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柔肝煎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50例小儿多动症患者最终实际入组47例,其中治疗组23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予自拟清热柔肝煎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多动宁胶囊治疗,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结束后记录患儿主要中医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为70.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柔肝煎治疗小儿多动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小儿多动症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了解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折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早期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比较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异同。方法收集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髋部骨折病房住院的患者216例,其中女性151例,男性6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35例,股骨颈骨折81例;明确骨折日期,检测血清P1NP、CTX、25(OH)D等水平以及骨密度和QCT检查。结果 (1)股骨粗隆间骨折后P1NP在第7天可达到初始值的两倍,股骨颈骨折后1 w内P1NP的上升未见统计学意义。股骨粗隆间骨折后CTX在1 w内的上升未见统计学意义,股骨颈骨折后CTX在第7天可达到初始值近2倍水平;(2)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1NP和CTX的上升均与25(OH)D成负相关(r=-0.2),而股骨颈骨折患者P1NP和CTX的上升与25(OH)D均不相关;(3)在平衡了年龄、体重、体重指数、骨折后天数的情况下,骨代谢标记物和骨密度的相关分析提示仅有ALP与骨密度相关,P1NP和CTX均不与骨密度相关。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后骨代谢标记物的变化有一定规律,不同类型的骨折似有不同。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减低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2例老年AML患者分别以减低剂量IA方案、标准剂量IA方案和标准剂量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方案(MA)治疗,比较3组病例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病死率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减低剂量IA组完全缓解(CR)6...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探讨干燥性角结膜炎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本科收治的干燥性角结膜炎4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人工泪液,观察组联合使用人工泪液和普拉洛芬滴眼液,疗程14d,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评分为(16.7±1.9)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评分为(14.7±2.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为(9.87±2.48)s,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为(10.85±2.27)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荧光素染色评分为(1.19±0.39)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荧光素染色评分为(0.95±0.21)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作为辅助治疗干燥性角结膜炎的药物,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眼表炎症,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盐酸帕洛司琼联合GDP (Palonosetron-GDP) 方案治疗老年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Palonosetron-GDP方案治疗28例老年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对接受3个疗程以上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分析,同时随访患者疾病进展情况。结果26例患者接受3个疗程以上Palonosetron-GDP方案化疗,其中6例完全缓解 (完全缓解率23.1%),10例部分缓解(部分缓解率38.5%),总有效率61.5%。26例患者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5.3月(95%CI: 4.7~7.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而非血液学毒性尤其是消化道不良反应轻微,其中化疗诱导恶心和呕吐不良反应Ⅰ级2例,Ⅱ级1例,没有Ⅲ~Ⅳ级呕吐反应。结论Palonosetron-GDP方案是老年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挽救治疗方案,其中盐酸帕洛司琼能有效预防化疗诱导的消化道不良反应而不影响其疗效。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PSA表达与老年亚临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SCA)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科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154例老年男性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SCA将患者分为非SCA组(n=73)和SCA组(n=81),检测两组患者血清...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且是肿瘤耐药及复发的根源.本研究探讨CSCs表面标记蛋白CD44在分离及鉴定胃癌干细胞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收集2015-11-06-2015-12 0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3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首先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取胃癌细胞,部分细胞分别贴壁及悬浮培养,并采用免疫荧光及流式分析的方法检测胃癌球形体中CD44的表达情况.部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得到CD44+及CD44胃癌细胞,并通过无血清悬浮培养法比较两群细胞的球形体形成能力.结果 免疫荧光显示,CD44蛋白在球形体中高表达;流式分析发现,贴壁的原代胃癌细胞中CD44+细胞的比例为(30.73±7.6)%,而球形体中CD44+细胞的比例高达(56.4±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球形体形成实验结果表明,与CD44-细胞相比,CD44+胃癌细胞具有更强的球形体形成能力,1 000个CD44+及CD44-胃癌细胞分别形成(14.33±2.52)和(1.67±0.58)个球形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比较发现,球形体培养对胃癌干细胞的富集效率为0.3%,而CD44对胃癌干细胞的富集效率为1.4%.结论 CD44是胃癌干细胞的表面标记蛋白,其可能成为胃癌靶向治疗的可靠靶标.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开胸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炎性反应和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胸手术老年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36)::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麻醉诱导前和手术后6 h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5 m L),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其余麻醉诱导与维持同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于麻醉诱导前和术后24 h测定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并计算其变化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和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时的FEV1、FVC、MVV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24 h FEV_1、FVC、MV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变化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能抑制开胸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的炎性反应,并且对术后早期的肺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0.
汪蕾  田丽  程凡  邹坤  Peter Proksch 《中草药》2018,49(3):530-535
目的研究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的萜类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NMR等现代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采用MTT法研究化合物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果从天名精中分离鉴定了11个萜类化合物,包括6个桉烷型倍半萜:大叶土木香内酯(1)、特勒内酯(2)、异土木香内酯(3)、3α,5α-二羟基异土木香内酯(4)、异特勒内酯(5)、糙叶依瓦菊内酯(6);1个吉玛烷型倍半萜:11(13)-去氢腋生依瓦菊素(7);1个卡拉布烷型倍半萜:天名精内酯酮(8);1个少见的开环倍半萜:泊氏孔菌裂环愈创木内酯(9)和2个单萜:7,8-环氧-9-(异丁酰氧基)麝香草酚异丁酸酯(10)、10-羟基-8,9-二氧异亚丙基麝香草酚(11)。结论化合物9和11为首次从天名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6、10为首次从天名精中分离得到,首次报道了化合物4和6的13C-NMR数据。细胞毒活性研究显示,化合物1、2对人胃癌细胞HGC-27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有较强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8.18、16.17μmol/L和20.65、17.62μmol/L。化合物8对人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有较强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24.96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