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沈君  沈新 《中华理疗杂志》1994,17(3):162-164
经CT证实的脑梗塞患者201例,分别用音乐电并药物及单纯药物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音乐电综合治疗组康复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1)。脑梗塞作为一种心身疾病,除药物治疗外,积极配合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对纠正紊乱情绪,改善肢体和大脑的血液循环,促进瘫肢及言语的恢复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12.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和尼莫地平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治疗作用。方法用昆明种小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阻断血流30min后恢复血流灌注,同时给予单纯HBO、高压空气和HBO+尼莫地平治疗,检测血小板选择素CD62p、IECa2+、DI和血粘度(WBV),断头取脑作形态学观察并与假手术组对比。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手术组CD62p、IECa2+、WBV增高,DI下降明显,与综合治疗组及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综合治疗组术后第1、2天CD62p、IECa2+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但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CD62p、IECa2+下降,与假手术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手术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气压组术后CD62p、IECa2+、WBV升高,DI值下降,随着治疗天数增加更显著,与假手术组、手术组及综合治疗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假手术组小鼠脑片神经元形态正常;手术组脑组织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残存的细胞大部分肿胀、固缩或者变性、崩解;高气压组神经细胞广泛肿胀、固缩、变性、崩解明显;综合治疗组仅见少数散在神经细胞肿胀、固缩、变性。结论尼莫地平配合HBO治疗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13.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MSCTA)及尿路成像(MSCTU)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UPJO患者的MSCTA及MSCTU影像资料,利用多种后处理重组技术(MPR、CPR、MIP、VR)进行重组。结果:1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中,梗阻位置全部诊断正确。梗阻原因诊断为输尿管息肉1例,血管压迫3例,炎性狭窄12例。术前诊断与手术探查及病理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SCTU和MSCTA可作为UPJO术前评估的常规方法,在诊断引起UPJO的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14.
目的评估MR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形态正常的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IGHD)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21例垂体形态正常的IGHD患者及17名正常人,两组均接受垂体冠状面多层面MR动态增强扫描。测量垂体前叶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记录强化峰值时间(TTP)及最大强化率(Rmax),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TTP及Rmax的差异性。对IGHD组TTP、Rmax与生长激素水平进行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结果 IGHD患者TTP比正常对照组延长(P〈0.05),两组间R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激素水平与TTP存在负相关(P〈0.05),与Rmax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R动态增强扫描中TTP的延长对有临床症状且垂体形态正常的IGHD患者有提示及辅助诊断作用。生长激素水平的缺乏与垂体前叶局部灌注延迟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215.
目的:对玉树地震后的伤残患儿进行综合性危机干预,保持患儿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降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方法:参照汶川地震中使用的一些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和方法,结合青海地区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地震中伤残程度、藏族宗教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医院的实际情况,组成由家长、藏族翻译志愿者、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对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7分的118例玉树地震后伤残患儿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在干预前、后使用(SRQ-20)评定,并作相关分析。结果:采取综合性干预方法,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对降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以及保持患儿今后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对玉树地震伤残小儿住院患者严重的心理创伤应用综合性危机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16.
217.
脑卒中时脑电图(EEG)改变与局部大脑血流量(γCBF)变化关系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CT证实的66例脑卒中患者的EEG和γCBF进行了对比研究。 资料与方法:66例中男性57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2.6岁(26—72岁),均经CT证实诊断。其中较大脑梗塞45例,腔隙性脑梗塞11例,脑出血10例。病程7天内15例,8—21天47例,3周以上4例。健康人作对照组30例,男性2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3.8岁(48—67岁)。  相似文献   
218.
目的 观察血液肿瘤化疗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1(sIL-11)水平与血小板数量改变的关系,探索能维持血小板安全水平的sIL-11临界值,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收集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标本,测定sIL-11和血小板水平,观察两者变化间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9例患者完成研究.化疗后患者的sIL-11水平逐步升高,第6天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血小板数量随时间逐步降低,第10天达到最低值,然后逐渐上升;在血小板达到最低之前sIL-11已达峰值;患者化疗后sIL-11越高,血小板数量越有可能维持于较高水平.根据血小板水半最低值将病例分为两组比较,具较高血小板组有较高sIL-11峰值.其sIL-11平均增长速度快,血小板达到最低值的时间较晚,高sIL-11峰值的病例较多.多元回归显示化疗后血小板低于临界值的影响因素有:sIL-11达到最大值的日平均增长速度和化疗第4天sIL-11低于2000Pg/ml.结论 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sIL-11水平与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存在相关关系,可以通过测量sIL-11的变化来预测血小板数量的变化趋势.化疗第4天sIL-11<2000 Pg/ml的患者发生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大,建议给予rhIL-11治疗或输注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219.
[目的]总结乳腺叶状瘤X线钼靶照片和超声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搜集1991年1月-2006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乳腺叶状瘤,其中30例做了X线钼靶照片,36例做了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征像与病理.[结果]50个乳腺叶状瘤病灶中病理诊断Ⅰ级37个,Ⅱ级12个,Ⅲ级1个.30例行乳腺X线检查患者,病灶表现为圆形和椭圆形(19个)或浅分叶状(13个)密度高于邻近腺体肿块,边界清楚(24例)或部分不清(8个),病灶内少有钙化(2个),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邻近皮肤增厚、乳头回缩、周围乳腺结构扭曲等恶性征象.行乳腺超声检查的36例患者,病灶表现为低回声(40个),边界光整(36个)或不规整(5个),内部回声均匀(18个)或不均匀(23个),可有小囊变,后方回声稍增强(38个).[结论]乳腺叶状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不同病理分级在影像学上尚缺乏特征性表现,对可疑病灶行切除活检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20.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在外周神经急性挤压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与肢体功能、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24只兔按钳夹力的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左下肢为损伤侧,右下肢为对照侧,建立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模型,于伤后1、2、4、8周行双侧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同时观察肢体活动功能及展趾功能,后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SEP诊断外周神经损伤的诊断正确率91.6%,假阳性率为12.50%(3/24);假阴性率为8.3%(2/24).损伤侧的P1N1(波幅)明显低于对照侧(P<0.01),损伤侧的P1、N1(潜伏期)与对照侧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神经损伤1~2周时神经远段轴突肿胀,消失,髓鞘大部分崩解,4~8周髓鞘崩解物质部分吸收,雪旺细胞明显增生,肢体功能逐步恢复,而不同时间组SEP无差异(P≥0.05).结论:SEP对外周神经损伤有一定诊断价值,尚不能动态的、准确的判断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及肢体功能修复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