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在内镜黏膜切除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治疗消化道病变的一种新技术,我们近年来采用ESD治疗胃黏膜病变4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山莨菪中4种生物碱含量与海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莨菪Anisodustanguticus(Maxim .)Pascher系茄科植物[1] ,俗称樟柳参,藏医音译唐冲那保,山莨菪作为传统的藏药,具有麻醉、解痉、镇痛、镇静、解磷中毒等多种功效。其有效成分主要是托烷类生物碱[2 ] ,如东莨菪碱(scopolamine)、山莨菪碱(aniso damine)、阿托品(atropine)、樟柳碱(anisodine)等。研究4种托烷类生物碱含量随海拔的变化,对控制药用植物原料的质量、开发药用植物资源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和评价培养北虫草子实体与野生冬虫夏草子实体的特征性化学活性成分。方法:运用现代化学分析技术,对人工低温培养的北虫草的子实体与野生冬虫夏草的主要化学成分虫草酸、虫草多糖、腺苷、超氧化物岐化酶、氨基酸组分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培养北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含量(12.700±0.544) g/kg,为野生冬虫夏草子实体的302倍,腺苷含量为(0.037%±0.010)%,为野生冬虫夏草子实体的1.42倍,虫草多糖(5.680%±1.500%)高于野生冬虫夏草46%。培养北虫草子实体中可溶性蛋白总量(34.200%±8.090%)为野生虫草的1.31倍,且SOD活性达1616 U/g,但野生冬虫夏草中SOD活性极低。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培养北虫草子实体中具有17种必需氨基酸,除甘氨酸和甲硫氨酸外,其它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野生冬虫夏草子实体。结论:人工培养北虫草子实体,具有高含量活性成分,可以深度开发替代野生冬虫夏草作为药用材料和食品保健开发。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川崎病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川崎病的声像图特征为:(1)冠状动脉内径正常,血管壁回声增粗增强,内膜毛糙不平整;(2)冠状动脉管壁回声增厚增强、管壁变窄;(3)冠状动脉轻度扩张,管壁回声不均匀增粗增强;(4)冠状动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瘤形成。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c-myc调节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活性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OSM对黑色素瘤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在基因-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用重组的人OSM基因表达质粒(pO)和辐射诱导性OSM表达质粒(pEO)转染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筛选OSM表达细胞(pO-17和pEO-1),皮下接种C57BL/6小鼠,观察和比较相同生长期同瘤体重量及给予^60Coγ-线局部照射后肿瘤抑制率的变化。结果:在未照射实验中,pO-17和pEO-1细胞接种20d后的瘤体重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在照射实验中,pEO-1细胞照射后7d后瘤体重量的下降最为显著,肿瘤抑制率由未照射时的33.8%提高至48.1%。结论:转基因分泌的OSM可对瘤细胞的体内生长产生抑制;射线可通过Egr-1R 增强OSM表达的途径加剧肿瘤抑制,即基因与射线的双重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96.
吴颖萍  陈惠蓉  沈建伟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0):1145-1145,1149
胃黏膜隆起性病变在临床中较常见,主要原因有食管黏膜下肿瘤、囊肿息肉、异位胰腺、壁外压迫等。小探头超声内镜(Min-probe sonography,MPS)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通过消化道近距离探查食管黏膜隆起,  相似文献   
97.
本文报道1例早期胃癌合并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伴原位滤泡肿瘤的患者。通过术前精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选择,术后根据病理制定治疗方案及严密随访等规范化治疗,为早癌合并多种淋巴瘤的诊治提供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对大戟属植物高山大戟Euphorbia stracheyi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MPLC、MCI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高山大戟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α-阿拉伯糖苷(1)、槲皮素-3-O-α-(2″-没食子酰基)-阿拉伯糖苷(2)、槲皮素-3-O-(2″,3″-二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3)、3′,5′-二甲氧基-4′,5,7-三羟基黄酮(4)、槲皮素(5)、去氢诃子次酸三甲酯(6)、β-谷甾醇(7)、吐叶醇(8)、没食子酸(9).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6、8均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瓯侬)对大肠平坦型病变的治疗价值及EMR操作技术。方法对86例(106处)大肠平坦型病变行EMR,评价切除效果,记录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情况,并分析切除标本的病理组织学结果。结果经EMR切除的86例(106处)标本行全瘤病理检查,经首次或再次EMR治疗病变完全清除104处,治愈率为98.1%(104/106),其中首次完全切除102例(96.2%),2例残留患者再次行EMR后清除病灶,2例EMR术后病理检查为浸润癌(SM2癌)加行外科肠段切除,病理报告大肠管状腺瘤57处,管状绒毛状腺瘤16处,绒毛状腺瘤6处,锯齿状腺瘤3处,炎性息肉10处,增生性息肉6处,类癌3处,黏膜内癌3处,浸润癌(SM2癌)2处;全组术中出血4例(3.8%),经内镜止血成功,术后迟发出血2例(1.9%),1例经内镜止血成功,1例内镜下止血失败转外科手术,术后局限性腹膜炎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全组无穿孔等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4。36个月,病变复发2例,1例经再次EMR后病变清除,1例外科手术肠段切除治疗。结论大肠平坦型病变行EMR是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大部分大肠平坦型病变能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拟改良常用的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Solt-Farber建模方法,并对肝卵圆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进行分析。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完成。①分组:选用体质量180g左右的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5mg/kg2-乙酰氨基芴处理组,20mg/kg2-乙酰氨基芴处理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40只。②造模及给药:对Solt-Farber造模方法进一步改进:5mg/kg,20mg/kg2-乙酰氨基芴处理组分笼饲养1周后通过胃管灌喂2-乙酰氨基芴,1次/d,连续3d,按20mg/kg剂量给予,第4天行2/3肝切除(手术当日不灌喂2-乙酰氨基芴),第5天继续灌喂,剂量分别按5mg/kg,20mg/kg给予,术后连续灌喂7d。空白对照组除给予生理盐水灌喂外,不予以其他任何处理。③分别于术后第2,5,8,11,14天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脏标本的大体变化,留取肝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卵圆细胞增殖情况和肝卵圆细胞定位。结果:①5mg/kg,20mg/kg2-乙酰氨基芴处理组大鼠术后肝脏均表现为明显充血,肝脏边缘圆钝。从术后第5天起处死的大鼠肝脏表面可见针尖样细小颗粒,呈局灶性,偶见肝脏有小出血点。②5mg/kg,20mg/kg2-乙酰氨基芴处理组大鼠肝组织内可见明显的卵圆细胞增殖。两组肝卵圆细胞增殖数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内未见到肝卵圆细胞。③肝卵圆细胞形态学特征:细胞体积小于肝细胞,体积相当于肝细胞的1/4~1/3;细胞大小及体积不均一,差异较大;形态多为卵圆型,多排列成小腺管样结构或成簇或散在分布。④肝卵圆细胞OV6,CK19,AFP,C-kit,CD34染色呈阳性。结论:①采用术前短时间大剂量,术后长时间小剂量的实验设计方案可以使建立模型所需时间进一步缩短,动物的耐受性明显好转,增殖效果却同样理想,证明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改进成功。②在肝卵圆细胞主要位于肝实质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相结合部或其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