细小分支显示效果较MRI更好。  相似文献   
15.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8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憋30余年,加重伴发热一天”于2011年7月31日入院。患者反复咳嗽、咳痰、喘憋30余年,以冬季发作为重,自服抗感染止咳药物可好转,近10余年来发作频繁。  相似文献   
16.
下肢静脉顺行性CO2 -DSA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经足背静脉行下肢静脉CO2-DSA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15例患者(15条患肢),男9例,女6例,临床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大隐静脉曲张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术后复查1例。分别用8号头皮针经足背静脉行下肢静脉CO2-DSA。结果12例造影可清晰显示下肢浅、深静脉及其交通支,血栓、血管狭窄的位置及范围,图像质量优;2例造影图像质量良;1例因脚背严重水肿,多次足背静脉穿刺未成功而致造影失败。术中3例无任何不适反应;11例出现下肢一过性不适,主要表现在足背静脉穿刺点处一过性胀痛,其中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感觉明显,停止注射不适感即除;本组未出现重度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患者。结论下肢静脉顺行性CO2-DSA安全、可行,能够满足临床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要求,尤其是对于髂静脉、下腔静脉的显示效果尤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加强神区慢性病管理,重视高血压病患者用药的规律与规范。方法抽取黄渡镇老年高血压病患者92例,了解其用药、饮食与血压情况。并行分组后分析。结果卡方检验结果表明,4组患者的用药规律、饮食控制与血压控制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比较后,血压控制与用药规律有明显关系,与饮食控制关系不大。结论高血压病的治疗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规律有效用药是控制高血压及防治其并发症最为关键的手段。饮食控制也是防治高血压病较重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1+1+1”组合签约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疾病管理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在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进行管理的高血压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家庭医生“1+1+1”组合签约管理分为签约组(n=1538)和非签约组(n=2437),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两组居民入组时,签约组吸烟人数,每周锻炼次数及每次锻炼时间低于未签约组(P<0.05)。经过1年的签约管理,签约组患者腰围平均减少0.36(0.06,0.66)cm,脉压差平均降低3(-3.77,-2.23)mmHg,显著优于非签约组患者(P<0.05)。签约组患者新发糖尿病67例,显著高于非签约组(P=0.002),新发中风62例,显著低于非签约组(P=0.001)。校正吸烟及每周锻炼次数后,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签约管理可以显著降低中风发生的风险[adjust odds ratio(AOR)=0.668, 95%CI 0.449~0.895],同时不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AOR=1.642, 95%CI 0.936~2.882)。结论家庭医生“1+1+1”组合签约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风发生风险,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管理效果优于传统慢性病管理模式,家庭医生“1+1+1”组合签约管理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上海市安亭地区7~12岁学龄儿童末梢血血脂4项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学龄期儿童心血管疾病预防及相关部门制定血脂水平的正常参考值标准范围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安亭镇2所小学7~12岁的学生共1 018名(男性519名,女性499名),采用指尖血测定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 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 HDL-C)水平,分析上海地区学龄儿童血脂水平及异常率,结合体格检查及调查问卷,进一步分析影响血脂异常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7~12岁学龄儿童正常参考临界点TG(95百分位数,P95)=2.40 mmol/L,TC(P95)=4.88 mmol/L,HDL-C(P5)=1.13 mmol/L,LDL(P95)=2.91 mmol/L,男生和女生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水平与年龄分布存在负相关(P<0.05)。根据本研究得出的血脂异常增高切点,研究人群血脂异常增高发生率为16.8%,95%CI: 14.6%~19.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超重[OR: 1.92,95%CI: 1.19~3.09)、过期产儿(OR: 2.578,95%CI: 1.151~5.773)、肥胖家族史(OR: 1.545,95%CI: 1.033~2.310)和被动吸烟(OR: 2.310,95%CI: 1.348~3.957)是儿童脂代谢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午休(OR: 0.571,95%CI: 0.341~0.958)是儿童脂代谢紊乱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上海市安亭地区7~12岁学龄儿童血脂水平正常参考值及相关危险因素,后续工作中应加强肥胖干预,密切关注有肥胖家族史儿童,适时户外运动,合理规避血脂异常危险因素,以便早期预防,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2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恶性肿瘤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20  
目的通过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与疗效的相关因素,提高治疗技术。方法173例次,239节椎体病变,经病史、影像学或病理证实椎体恶性肿瘤行PVP术,临床疼痛症状为Ⅰ级(轻度疼痛)39例,Ⅱ级(中度疼痛)84例,Ⅲ级(重度疼痛)50例。术后采用WHO标准观察1周~1个月,平均2周。结果239节椎体穿刺失败1例1节椎体,技术成功率99.6%,共197个椎体行术前造影检查:造影剂经肿瘤破坏区向椎体外渗漏57节椎体,6例6节椎体有造影剂进入相邻椎间盘;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剂量颈椎1.5~2.5ml,胸椎为2~4ml,腰椎为2~6ml;短期内疗效显示疼痛完全缓解54.9%,部分缓解39.9%,总有效率94.8%。术后CT证实PMMA向椎体周围组织渗漏63例,包括9例引流静脉、4例椎管内硬膜囊外和3例渗漏入相邻椎间盘,47例向椎体旁渗漏,仅1例瘫痪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加重。结论PVP短期内可明显减轻脊椎恶性肿瘤所致的疼痛症状。术前对脊椎恶性肿瘤的准确评估,结合术中椎体内造影,严格掌握注射时机,可提高治疗疗效,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